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网恋 发表于 2018-11-4 07:54:01

NoSQL - redis 备份/主从

  redis持久化 – 两种方式
  redis提供了两种持久化的方式,分别是RDB(Redis DataBase)和AOF(Append Only File)。
  官方建议:两种方式都打开,同时进行备份。耐久性不高的可以选快照 RDB。
  RDB:就是在不同的时间点,将redis存储的数据生成快照并存储到磁盘等介质上;
  优点:备份文件体积小,恢复速度快,fork子进程不影响父进程io;
  缺点:故障时丢失数据会多点,数据集庞大时,因fork进程慢,导致客户端响应延迟;
  配置:save 600 1,默认为dump.rdb(CONFIG GET save && CONFIG GET dir .....)
  AOF:就是将redis执行过的所有写指令记录下来,在下次redis重新启动时,把这些写指令从前到后再重复执行一遍,就可以实现数据恢复了,类似于mysql的binlog。根据fsync策略查找缓存指令记录
  优点:数据完整型好,体积过大时会自动重写(将100条写入变为1条set),采用redis协议易读懂;
  缺点:文件体积大,恢复较慢,存在fsync策略导致速度较慢;
  配置:appendonly yes,默认文件名appendonly.aof (CONFIG GET appendonly);
  恢复:比如执行了flushall,将备份文件中此条删除,重启即可。
  注:重写,Redis 2.2 需要自己手动执行 BGREWRITEAOF 命令;2.4 则可以自动触发 AOF 重写。
  AOF文件出错:(redis重启时会拒绝载入aof文件)
  a、备份现有的aof文件
  b、# redis-check-aof --fix 命令行执行对现有aof文件进行修复
  c、对比两个aof文件区别,重启服务器,载入修复后的aof备份文件
  同时使用两种备份策略,redis重启情况下,默认aof优先,因为数据完整性高。
  关闭使用两种备份策略,redis就成内存数据库了,和memcache一样。
  主从备份:

  架构及原理:一主可以多从,从也可以配多从;
  1、从连接到主服务器后,发送sync指令;
  2、主接到sync指令后,开始执行bgsave,将命令写入缓冲区;
  3、bgsave结束后,主将保存得到的.rdb快照文件发给所有从,期间继续记录写操作,telnet可验证;
  4、从丢弃旧的快照,载入新的快照。完毕后,主继续发送缓冲区的写指令,从进行增量备份。
  配置:从服务器设置如下(当然也可以在redis内部修改,但建议还是修改配置文件)
  port 6380
  slaveof 192.168.1.1 6379    //配置主的IP 和端口
  masterauth   //配置主的密码
  slave-read-only yes               //让从只读,2.4以后默认就是只读
  repl-ping-slave-period 10   //设置slave向master发起ping的频率,每10s发起一次
  再详细的配置,见redis章节。
  同步策略:
  策略是,首先会尝试进行增量同步,如不成功,要求从机进行全量同步,之后进行增量同步。
  主从切换
  1、手动切换
  redis-cli -n 6379 shutdown   //关掉主
  redis-cli -p 6380 slaveof NO ONE   //将从设为主,插入 set ddd aaa测试是否成功
  cp -f /redis2/dump.rdb/redis/   //主恢复后,将从的dump拷贝到主下
  redis-server/redis/master.conf   //启动主(要确保从的save设置已生效)
  redis-cli -p 6380 slaveof 192.168.10.1 6379//将从再切换为从,即 ok
  2、自动切换 sentinel
  暂时先不了解,参考http://www.cnblogs.com/Xrinehart/p/3502198.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NoSQL - redis 备份/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