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和 Python 中包被多次导入的影响
Go 和 Python 都采用了“包”这个概念作为代码组织的单元的方法,而且共享了相同的包只会被导入一次的机制。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被多次导入的包,可以被改变状态,那么这种改变,就能在各个包里都看到。
比如建立三个包:
a.go:
package a
import (
"fmt"
)
var Value int = 0
func init() {
fmt.Println("a.init")
}
func Tell() {
fmt.Println("in a, a.Value=", Value)
}
b.go:
package b
import (
"a"
"fmt"
)
func init() {
fmt.Println("b.init")
}
func Tell() {
a.Value++
fmt.Println("in b, a.Value=", a.Value)
}
c.go:
package main
import (
"a"
"b"
"fmt"
)
func init() {
fmt.Println("c.init")
}
func Tell() {
a.Value++
fmt.Println("in c, a.Value=", a.Value)
}
func main() {
a.Tell()
b.Tell()
Tell()
a.Tell()
b.Tell()
Tell()
}
输出:
a.init
b.init
c.init
in a, a.Value= 0
in b, a.Value= 1
in c, a.Value= 2
in a, a.Value= 2
in b, a.Value= 3
in c, a.Value= 4
从输出看,虽然 a 包被导入了两次,但是只输出了一次 a.init,说明 a 包只初始化了一次就被缓存。
从 a,b,c 包中输出 Value 变量依次递增来看,是因为上一个包中对 a.Value 的改变传递到了下一个包中。
由此可见,Go 中的包导入机制,和 Python 中包的导入机制是非常类似的,都是一个包被导入一次,初始化一次后,就缓存在内存中重复使用。
也正是因为包被缓存,相当于单例模式变量,或者全局静态变量,所以包中的状态的改变,也是相互影响和积累的。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仅是 Go 和 Python 这种包缓存机制的语言存在,任何语言,比如 C、Java 等,模块都是只有一份,状态改变也是积累的。所以在设计模块、使用模块的时候,需要考虑共享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