ftsr 发表于 2015-9-7 07:26:13

zookeeper系列(一)安装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应用协调服务,主要用来解决分布式应用配置项的管理、同步服务、集群管理等,它由Java语言编写,但它支持Java和C两种编程语言接口;
  
  环境部署
  操作系统:centos 6.4
  JDK版本:1.7.0_60
  
  单机模式
  1、安装包下载地址:http://www.apache.org/dyn/closer.cgi/zookeeper/
  2、安装包下载完后,解压到根目录下的cloud(该目录自己创建)目录中;
  3、cp /cloud/zookeeper-3.4.5/conf/zoo_sample.cfg ./zoo.cfg
  4、修改配置文件(zoo.cfg)
      将dataDir的字段值修改为/cloud/zookeeper-3.4.5/tmp,即:dataDir=/cloud/zookeeper-3.4.5/tmp
      说明:tmp目录需要根据路径地址手动创建,dataDir字段的值用于指定存储内存中数据快照的位置;
      在配置文件中最后添加一行配置:server.1=chenx:2888:3888
      说明:chenx为主机名,需要在/etc/hosts配置IP与主机名的映射,当然也可以直接用IP地址,2888为从机器连接到主机器的端口,3888为进行leader选举的端口;
  5、/cloud/zookeeper-3.4.5/tmp目录下创建一个myid文件,里面内容是server.N中的N(如:server.1里面内容为1)
      echo "1" > myid
  6、启动zookeeper,在命令行中运行 /cloud/zookeeper-3.4.5/bin/zkServer.sh start ,运行jps查看到QuorumPeerMain进程表示成功;
  
  
  伪分布式
  同一台机器上启动多个zookpeer服务,与单机模式的部署大部分相同,不同点如下:
  1、配置多份zoo.cfg文件(文件名任意),如:zoo1.cfg、zoo2.cfg等;
  2、 每份配置文件中clientPort、dataDir值不要一样也不要冲突;
  3、启动多少个zookeeper服务,就需重复多少次单机模式配置中的第四步,且连接端口和选举端口不要相同;
  配置图1:
  
  配置图2:
  
  
  集群模式
  与伪分布式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在于zookeeper的安装程序,需要在集群中的各个节点上重复上述配置过程;
  
  配置参数(zoo.cfg)整理说明      
1、initLimit:Zookeeper接受客户端初始化连接时最长能忍受多少个心跳时间间隔;      
2、syncLimit:标识Leader与Follower之间发送消息,请求和应答时间长度,最长不能超过多少个tickTime的时间长度;      
3、tickTime:维持Zookeeper服务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心跳的时间间隔;(以毫秒为单位)      
4、dataDir:Zookeeper保存内存数据快照的目录,默认情况下,Zookeeper将写数据的日志文件也保存在该目录;      
5、clientPort:客户端连接Zookeeper服务端端口,Zookeeper会监听该端口,并接受客户端的访问请求;      
6、查看Zookeeper是否在服务:echo ruok | nc localhost 2181
  
  zookeeper高可用      
Zookeeper通过复制来实现高可用性,只要集合体中半 数以上的机器处于可用状态,它就能够保证服务继续。之所以要超过半数与Zookeeper的赋值策略有关,Zookeeper确保对znode树的每一个修改都会被复制到集合体中超过半数的机器上。而在Zookeeper部署中通常采用2n+1的方式,可容纳n台机器挂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zookeeper系列(一)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