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博客这3年
历程从程序员第一年(2013.2)应该就开始写博客,各种渠道也是尝试一通,大概是这样的流程:
[*]csdn: phpgcs
[*]cnblogs: phpgcs
[*]wordpress: phpgcs.com
[*]jekyll: ganiks.github.io
[*]csdn: ganiks
[*]cnblogs: ganiks
[*]segmentfault: ganiks
[*]ghost
[*]hexo: ganiks.github.io
[*]simiki: wiki.ganiks.me
[*]wordpress: www.ganiks.me
axiba~ 一整理才发现自己在blog方面还真够折腾的。
之前每次换platform主要原因大概有这几种:
[*]从csdn到cnblogs,因为csdn太重,cnblogs轻,专注些
[*]到wordpress,因为开始玩php,刚开始也被wp迷惑
[*]到jekyll,刚上手markdown,同时也是跟风静态博客
[*]回到csdn,自运营的博客无人交流好寂寞,同时启用新的网络ID:ganiks
[*]回到cnblogs:csdn大改版,更慢了,忍无可忍!!
[*]尝试sf博客,写了几篇Nginx
[*]ghost,玩了一下nodejs
[*]hexo,偶遇litten的博客,被简约的主题吸引
[*]回到wordpress,因为这时候才意识到blog和cms的区别,而我重新选择cms基于wp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反省
兜了一大圈,意识到自己几个重要的错误:
[*]盲目:写博客的目的是什么?是记录自己的技术轨迹,同时也对他人有用更好(共享)
[*]不坚持:写,重在原创,重在记录,重在吸收,重在坚持
[*]过于重视外观(主题),其实内容为王
[*]老折腾,写作的方式自己习惯就好
[*]vim里写md
[*]后台所见即所得
[*]后台md等都是形式
[*]博客形式选型:写多少?
[*]如果每个月少于4篇,建议博客园或者用静态博客技术,免得自己维护服务器;工作忙或者大牛(量少质优)适合此种情况。
[*]如果每天0.5~1篇(多为新手或者共享目的很强烈),建议cms,拉开整个大框架(也是我这次回归wordpress的目的--帮助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重启
梳理知识体系
最终给自己定下初版的知识体系如下:
[*]Basic知识
[*]Linux运维
[*]PHP应用
[*]DB数据
[*]Front取舍
[*]Api第三方
[*]Open开源
[*]Python利器
[*]Server性能
[*]Test必备
[*]Tools实用
[*]Architect初探
新版CMS博客计划
新的wp版cms主要目的是协助自己构建知识体系,所以再次摒弃目前的hexo blog模式,预计一周后上线,先整理之前所有的还有点价值的文章进来。
一周至少发布4篇文章,同步更新在cnblogs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