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10-24 07:57:56

服务器群集实验 ——SQL群集1

  服务器群集实验
  ——SQL群集
1.规划设计
1.1.拓扑规划

1.2.主机LAN规划
  域名:freshman.local
  主机名
  IP地址
  角色
  网络
  备注
  freshmandc1. freshman.local
  172.16.1.26
  域控制器、DNS
  桥接
  freshmannode1.freshman.local
  172.16.1.27
  群集节点1
  桥接
  freshmannode2. freshman.local
  172.16.1.28
  群集节点2
  桥接
  freshmancluster1. freshman.local
  172.16.1.29
  Cluster
  freshmandtc1. freshman.local
  172.16.1.30
  MSTDC
  freshmandb1. freshman.local
  172.16.1.31
  SQL Server
  实验环境:请将域名、主机名、地址中红色字进行修改。
1.3.存储SAN规划
  主机名
  IP地址
  角色
  网络
  备注
  freshmancdp1.freshman.local
  192.168.188.128
  共享存储
  NAT
  freshmannode1.freshman.local
  192.168.188.129
  群集节点1
  NAT
  freshmannode2. freshman.local
  192.168.188.130
  群集节点1
  NAT
1.4.心跳HeartBeat规划
  主机名
  IP地址
  角色
  网络
  备注
  freshmannode1.freshman.local
  192.168.181.129
  群集节点1
  Host Only
  freshmannode2.freshman.local
  192.168.181.130
  群集节点1
  Host Only
2.实施操作
2.1.CDP存储配置
2.1.1.配置存储的IP地址
  导入CDP虚拟机,将两个网卡均设置为NAT模式。

  启用虚拟机,查看当前CDP的版本信息和IP地址
  注意:要通过控制台来修改配置,不建议在操作系统上直接修改网络配置。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 uname -a
  Linux FalconStor-CDPVA 2.6.18-194.11.4.el5 #1 SMPFri Sep 17 04:57:05 EDT 2010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 ifconfig eth0
  eth0   Link encap:EthernetHWaddr00:0C:29:CC:3B:AD
  inet addr:192.168.188.128Bcast:192.168.188.255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20c:29ff:fecc:3bad/64 Scope:Link
  UP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Metric:1
  RXpackets:231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packets:221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bytes:22485 (21.9 KiB)TX bytes:22184(21.6 KiB)
  启动IPStor Console管理软件,添加服务器。

  添加CDP现有的地址。

  如需修改IP请参考(本实验没有修改IP)

  选择配置网络(配置完成后,点“OK”按钮到底即可修改IP配置)


  删除旧的服务器的信息。添加新的IP地址



2.1.2.在虚拟机上添加100GB的磁盘
  在CDP虚拟机上添加一个100GB新虚拟磁盘。






2.1.3.虚拟化磁盘
  扫描物理资源,以发现新的磁盘。







  这样,我们就会看到磁盘的图标上的有一个字母V(表示磁盘可用)

2.1.4.添加到新建存储池StoragePool-1
  将新虚拟化的100GB磁盘添加到StoragePool-1存储池中。



  存储的池的空间大小为100GB。
2.1.5.创建三个SAN资源
  从资源池中创建三个LUN资源,规划如下所示:
  Name
  Allocation Type
  Sectors
  Total>
  用途
  SANDisk-quorum
  VirtualDevice
  4,194,304
  2,048
  仲裁
  SANDisk-MSDTC
  VirtualDevice
  6,291,456
  3,072
  MSDTC
  SANDisk-DATA
  VirtualDevice
  41,943,040
  20,480
  数据存储
  Total: 3
  25,600






  设置有意义的SAN Resource Name,以方便后续管理。


  先不进行SAN资源的分配操作。


  重复以上操作,再创建SANDisk-MSDTC、SANDisk-DATA两个SAN资源。
  如下所示,最终创建三个SAN资源。

  提示:在实验时,为了节省资源,可以将CDP虚拟机关闭。
2.2.构建活动目录基础架构
  为了节省资源,采用一台256M内存的Windows2003的虚拟机来安装域控制器组件。
  域名: freshman.local
  主机名:   freshmandc1.freshman.local
  IP地址:172.16.1.26
  角色:域控制器、DNS服务器
2.2.1.操作系统安装
  安装过程略
  安装完毕后,检查系统时钟
2.2.2.修改IP地址、主机名
  修改IP地址

  修改主机名


  运行cmd命令,进入命令提示符界面,查看修改
  C:\Documents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ipconfig /all
  Windows IP Configuration
  Host Name. . . . . . . . . . . . : freshmandc1
  PrimaryDns Suffix. . . . . . . :
  Node Type. . . . . . . . . . . . : Unknown
  IP RoutingEnabled. . . . . . . . : No
  WINS ProxyEnabled. . . . . . . . : No
  Ethernet adapter 本地连接:
  Connection-specific DNS Suffix.:
  Description . . . . . . . . . . . : Intel(R) PRO/1000 MT NetworkConnection
  PhysicalAddress. . . . . . . . . : 00-0C-29-6E-0E-C0
  DHCPEnabled. . . . . . . . . . . : No
  IPAddress. . . . . . . . . . . . : 172.16.1.26
  SubnetMask . . . . . . . . . . . : 255.255.255.0
  DefaultGateway . . . . . . . . . : 172.16.1.254
  DNSServers . . . . . . . . . . . : 172.16.1.26
2.2.3.安装操作系统补丁
  登录微软网站或补丁服务器下载、安装补丁。过程略
2.2.4.DCPROMO
  创建域控和安装DNS
  运行dcpromo命令,进入安装界面
  建议在运行命令之前,先将安装光盘连接上,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操作













  由于没有挂载安装光盘会出现下面提示

  点击“确定”按钮,进入下一个界面,点击“确定”也无法进行下去

  将安装光盘连接上之后,会自动进行安装,不要点“跳过DNS安装”按钮



2.2.5.创建ClusterAdmin、SQLadmin账户
  以域管理员身份登录,运行cmd命令,创建两个域账户,在后续操作中,指定这些账户来启动群集及数据库服务。
  C:\Documents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net user clusteradmin P@ssw0rd /add
  命令成功完成。
  C:\Documents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net user sqladmin P@ssw0rd /add
  命令成功完成。
  运行dsa.msc命令,进入“用户和计算机”管理窗口,在用户属性的“账户”选项卡中,选中“密码为永不过期”及“用户不能修改密码”两个检查框。


  同样的操作,选择sqladmin账户的检查框
2.2.6.备份系统状态
  运行ntbackup.exe命令,进入备份系统状态,域控制器的系统状态包括活动目录数据库等信息。
  具体操作过程略,结果见下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服务器群集实验 ——SQL群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