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牛刀小试
MongoDB基本操作1.MongoDB的启动
首先创建一个目录作为MongoDB的工作目录:
进入MongoDB的bin目录:
执行mongod命令,使用参数--dbpath指定MongoDB的工作目录:
这时工作目录下已经产生了一些数据库文件:
此时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localhost:27017会出现:
提示在端口号上加1000进入诊断界面:
此时MongoDB就已经启动了,注意启动后不要关闭终端,否则MongoDB进程将终止。
2.MongoDB的增删查改
再启动一个终端,输入命令mongo 127.0.0.1:27017进入MongoDB的交互管理界面:
其中127.0.0.1就是localhost,端口为27017。
这时就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了。
查询命令:使用find()执行查询命令:
其中test为数据库名称,因为还没有插入数据,所以查询结构为空。
增加数据:使用insert()命令插入数据:
插入数据的格式为json格式,即 键-值 对,上面的示例插入了一条name为rainforest,age为20的记录(MongoDB中每行数据不叫记录,叫文档,很诡异的叫法,这是因为MongoDB不是基于关系模型理论的),使用find()查看刚才插入的数据,发现文档多了一个_id键,这是MongoDB为每个新生成的对象自动分配的一个全局唯一标识符,可以先不用管他。
删除数据:使用remove()命令删除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remove()命令中括号里不提供任何参数,则数据库将删除test中的所有文档!而且还没有任何的提示!三思而后行把。
数据的修改:
数据的修改使用update()命令:
update()中的第一个参数为需要修改的文档,上面的示例修改“name”值为“rainforest”的文档,修改为{“name”:“rainforest”,“age”:21}。
今天简单介绍了mongoDB中的基本操作,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下次会写一篇基础操作更详细介绍的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