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sky 发表于 2017-7-9 14:01:47

运维学习笔记(七)之T02-01计算机网络 、 数制 、 网络通信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概述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硬件方面:通过线缆将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连接起来
  软件方面: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应用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互连
  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
  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统处理能力
  产生和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1946年产生第一台数字计算机
  1954年收发器终端的产生
  60年代初,由多重线路控制器参与组成的网络,被称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1964年,baran提出存储转发概念

  1966年,David提出分组概念
  1969年,DARRA的计算机分组交换网ARPANET投入运行

  1977年OSI参考模型的提出,标志着计算机网络进入第三个阶段
  网络体系的演变过程
  
  
  网络协议与标准
  协议:语法/语义/同步
  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ANSI(美国国家标准化局)、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
  WAN与LAN
  广域网(Wide-Area-Network)
  范围:几十到几千千米
  作用:用于连接,远距离的计算机网络
  场景:Interent
  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
  范围:1km左右
  作用:用于连接较短,距离内的计算机
  场景:校园网、企业网
  网络设备及拓扑
  网络设备生产厂商
  cisco(思科)、华为
  交换路由设备
  
  参考:http://www.meilele.com/article_cat-1/article-6630.html
  网络安全设备
  防火墙、VPN设备
  无线网络设备
  网络拓扑结构
  线缆连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布局
  点对点
  两台设备之间有一条单独的连接
  专用的广域网中电路连接的两台路由器

  参考: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总线型
  一根线缆连接所有设备
  主线缆必须以终结器结束,吸收末端信号
  早期局域网拓扑
  使用同轴线缆 

  环型
  所有设备共享一条线缆,数据沿一个方向传输
  令牌环网络

  星型及扩展的星型
  优点:易于实现、易于网络拓展、易于故障排查
  缺点:中心节点压力大、组网成本较高
  接入层、汇聚层

  网状
  全网状
  任何节点与其他所有节点相连
  提供冗余性和容错性
  用于广域网中路由器之间互连

  部分网状
  至少有一个节点与其他所有节点相连接
  用于通信骨干网

  数制
  介绍
  计算机的数制
  数制:计数的方法,指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数位:指数字符号在一个数中所处的位置。
  基数:指在某种进位计数制中,数位上所能使用的数字符号和个数。
  位权:指在某种进位计数制中,数位所代表的大小,即处在某一位上的“1”所表示的数值的大小。
  十进制数制系统
  包括十个数字:0、1、2、3、4、5、6、7、8、9
  二进制数制系统
  二个数字:0、1
  优点:
  只需要两种状态表示数字,容易实现
  运算简单,1+0=1,1+1=10
  二进制容易实现逻辑运算,真假  
  十六进制数制系统
  基数是16,前十位数字是0到9,后面是A到F分别表示10到15
  数制转换

  125=0111 1101
  带宽
  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网络连接的信息量,基本单位:比特每秒(bit/s)

  存储量
  计算机存储量可以用位和字节计量
  8位      1字节
  1024字节    1KB
  1024KB    1MB
  1024MB    1GB
  1024GB    1TB
  网络通信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由A到E的过程
  协议
  为了使数据可以在网络上从源传递到目的地,网络上所有设备需要”讲“相同的”语言“。
  描述网络通信中”语言“规范的一组规则就是协议。
  数据通信协议:决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的一组规则或者一组惯例。
  协议分层
  参考:
  http://www.cnblogs.com/Daniel-G/archive/2012/12/01/2797200.htm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3z-Tr2nmTYm-UgHiucgSgYb6aIU7h0lnlw_1du1_OQLsPx65OmME4Ao6QYCvKdKKp9iO10w3XPbBwPRzwFWixq
  网络通信的过程很复杂
  数据以电子信号的形式穿越介质到达正确的计算机,然后转换成最初的形式,以便接受者能阅读。
  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将协议分层进行设计。


  服务与服务访问点
  服务:网络中各层向其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
  服务访问点(SAP)
  N+1层实体是通过N层的SAP来使用N层所提供的服务
  SAP相当于相邻层之间的接口
  服务类型
  面向连接的服务
  先建立连接再传输数据,之后再断开连接
  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不需要携带目的地地址
  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无连接的服务
  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直接发送数据
  每个报文都带有完整的目的地地址
  不保证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服务元素
  面向连接的服务在建立连接和断开连接过程中,使用以下几个服务元素。

  OSI协议模型

  OSI七层模型功能
  应用层: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
  会话层:建立、管理、中止会话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TCP/IP模型
  OSI模型、TCP/IP模型




  TCP/IP协议族的组成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PDU

  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维学习笔记(七)之T02-01计算机网络 、 数制 、 网络通信参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