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离开华为
先说说我的个人经历,2010年社招进入华为,当时年龄36,在今天肯定是进不来了,想想当初能进华为,也算是幸运了(或者说是不幸,以最近2年经历来看,下面听我慢慢道来)。我入职大爷软研发**部架构部,部门有点高大上,进去就是16级,当然,本身工作经验不少了,也应该值这个价,但是没想到的时,我入职到离职,中间7年时间,岗位级别不但没升上去,
反而被降了一级,离职的时候变成了15级,心中莫名悲凉,嘴里阵阵发苦,然而人生只有不断的总结,才能认清自己,认清现实,说实话,在华为的经历不算成功,配股没超过5万,重来
没拿过火车头的待遇,只能算混了几年在世界500强的工作经历,希望以后能做为儿孙面前吹牛聊天的资本。
要离职了,打算总结下我这几年来的经历,算给自己一个了结,也给他人一个研发老兵的自白,你,真的适合华为吗?
刚入职的时候,老主管还是对我还是不错的,但是也许并没达到他对我的期望值,转正的时候技术等级定在了通软3级,没有直接到4级(3级到4级是一个坎,大家知道的),还得参加机考,
也许是领导觉得再给我一次机会(或者是让我知难而退),36了,好几年没有编程了,过不了通软3级考试,自己走人,没想到我考了两次,第二次居然过了,我也直呼侥幸,从此开始了在架构部
的码农生涯。
各位看官看到这,也许会奇怪,架构师还要编程吗?要,当然要,我们部门以做技术项目为主,除了架构设计之外,也要做关键技术的原型验证。
时间很快,码农做了4年,架构部环境还比较单纯,没有这么多扯皮的事情和汇报,做好手上的事情就完了,老主管对我不温不火,绩效也一直是B,第三年给我了一个B+,连续3年B是要被HR重点
关注的,可能对合同续约不利,从这点手上说,老主管对我还不错,至少让我顺利合同续约,又有了在华为干到45岁退休的想法,没想到,这个想法终于被无情的打破了。。。。。。
在老主管主政架构部的4年里,由于老主管技术能力很强,工作上面比较强势,我们也以这样的主管为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老主管终于换部门了,在他走的这段时间里,前前后后,部门里
走了不少人,颇有一点“树倒猢狲散”的感觉,然后,我并没有意识到危机来临,自认为非老主管嫡系,部门里面17-19级的人大把,我只是一个做事的小兵,人事变动应该影响不到我,没意识到,
其实在别人眼里,我身上已经打上了老主管很深的烙印。
新部门主管上任了,继续对我不温不火,也许跟我没有主动投效有关,也许跟我是前任主管的人有关,最大的变化就是把原来老主管的直接2级领导,变成了3级领导,我前面又多了一个直接主管A,
一个18级的哥们,其他基本没啥变化。然而在14年年终考评的时候,新主管的獠牙终于露出来了,由于这个18级的主管A在做产品化项目版本SE的时候跟开发部门的PM发生激烈冲突,闹到上上级领导
那去了,结果年终考评的时候,我们部门一定要出1.5个C,新主管,为了保护18级员工,结果把我这同在一个项目组的人用来背锅,我欲哭无泪了,直接主管A闯的祸,让底下人来背锅,然而我手里拿
不出亮眼的绩效,加上第4季度,直接主管换成了B(B主管我还是比较信任的,毕竟算是前任老主管时期留下来的硕果仅存的架构部老人了)煽风点火,我默默的认怂了,背下了这个C,心中虽然有不甘,
想要起诉然后离职,然而在B主管的劝说下,最终打消了这念头(主要是冲B主管这句话留下的(在我下面,肯定不可能给你打C)),没想到,这就是噩梦的开始。
2016年,运营商业务碰到天花板,利润率大降,于是有了34+,40+的各种事情出现,再加上绩效考核人从B主管(升官换部门了)又换回了新部门主管,我心中也是踹踹不安,担心我成为公司政策的
牺牲品,没想到果然如此,跟部门主管沟通之前,HR请我喝了一杯咖啡,我谈到了年龄问题,HR先是跟我说,公司在纠偏(真有这事,只不过被HR玩过火了),再说绩效可能不理想(毕竟还没有正式沟通),
到了正式沟通的时候,部门主管对我的绩效各种不认可,总之要说明给我C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并且要降一级到15,我当时就跟他顶了起来,结果HR在沟通完的时候,劝我直接内部换部门(B主管愿意要我),
我也同意了,心想在B主管下总比在部门主管下好点,至少B主管还比较认可我的能力,然而,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后面HR跟我沟通时说,B主管的部门锁定了,去不了了,又说我在架构部继续干下去,
估计今年上半年的绩效很成问题,如果不是B+,合同续约基本是不可能了,我明白了,这是让我主动走人的节奏。
事到如今,回想起华为的经历,我离开华为的直接原因就是主管换人,公司换血,然而,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我在公司的发展并没有达到受到公司重视的级别,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主因还在自家身
上。归根结底,还在于自己只擅长编码,不擅长沟通跟汇报工作,在华为前几年中,由于前任主管比较重视技术,自己感觉并不明显,在新主管来了以后,只重视汇报,不重视技术,不会汇报写胶片,只会
编码的人,不受重视,只能被淘汰了。之前跟HR沟通的时候,还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部门里面会编码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成了白板架构师,汇报起来头头是道,思路清晰,要自己实现起来,可能就两眼
一抹黑。其实我很佩服会写胶片的人,这也是才能啊,要详细揣摩领导的心思,写出让领导满意的胶片是很不容易的。
然而,当胶片文化成为主流的时候,当重视汇报胜过重视技术的时候,华为这家世界500强企业,会不会重蹈诺基亚的覆辙呢?
合适你的公司,才是最好的公司,华为不是google,不是BAT,从来不是一家为技术为主导的公司,只会埋头搞技术的人,可能还真不适合华为的狼性文化,板凳坐的十年冷,当你坐热的时候,可能你的
年纪已经到了不得不离开的时候,工匠精神从何谈起?到了那个时候,你才会发觉,原来你已经被培养成为华为体制下的一颗螺丝钉,离开华为恐怕难以生存,希望大家不会变成这样的人。
可笑的是,我因为只会编程离开华为,却因为只会编程得以昂首离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