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u 发表于 2015-5-24 09:25:04

CISCO总裁钱伯斯

  思科总裁钱伯斯:神话创造者
  2001年11月,美国著名媒介集团CMP旗下的权威杂志CRN评出2001年全球25位顶级IT经理人
,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名列第三,排在他
前面的还有The Channel公司的8人领导小组和IBM公司总裁路易斯•郭士纳。这已经
是钱伯斯第无数次进入人们视线,他还荣膺"互联网先生"、"未来的CEO","年度CEO"等多项
殊荣,虽然在许多人看来,Cisco并不是象微软与英特尔那样深为大众所熟悉,不过这并没
有妨碍钱伯斯的成功,而且他是该公司第三任CEO,但是今天的Cisco无一不打上他的烙印

  一、童年
钱伯斯1944年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查尔斯顿,他生活在一个相当融洽和睦的家庭里
,父母都是医生,还有两个姐姐,幼年时,他还在教堂的唱诗班里唱歌,与他的父亲杰克
一起去河边钓鱼……即使在现在钱伯斯还深深怀念过去与家人在卡罗莱纳州海边的度假时
光。然而钱伯斯在少年读书时曾经患有轻微的阅读困难症,可是这并没有成为阻止他刻苦
学习的原因,却磨练了他的意志。甚至到了现在,他反而还很讨厌冗长的报告,宁愿用言
语与别人交流。当他还在西维吉尼亚大学就读法律专业时,就很喜欢打篮球,从中他体会
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后来他获得法学士学位然后又从到印地安那大学攻读MBA。钱伯斯与
他高中同学伊莲娜•巴拉特结婚并育有一子一女。
钱伯斯今年已经51岁了,他中等个头,身材匀称,金色卷曲而略显稀疏的头发,眼神专注
,常挂着微笑,操一口浓郁的弗吉尼亚口音说话,在向听众致辞时,他流利的表达与潇洒
的举止总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这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美国南方人,他不懂任何技术,却在
西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Cisco总部位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而且领导着世界上最
先进的技术公司,他的成功是硅谷神话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按照硅谷的惯例,只有是
一家公司的创始人或者是工程师才可能对这家公司产生真正的影响,然而钱伯斯都不是。
  
二、IBM与王安电脑
1976年,三十而立的钱伯斯怀揣着商业管理学士、法律学士、金融和管理MBA三种文凭来到
加洲只身创业,首先他选择了一家代理收购与兼并的咨询公司,可是不久听一位朋友介绍
IBM是"卖"解决方案的,而钱伯斯当时对“解决方案”一词很感兴趣,便“稀里糊涂”地进
入IBM这家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他在IBM工作了七年,先干了几年的销售工作,后来
还担任IBM的市场经理,IBM在1981年时曾经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当时IBM电脑还
上过《时代》杂志的封面,可谓荣极一时,可是由于高层决策人士的失误,没有重视消费
者的意见,慢慢放弃了PC机市场,而转向了大型计算机设备,最后IBM在PC机上的霸主地位
很快被后来居上的Compaq电脑所占领。钱伯斯感慨地说:“从中我学习了很多,其中最忌
讳的就是作为管理者离客户越来越远,本来他们应当比客户知道得更多。”1983年,失望
的钱伯斯又奔向第二个大东家--王安公司,负责亚洲区的销售,后来就任副总裁,他在这
儿工作了8年,前6年半,在王安博士的领导下,他们合作的很好,彼此都十分重视与客户
的关系,而且王安本人也十分灵活多变,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计划,使钱伯斯受益
菲浅,可是随着王安的退休,其子上任,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钱伯斯的话说:"脱离
了客户,各种利益照顾得不好。"虽然后来钱伯斯升至美国地区总裁
的位置,他却必须要先完成裁员4000人的任务,这使得钱伯斯异常痛苦。他随即辞职了,
并且在家赋闲了两个月直至Cisco向他抛出了红绣球。
前不久,《Upside Media》杂志社的CEO兼主编大卫•巴纳尔(David Bunnell)写了
本新书《Making the Cisco Connection》(走Cisco路线),书中却强调让钱伯斯沮丧的
其实是IBM的死板作风。"当时的钱伯斯有许多伟大的设想,可是每次当他要接近目标的时
候却失败了,不久,他开始去别的地方接受面试。"
同样,在王安电脑工作时,他不得不裁员的经历也使得他的精神十分痛苦,每每谈及此,
他总是一幅很落寞的表情:"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员工,根本没有必要让他们的生活陷入混乱
。"在最近的一次裁员之后,钱伯斯将自己的薪水降到了象征性的一美元,以保留几个员工
的职位。
尽管钱伯斯是伤心离开IBM与王安公司的,然而职业经理人的生涯确实教会了钱伯斯一个道
理:既要重视客户,又要有远见卓识。
  三、加盟Cisco,创造神话
当约翰•钱伯斯1991年加入Cisco时,他的职位仅次于当时的CEO,约翰•莫里
奇(John Morgridge),当时的Cisco年销售额仅7000万美元,旗下仅有300名雇员,市值
近6亿美元。到了1995年时,Cisco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商,而这位现年51岁
的总裁兼CEO已经谛造了一个神话传奇,2000年时,Cisco年销售额已经高达180亿美元,雇
员31,000人,市值已经达到4440亿美元,仅次于GE(通用电气)的5050亿美元和Intel(英
特尔)的4460亿美元,并且它还首次超过了微软的358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
司。微软花了将近25年的时间才爬到现在的位置上,而Cisco仅花了16年的时间,而这些增
长都在钱伯斯执掌权政以来。那钱伯斯究竟有什么法宝呢?
Cisco的强项并不是仅仅在于技术上,而是在于它的价值观、文化观和一个关注发展速度与
环境的管理团队。尤其是它的现任总裁兼CEO钱伯斯先生更是"以人为本"的典范,无论是对
同事,员工还是对顾客,他都愿意与之沟通,如其说是他是一位老板,不如说他是一位长
者,他的领导风格或者正是未来型CEO们所必须具备的。至今还流传着一段佳话,当时钱伯
斯刚加入Cisco不久,他赶着去参加第一次董事局会议,可是他却迟到了,因为在这之前他
接到一位沮丧的消费者打来的电话,钱伯斯在耐心聆听了他的问题,并帮助他真正解决了
问题之后,才赶往会议场所。
钱伯斯曾经有过当销售员的经验,这使得他一直都注意每个人的感受。芭芭拉•贝克
(Barbara Beck)是人力资源的高级副总裁,当她回忆起当年钱伯斯想将她从人力资源经
理的位子上提升到现在的职务时,一直感慨万千。那个时候,她十分犹豫,因为她已经是
三个孩子的母亲,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自信,她认为在这么大的企业中,自己的经验不足以
胜任,然而钱伯斯十分果断地对她说:"芭芭拉,你就放心的干吧,如果我们不能够了解你
的能力,或者没把握为你解决后顾之忧的话,Cisco也就不能够称之为国际企业了。"
Cisco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全员期权方案:40%的期权是发放给了普通员工,而不是高层
管理人士。一个普通员工,只要干满12个月,在股权上的平均收益是3万美元。几年前,作
家乔•弗劳瓦(Joe Flowers)在一本书中写到"为什么Cisco的员工总是在微笑呢?"他
甚至还怀疑这些员工是不是都被洗脑了,然后他做了一道算术题:"如果你早在1992年时,
就在Cisco工作了,并且是位高级系统工程师,大概分配有5000股票,如果你一直留着这些
股票,那么到现在,它的红利都已经超过240万美元了,足够你在硅谷购置好几套房子了。
"最后乔•弗劳瓦说:微软或者还有那么几个亿万富翁,不过Cisco的亿万富翁都成堆
了,怪不得那些员工们天天乐呵呵的。1999年时,Cisco的雇员们一共持有价值4亿3900万
美元的绩优股。
另外,钱伯斯也极其推崇Cisco最核心的价值观——像偏执狂一样关注并满足客户需求。
  当钱伯斯还在IBM和王安电脑公司工作的时候,他就意识到:只有适应用户需要,及时改变
产品路线,才可能在这个机会稍逝即纵的世界里立于不败之地。钱伯斯在Cisco公司做了两
个大的变革,一是重视市场和客户,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决定技术的方向,Cisco在过去10年
中曾经7次改变方向,客户向什么样的技术和产品迁移,Cisco也跟着改变,结果Cisco从一
个单一生产路由器的公司变成一个生产25类网络通信设备的公司,而销售额从7000万美元
增长到180亿美元;二是把市场分段,在每个产品领域争取第一或第二的位置。如果在某个
领域做不到,就与伙伴合作,其实就是收购或者并购对方的公司,据说Cisco的第一个收购
是因为它的客户需要某一家公司的产品,于是它就决定把这家公司买过来。截止到今年的
7月,Cisco收购了61家公司,付出了几百亿美元的代价,而仅2000年,就以收购或换股并
购的方式兼并了22家公司。自从Cisco转向IP电话网络业务之后,它又开始购买软件和生产
调制解调器的公司。当然,在交易中除了现金之外,他们还使用"Cisco钱",也就是Cisco
股票。总之,"顾客需要,我又没有,就去买吧"已经成为Cisco收购活动的一个标准。
Cisco最为关注还是那些在某些技术方面已经领先它一两年的公司,它通过收购的方式将其
收入旗下,这样既可充分利用Cisco品牌,销售力量和市场主导地位,又能将这种技术的优
势发挥到极致。目前,Cisco的这种战略十分有效,使得它如风一般地占领了15个不同领域
的市场。最具传奇色彩的是收购当时一家生产光纤设备的公司Cerent Corp。1999年,钱伯
斯遇到这家新成立不久的公司的CEO罗素先生,单刀直入地问他:“告诉我,我出多少钱能
把你的公司买过来?”罗素先生也很风趣地回敬他:“告诉我吧,我花多少钱才能使你放
弃这个想法?”最终,Cisco以价值69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这个当时两年才1000多万美元销
售收入的小公司。
Cisco也经常收购或者并购其它的一些公司,这必然涉及如何挽留住被收购公司的人才,并
融合不同类型被收购公司的文化。Cisco的企业文化中对人才相当宽容,不在乎他们的年龄
、性别、肤色、宗教信仰,只要有才华就会受到重用。以1999年8月并购Cerent公司为例,
该公司的300名员工中仅有4名辞职了。这项价值69亿美元的并购案是Cisco迄今为止的最大
一次,而且为了每个留下的员工,相当于在每位留下的员工身上,Cisco付出了2330万美元
,这简直就是天价了。当然,更精确的说,除去其它费用,在每个员工身上的付出费用从
50万美元至200万美元不等,但是这也很说明问题了。在IT行业里所谓的收购其实就是收购
人才,如果不重视收购来的人才,他们肯定会选择离开,那么收购也就丧失了核心价值,
,Cisco的竞争者们完成一宗收购后,40%到80%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顶级的工程师会离开。
而在Cisco,这一比例只有7%。
然而站在钱伯斯的立场上,他相信Cisco已经领导了第一代互联网络的革命,下面仍将领导
第二代互联网,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领域都将打上Cisco的标签。有趣的是,他并不认为他
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CEO,尽管他吸引了众多媒体与世人的眼光,他还是认为Cisco之所以
能够保持竞争优势,并不在于它的技术、并购手段、成功的商业运作,而是在于它的人才
资源,每每谈及人的重要性时,钱伯斯的态度都会变得十分严肃与认真,但钱伯斯也是有
野心的,他一心要想将Cisco建成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公司,而且他认为只要Cisco人上
下一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与眼光,就一定可以成功。
约翰•钱伯斯也许是对的。
来源:天极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CISCO总裁钱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