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的命令行操作命令详解(增删改查、高级查询)
mongodb的命令行操作命令详解(增删改查、高级查询)本文为上文的续篇,主要讲解mongodb在cmd的直接操作命令,我的mongodb是安装在d:\mongodb下
1,mongodb启动服务 :
[*] 命令行方式启动:
. 直接cmd下进入mongodb的bin目录,输入mongod.exe –dbpath d:\mongodb\db 启动成功
[*] 配置文件方式启动:
.对于一些大神来说,普通的启动满足不了心里需求(玩笑),对于专业的DBA来说,会在启动mongodb数据库实例的时候加进去好多参数以便使得系统运行更高效稳定,但是如果吧参数都加载mongod的后面会使得参数混乱且每次都得手动的敲进去,不好管理,mongodb为此提供了配置文件启动的方式
.新建配置文件mongodb.cnf 编辑内容dbpath=d:\mongodb\data\db保存在bin的同级目录下,打开cmd 进入bin下,输入mongod.exe -fd:\mongodb\mongodb.cnf启动成功
[*] daemon方式启动
.以上的方式都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如果控制台的界面不小心被关闭,则mongodb的服务也会随之停止,这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和不安全,这也促使有了daemon启动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加上–fork即可,但是如果用到fork参数就必须使用 –logpath参数指定日志文件路径。
.data文件夹下新建log文件夹,并在文件夹下新建log1.log文件。进入bin目录,输入 mongod.exe –dbpath d:\mongodb\data\db –logpath d:\mongodb\data\log\log1.log –fork 启动成功。
[*] mongod参数说明:
.dbpath数据库路径
.logpath日志目录
.logappend错误日志采用追加模式
.bind_ip 对外服务绑定的ip一般置为空,即绑定本地多有可用ip上。但是如果有需要可以单独制定
.port 对外服务端口 ,web管理端口一般在这个基础上+1000
.fork 服务在后台以daemon方式运行
.journal 开启日志功能,通过保存日志来尖山单机故障的恢复时间。
.syncdelay 系统同步刷新磁盘的时间
.directoryperdb 每个db存放在单独的目录中,建议设置该参数
.maxConns 最大连接数
.repairpath 执行repair时的临时路径,在如果没有开启journal的时候,异常down机后,必须执行repair重启,否则会报错,上一篇文章有提到。
2,mongodb停止服务 :
[*] Control-C
[*] db.shutdownServer()
[*] 值得注意的是,最好不要用linux的kill命令来杀死进程,这样会导致数据库数据的损坏。
3,新建数据库
[*] 在mongodb中,并没有单独新建数据库的命令,mongodb是非关系型数据库中最像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库,所以,有很多命令也和sql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 打开数据库连接:进入到bin目录 输入命令:mongo.exe
[*] 查询所有的数据库 showdbs 或者 show databases
[*] 当我们想新建一个没有的数据库的时候,例如我们想新建数据库 testTwo ,直接可以输入命令 usetestTwo即可,在testTwo存在的情况下回切换到testTwo,在不存在的情况下就会新建这个数据库。
4,插入记录
- mongodb之下和sql表对应的叫做集合,mongo中没有表的概念,只有集合的概念,和数据库类似,集合也无需单独的新建,在插入记录的同时,如果存在集合则插入数据到该集合中,如果不存在集合,则新建集合。
- db.user.save({“name”:”wpz”,”password”:”123”});
- 上面的命令代表新建user集合 并插入数据{“name”:”wpz”,”password”:”123”}
- 也可以定义为变量存储
- i={“name”:”wpz”,”password”:”123”}; db.user.save(i);
- 也可以用更灵活的for循环来存贮
-for(var i=1;i= 四种运算符查询
[*] db.user.find({“age”:{$gt:30}}) age大于30
[*] db.user.find({“age”:{$lt:30}}) age小于30
[*] db.user.find({“age”:{$gte:30}}) age大于或等于30
[*] db.user.find({“age”:{$lte:30}}) age小于或等于30
多条件查询
[*] db.user.find({“age”:{,gt:10,
[*] 6,匹配所有
[*] $all 这个操作符号类似于sql中的in运算符,但是不同的是in只需要满足 一个值,但是alll需要满足所有值。
[*] lte:30}})
[*] db.user.find({“age”:{$all:}});
7,查询某一个字段是否存在:$exists
8,null值得处理
[*] null处理比较奇怪,因为mongodb中的数据集合不能指定特定的格式,没有sql中的字段的概念,就是说,在同一个集合中有的字段在一条数据中存在,在另一条数据中不存在,所以,要找出改字段是不是为空,先要判断这个字段是不是存在才行。
[*] db.user.find({age:{“in":,"
[*] db.user.find({“password”:{$exists:true}}); password存在的记录
[*] db.user.find({“password”:{$exists:false}}); password不存在的记录
[*] 9,取模运算 $mod
10,不等于 $ne –> (not equals)
11,包含 $in
12,不包含$nin
13,数组元素的个数 $size
14,正则表达式匹配查询
[*] name不以wpz开头的数据
[*] db.user.find({“name”:{$not:/^wpz.*/}});
[*] 查询age数据元素个数为3的数据
[*] db.user.find({age:{$size:3}});
[*] 查询所有age不等于10 或者20 的数据
[*] db.user.find({age:{$nin:}});
[*] 查询所有age等于10 或者20 的数据
[*] db.user.find({age:{$in:}});
[*] 查询所有age不等于10 的数据
[*] db.user.find({age:{$ne:10}});
[*] 查询所有age取模10之后为0 的数据,即查询age为10的倍数的字段:
db.user.find({age:{$mod:}});
[*] exists”:true}});
15,count查询条数
- db.user.find().count();
16,skip设置查询数据的起点
查询从第三条数据之后的五条数据
- db.user.find().skip(3).limit(5);
17 排序sort
- db.user.find().sort({age:1}); 按照age升序
- db.user.find().sort({age:-1}); 按照age降序
mongodb也支持存储过程的查询。
7,数据修改更新
[*] mongodb的修改是比较烦的一种 ,要用到$set:
[*] 例如,吧mongodb中,name为wpz,修改为wpz_new
db.user.update({“name”:”wpz”},{$set:”name”:”wpz_new”});
8,数据删除
[*] mongodb的删除比较简单,格式如下:
db.user.remove({“name”:”wpz”});
其他说明
[*] 在上面查询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所有的数据不管指定或者不指定都会带有_id字段,这个字段相当于mongodb中的uuid,是数据唯一性的标示,可以理解为sql中的主键。
[*] mongodb解压的目录: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601102422344
每一个exe都有对应的作用,相当于mongodb提供的一些常用的工具,例如,第一个是讲bson格式文件转存在json格式数据的工具,读者可自行查询每个工具的作用。
3,mongodb也提供了一些GUI管理工具,可视化的管理mongodb数据库。
.mongoVUE:提供mongodb的基本操作,优点是简单易用,但是总体上功能比较弱
.RockMongo是windows平台首选的mongodb管理工具,速度快,安装简单,支持多种语言,支持多主机,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MongoHUB 是针对mac平台的mongodb管理工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