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r 发表于 2013-8-19 08:44:41

链路聚集协议(整理)

ISL (inter-switch-link 交换机之间链路)Cisco 私有的链路聚集封装方式IEEE802.1Q:业界标准的链路聚合方法。Catalyet 交换机都支持为来自多个VLAN的各类流量封装802.1Q标记,并放在同一个物理链路中IEEE802.1Q Trunk 链路可以对帧进行标记,以承载多个VLAN发来的帧。在链路上面传输的帧都可以通过标记来分辨属于哪个VLAN与ISL相比,802.1q的真的开销更小。因此802.1Q的效率比ISL高。802.1q的开销是4字节,而ISL的开销是30字节。
IEEE802.1Q 采用修改原始帧的内部标记机制,平且将对包括标记在内的整个帧进行CRC重新计算,然后再将新的CRC值插入到新的FCS中。ISL则会对原始帧进行封装,并且增加2个FCS字段。FCS仅建立在头部信息上,而不需要修改原始的FCS。
直白来说 IEEE802.1q会修改原始帧而ISL 不会修改原始帧。
如果没有启用802.1Q的设备或者ACCESS 端口收到的一个802.1q帧,那么标记的数据会被忽略,而数据包则会作为以太网帧被交换机给二层。这就允许管理员沿着802.1QTrunk路径来部署二层中间的设备,如果设备要处理打了标记的802.1q帧。它就必须使用MTU高于1522。
小巨帧(baby giant )帧的大小标准MTU的1500字节,而小于2000的字节。如果使用打上标记的ISL和802.1Q帧,那么被标记帧的MTU将超过1500字节,交换机就讲把这两种帧当作小巨帧。对于以太网上采用ISL封装的数据包他的MTU是1548字节:对于以太网采用802.1Q封装的数据包,他的MTU则是1522字节。
在默认的情况下,802.1QTrunk 会为转发未被标记的帧而定义Native VLAN .交换机会从Trunk 端口的NativeVLAN转发未打标记的二层帧。Native VLAN 默认是VLAN 1
注意:两台设备之间的802.1Q Trunk 端口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两台设备之间的Native VLAN配置必须相同。如果802.1Q链路的Native VLAN配置不匹配。那么CDP就会发送一条“VLA配置错误的”消息。如果802.1Q链路任意一端出现Native VLAN不匹配的情况,就有可能产生二层环路。(在这种情况下,VLAN1 的STP BPDU 桥协议数据单元,会在未标记的情况下被发送给IEEE STP MAC 地址 0180.c200.0000)。

史蒂夫和斯凯 发表于 2013-8-23 13:29:25

我本非随便的人,但如果你想随便,那我就随你的便好啦!

olga 发表于 2013-8-26 05:09:53

脱了衣服我是禽兽,穿上衣服我是衣冠禽兽!

期盼死亡的小丑 发表于 2013-8-29 03:29:09

恐龙说:“遇到色狼,不慌不忙;遇到禽兽,慢慢享受……”

zjxhx 发表于 2013-8-31 16:36:35

我真想亲口管你爷爷叫声:爹!

竹子开花的时 发表于 2013-9-2 16:39:48

俺从不写措字,但俺写通假字!

轩辕阁 发表于 2013-9-4 05:13:26

过来看看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链路聚集协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