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126|回复: 0

[经验分享] 我看IBM出售全球PC业务的背后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3 11: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我不说“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呢?且不管惠普东芝对Lenovo的冷嘲热讽,主要因为我认为在这整个事件中IBM是处在主动的位置的,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蛇吞象”的表现上,而有更多。
    IBM想出售的对象最初不是Lenovo,而是另外一家深圳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在单纯被动形势下或许不会选择收购者,反正是15亿美金的买卖。但IBM不是这样,他在选择,选择一个decent的对象,做到IBM在PC领域体面的全身而退。这是主动的,IBM并不打算ruin了IBM、ThinkPad的品牌。
    那么,为什么IBM要出售PC业务呢? 也许最近的新闻噱头都集中在了出售、收购、蛇吞象、全球第三等等炫目字眼上,却忽略了此前的一则业界消息,这个消息不算低调发布,也不是造势登场,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联合声明罢了,但这是where the whole story began,一个星期之前我正好也把它转贴到我这个blog里来了,其中突出的意图是“现在的PC基础架构正在接近其极限”,此外IBM CEO说PC业务不符合"随虚应变"战略。从IBM并未将服务器一起出售看来,IBM是意在抓住高端和未来。
    IBM的剑指向INTEL,IBM欲在十年内取而代之,并从理论和市场上颠覆INTEL的体系,连带著名的摩尔定律。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

       12月2日,IBM、索尼等15家业界巨头组成了一个名为“POWER.ORG”的组织,专事芯片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目前,和IBM在POWER技术方面展开合作的已经有索尼、东芝和苹果电脑,此次的“POWER.ORG”更象一次集体亮相。   可以想象,当联想因为与AMD合作而和芯片业长期的霸主英特尔闹僵之后,IBM此时投之以桃,正需要国际重量厂商支持的联想自然会报之以李——联想在巨大的中国市场的品牌、渠道乃至方方面面的关系不在话下,只要想象一下若干年后,获得IBM助力的联想在终端计算领域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带给POWER芯片的支持,相信没有谁会再单纯地把IBM出售IIPC视作“减负”之举。
  实际上,英特尔是这宗交易中被讨论的一个缺席参与者。英特尔芯片在未来十年内仍然将统治计算机市场,但是他们必须为十年后如何突破纳米技术而努力。
  IBM系统暨科技部首席技术专家和副总裁墨森认为IBM的新机会在于,英特尔的技术宝典“摩尔定律”即将走到尽头。墨森认为,在一个芯片单位面积上不可能增加无穷尽的晶体管数量,因为晶体管的体积越来越小,不可能无限制增加。而且晶体管的发热量会随着数量的增加,导致芯片发热量越来越大,而发热量大则会导致计算机不稳定直至崩溃。
  目前英特尔的芯片技术已经达到90纳米的级别。纳米是nanometre的译名。nano一词源自拉丁文,意思是“矮小”,是一个长度单位。把1米的东西分成10亿份时,每一份就是1纳米长;换言之,1纳米的长度是10亿分之1米,或100万分之1毫米。一个纳米长的物质相当于45个原子串连在一起的长度。
  这也意味着,目前英特尔的90纳米芯片技术仅仅相当于4050个原子的长度。试想十年后,如果芯片发展到只有几个或者几十个原子的长度的时候,一个原子因为不稳定,熵值(混乱度)大增的话,一个芯片会出现什么问题?
  因此,很多人——包括英特尔的高级科学家——都在努力为未来可能遭遇的原子困境而寻求改变。要么人类技术可以发展到发现并使用比原子更微小的微粒技术,要么,即使芯片计算能力发展到极限,其它计算技术也能填补空白。
  IBM和联想的合作可以想象的很近,如果PC很难挣钱的话。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得更远,如果IBM和英特尔在十年后发生真正的竞争。

    IBM在减负,集中精力去成就他的CELL以及Power[参考这里];再看看Lenovo除了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之外,还承担了IBM的5亿净负债,IBM正筹划旁路PC,轻载上阵,INTEL要发抖了,为十年之后发抖。
    反过来Lenovo也应该开始战栗,易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我一直认为Lenovo是中国IT中优秀的分子,因此并没有极端地看这个事件[极端者有言如斯:蓝色巨人IBM被联想收购,简直就像看见自己喜欢的女人被潘长江强奸],只是盼望Lenovo不要以此作为自身国际化的终结,考虑消化PC的同时,要紧跟最新的发展,不要紧着PC这块蛋糕吃到下市,毕竟IBM只是提前十年在下市之前换场子,而不是纯粹送蛋糕给你的。其它可能仿效联想此举的中国企业都要权衡这个利弊。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122062-1-1.html 上篇帖子: IBM SOA解决方案 下篇帖子: Installing a single-server IBM FileNet P8 Platform system with IBM Content Navi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