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664|回复: 0

[经验分享] VMware Integrated OpenStack (VIO)简介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7-6-26 18: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VMware Integrated OpenStack是一款由VMware提供支持的OpenStack发行版软件,用于帮助IT在现有的VMware基础架构之上更加轻松地运行基于生产级OpenStack部署。由于基于现有的专业技能构建,因此VMware管理员能够通过基于VMware的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SDDC)基础架构为开发人员提供不受供应商限制的OpenStack API,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并提高敏捷性。通过与用户早已熟知的VMware管理工具深度集成,来提供主要的管理功能,包括安装、升级、故障排除和成本可见性,从而加快创新速度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VMware与OpenStack社区:
  VMware做为实际上的企业虚拟化领导者,对OpenStack的态度一直在变化。一开始,VMware 表达出与OpenStack的竞争态度。随着OpenStack的逐步壮大并且一步一步进入实际部署,VMware对它的态度也有了更多积极的变化,它慢慢在向拥抱OpenStack靠拢。首先从收购Nicira公司开始,然后提供各种vSphere插件,这些插件允许在OpenStack中集成VMware的产品。随着VIO 1.0和vSphere 6.0,VSAN 6.0同时发布,也显示出VMware对与OpenStack 的合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Nicira公司领导了三个SDN (软件定义网络)相关的项目:OpenFlow、Open vSwitch和Quantum。而Quantum直接演进为OpenStack Neutron。在收购Nicira后没多久,VMware申请加入并成为OpenStack的黄金会员。
  
  产品架构:
  VIO是VMware的OpenStack 发行版,免费提供给所有vSphere Enterprise Plus客户,用于帮助IT管理员在现有的VMware基础架构之上更加轻松地运行基于生产级的OpenStack的部署。它的软件架构如下:
  

  

  IT管理员能够通过基于VMware的基础架构,为开发人员提供不受供应商限制的OpenStack API,从而让开发人员在OpenStack架构之上对应用的开发进行创新。该OpenStack发行版软件VMware Integrated OpenStack通过用户早已熟悉的VMware管理工具的深度集成来提供主要的管理功能,包括安装、升级、故障排除,从而加快应用开发速度,并降低整体成本。
  

  在VMware环境下,我们可以使用VIO将VMware与OpenStack集成起来,实现融合解决方案架构。之后,IT管理员就可以在现有vSphere中简单、快速、便捷地部署OpenStack服务。目前,VIO的版本是2.5,它基于OpenStack的Kilo版本(第一个版本1.0是基于Icehouse版本)。VIO软件免费包含在vSphere企业加强版中,只有当用户需要VMware的售后服务时,才是收取费用的。
  

  VIO是通过vCenter以vApp的插件形式部署的,部署完成之后,就可以在vCenter中看到图标(如下图)。通过该插件,就可以进入部署OpenStack了。VMware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的UI,帮助IT管理人员进行OpenStack的各种操作。
  

  

  VIO软件可以将vSphere资源连接到OpenStack的计算、网络、块存储、映像服务、身份服务和编排等组件,它在vSphere环境中以管理群集和OpenStack组件的形式实现,这也是VIO两个核心模块。这些功能,被一起打包到了一个OVA文件中,这个文件包含了管理用的服务器模板,和一个可以部署不同OpenStack模板的基于Ubuntu的Linux虚拟机。
  

  Integrated OpenStack Manager(VIO Manager)是VIO的管理工具,它在管理群集中为每个计算群集创建一个计算驱动程序实例。管理群集包含构成OpenStack的虚拟机,还包含内存缓存(memcache)、消息队列(RabbitMQ)、负载均衡、DHCP和数据库服务。
  

  VIO Manager还提供了一个工作流,指导IT管理人员完成VIO的部署过程。IT管理人员可以使用VIO Manager指定管理和计算群集、配置网络并添加资源。部署后的VIO Manager可以添加OpenStack的组件,或修改OpenStack基础架构中的配置。
  

  在VIO中,OpenStack的服务可以用以下的组件,部署为分布式、高可用的架构。这些组件包括:

  •   用于计算的 vSphere (NOVA)

    •   业界最稳健且经过生产验证的虚拟化管理程序
    •   提供丰富而独特的功能特性,包括 vSphere vMotion、High Availability (HA)、Fault Tolerance、Distributed Resource Scheduler (DRS)、资源保护以及低延迟
    •   通过高级管理和运维功能降低 OPEX

  •   用于网络连接的 NSX (Neutron)

    •   系统性地调配网络和安全服务,从而提高网络和安全基础架构的敏捷性和可见性,此外,还可以简化运维并降低CAPEX
    •   高级安全性和多租户(微分段)
    •   具有超大规模和吞吐量(路由、安全组、服务质量)的高级虚拟化网络服务

  •   用于存储的 Virtual SAN/vSphere 数据存储(Cinder/Glance)

    •   可与任何经 vSphere 验证的存储配合使用
    •   利用融合了虚拟化管理程序的商用存储节点,通过 VMware Virtual SAN 提供低成本的共享存储
    •   利用高级存储策略 (SPBM) 来以最佳方式安置工作负载,并提高存储利用率

  VIO 2.0-2.5新特性:

  •   基于Kilo:VIO 2.0以 OpenStack Kilo版本为基础
  •   无缝OpenStack升级:VIO 2.0 引入业界首屈一指的升级功能,可在各个OpenStack版本之间无缝升级。客户现在可以从1.0 (Icehouse)升级到2.0 (Kilo),并可在出现任何故障时随时回滚
  •   其他语言支持:VIO 2.0 现在提供6种其他语言版本:德语、法语、繁体中文、简体中文、日语和韩语
  •   LBaaS(负载均衡即服务):借助VMware NSX,现可通过Neutron支持“负载平衡即服务”
  •   Ceilometer支持:通过将Mongo DB用作后端数据库,VIO 2.0现在可支持Ceilometer
  •   自动扩展:借助自动扩展功能,用户能够设置衡量指标以扩展或缩减应用组件。这使开发团队能够应对不可预测的应用服务的需求变化。Ceilometer提供警报和触发器,Heat管理横向扩展组件的创建(或删除),LBaaS则为横向扩展组件提供负载平衡功能
  •   备份和还原:VIO 2.0现在具有备份并还原OpenStack服务和配置数据的能力
  •   高级vSphere集成:VIO 2.0 推出了VMware vSphere Windows客户机自定义。管理员可以指定多种属性,例如生成新的SID的能力、为虚拟机分配管理员密码、管理计算名称等。通过利用多种vSphere功能特性(如关联性和反关联性设置),产品新增了对更精确地配置虚拟机的支持
  •   Qcow2镜像支持:VIO 2.0现已支持流行的qcow2虚拟机镜像格式
  •   在 EMC Enterprise Hybrid Cloud 和EVO Rack 上提供:VIO现在在Enterprise Hybrid Cloud和VMware EVO: Rack上均有提供
  •   通过我们的 VMware vCloud Air Network 合作伙伴提供:通过vCloud Air合作伙伴网络中任意服务提供商,客户现在可以在VMware上使用OpenStack
  

  以下为2.5版本新特性:

  •   无缝使用现有的VM模板:VIO 2.5中用户可以自动把重要的vSphere虚拟机镜像转移到自己的VIO OpenStack云上
  •   精简的资源管理器:简化的架构可以减少50%的成本和管理开销
  •   “开箱即用”的排错和监控工具:VIO 2.5包含内建的CLI工具,用户可以非常容易地监控OpenStack服务状态,跟踪API调用或捕捉进程的使用参数
  •   Neutron Layer 2网关支持
  •   对NFV (网络功能虚拟化)的优化支持
  •   支持vSphere Standard Edition with NSX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388320-1-1.html 上篇帖子: OpenStack:安装Glance 下篇帖子: OpenStack主机列表接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