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710|回复: 0

[经验分享] centos 系统加固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8-4-24 0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edhat是目前企业中用的最多的一类Linux,而目前针对Redhat攻击的黑客也越来越多了。我们要如何为这类服务器做好安全加固工作呢?
  一.  账户安全
  1.1 锁定系统中多余的自建帐号
  检查方法:
  执行命令
  #cat /etc/passwd
  #cat /etc/shadow
  查看账户、口令文件,与系统管理员确认不必要的账号。对于一些保留的系统伪帐户如:bin, sys,adm,uucp,lp, nuucp,hpdb, www, daemon等可根据需要锁定登陆。
  备份方法:
  #cp -p /etc/passwd /etc/passwd_bak
  #cp -p /etc/shadow /etc/shadow_bak
  加固方法:
  使用命令passwd -l <用户名>锁定不必要的账号。
  使用命令passwd -u <用户名>解锁需要恢复的账号。
  风险:
  需要与管理员确认此项操作不会影响到业务系统的登录
  1.2设置系统口令策略
  检查方法:
  使用命令
  #cat /etc/login.defs|grep PASS查看密码策略设置
  备份方法:
  cp -p /etc/login.defs /etc/login.defs_bak
  加固方法:
  #vi /etc/login.defs修改配置文件
  PASS_MAX_DAYS   90        #新建用户的密码最长使用天数
  PASS_MIN_DAYS   0         #新建用户的密码最短使用天数
  PASS_WARN_AGE   7         #新建用户的密码到期提前提醒天数
  PASS_MIN_LEN    9         #最小密码长度9
  风险:无可见风险
  1.3禁用root之外的超级用户
  检查方法:
  #cat /etc/passwd 查看口令文件,口令文件格式如下:
  login_name:password:user_ID:group_ID:comment:home_dir:command
  login_name:用户名
  password:加密后的用户密码
  user_ID:用户ID,(1 ~ 6000)   若用户ID=0,则该用户拥有超级用户的权限。查看此处是否有多个ID=0。
  group_ID:用户组ID
  comment:用户全名或其它注释信息
  home_dir:用户根目录
  command:用户登录后的执行命令
  备份方法:
  #cp -p /etc/passwd /etc/passwd_bak
  加固方法:
  使用命令passwd -l <用户名>锁定不必要的超级账户。
  使用命令passwd -u <用户名>解锁需要恢复的超级账户。
  风险:需要与管理员确认此超级用户的用途。
  1.4 限制能够su为root的用户
  检查方法:
  #cat /etc/pam.d/su,查看是否有auth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wheel.so这样的配置条目
  备份方法:#cp -p /etc/pam.d /etc/pam.d_bak
  加固方法:
  #vi /etc/pam.d/su
  在头部添加:
  auth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wheel.so group=wheel
  这样,只有wheel组的用户可以su到root
  #usermod -G10 test 将test用户加入到wheel组
  风险:需要PAM包的支持;对pam文件的修改应仔细检查,一旦出现错误会导致无法登陆;和管理员确认哪些用户需要su。
  当系统验证出现问题时,首先应当检查/var/log/messages或者/var/log/secure中的输出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判断用户账号的有效
  性。如果是因为PAM验证故障,而引起root也无法登录,只能使用single user或者rescue模式进行排错。
  1.5  检查shadow中空口令帐号
  检查方法:
  #awk -F: '($2 == "") { print $1 }' /etc/shadow
  备份方法:cp -p /etc/shadow /etc/shadow_bak
  加固方法:对空口令账号进行锁定,或要求增加密码
  风险:要确认空口令账户是否和应用关联,增加密码是否会引起应用无法连接。
  二、最小化服务
  2.1 停止或禁用与承载业务无关的服务
  检查方法:
  #who –r或runlevel    查看当前init级别
  #chkconfig --list     查看所有服务的状态
  备份方法:记录需要关闭服务的名称
  加固方法:
  #chkconfig --level<服务名> on|off|reset    设置服务在个init级别下开机是否启动 级别>
  风险:某些应用需要特定服务,需要与管理员确认。
  三、数据访问控制
  3.1 设置合理的初始文件权限
  检查方法:
  #cat /etc/profile    查看umask的值
  备份方法:
  #cp -p /etc/profile /etc/profile_bak
  加固方法:
  #vi /etc/profile
  umask=027
  风险:会修改新建文件的默认权限,如果该服务器是WEB应用,则此项谨慎修改。
  四、网络访问控制
  4.1 使用SSH进行管理
  检查方法:
  #ps –aef | grep sshd    查看有无此服务
  备份方法:
  加固方法:
  使用命令开启ssh服务
  #service sshd start
  风险:改变管理员的使用习惯
  4.2  设置访问控制策略限制能够管理本机的IP地址
  检查方法:
  #cat /etc/ssh/sshd_config  查看有无AllowUsers的语句
  备份方法:
  #cp -p /etc/ssh/sshd_config /etc/ssh/sshd_config_bak
  加固方法:
  #vi /etc/ssh/sshd_config,添加以下语句
  AllowUsers  *@10.138.*.*     此句意为:仅允许10.138.0.0/16网段所有用户通过ssh访问
  保存后重启ssh服务
  #service sshd restart
  风险:需要和管理员确认能够管理的IP段
  4.3 禁止root用户远程登陆
  检查方法:
  #cat /etc/ssh/sshd_config  查看PermitRootLogin是否为no
  备份方法:
  #cp -p /etc/ssh/sshd_config /etc/ssh/sshd_config_bak
  加固方法:
  #vi /etc/ssh/sshd_config
  PermitRootLogin no
  保存后重启ssh服务
  service sshd restart
  风险:root用户无法直接远程登录,需要用普通账号登陆后su
  4.4 限定信任主机
  检查方法:
  #cat /etc/hosts.equiv 查看其中的主机
  #cat /$HOME/.rhosts   查看其中的主机
  备份方法:
  #cp -p /etc/hosts.equiv /etc/hosts.equiv_bak
  #cp -p /$HOME/.rhosts /$HOME/.rhosts_bak
  加固方法:
  #vi /etc/hosts.equiv 删除其中不必要的主机
  #vi /$HOME/.rhosts   删除其中不必要的主机
  风险:在多机互备的环境中,需要保留其他主机的IP可信任。
  4.5  屏蔽登录banner信息
  检查方法:
  #cat /etc/ssh/sshd_config    查看文件中是否存在Banner字段,或banner字段为NONE
  #cat /etc/motd               查看文件内容,该处内容将作为banner信息显示给登录用户。
  备份方法:
  #cp -p /etc/ssh/sshd_config /etc/ssh/sshd_config_bak
  #cp -p /etc/motd /etc/motd_bak
  加固方法:
  #vi /etc/ssh/sshd_config
  banner NONE
  #vi /etc/motd
  删除全部内容或更新成自己想要添加的内容
  风险:无可见风险
  4.6 防止误使用Ctrl+Alt+Del重启系统
  检查方法:
  #cat /etc/inittab|grep ctrlaltdel     查看输入行是否被注释
  备份方法:
  #cp -p /etc/inittab /etc/inittab_bak
  加固方法:
  #vi /etc/inittab
  在行开头添加注释符号“#”
  #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风险:无可见风险
  五、用户鉴别
  5.1  设置帐户锁定登录失败锁定次数、锁定时间
  检查方法:
  #cat /etc/pam.d/system-auth   查看有无auth required pam_tally.so条目的设置
  备份方法:
  #cp -p /etc/pam.d/system-auth /etc/pam.d/system-auth_bak
  加固方法:
  #vi /etc/pam.d/system-auth
  auth required pam_tally.so onerr=fail deny=6 unlock_time=300  设置为密码连续错误6次锁定,锁定时间300秒
  解锁用户 faillog  -u  <用户名>  -r
  风险:需要PAM包的支持;对pam文件的修改应仔细检查,一旦出现错误会导致无法登陆;
  当系统验证出现问题时,首先应当检查/var/log/messages或者/var/log/secure中的输出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判断用户账号的有效
  性。
  5.2 修改帐户TMOUT值,设置自动注销时间
  检查方法:
  #cat /etc/profile    查看有无TMOUT的设置
  备份方法:
  #cp -p /etc/profile /etc/profile_bak
  加固方法:
  #vi /etc/profile
  增加
  TMOUT=600    无操作600秒后自动退出
  风险:无可见风险
  5.3 Grub/Lilo密码
  检查方法:
  #cat /etc/grub.conf|grep password    查看grub是否设置密码
  #cat /etc/lilo.conf|grep password    查看lilo是否设置密码
  备份方法:
  #cp -p /etc/grub.conf /etc/grub.conf_bak
  #cp -p /etc/lilo.conf /etc/lilo.conf_bak
  加固方法:为grub或lilo设置密码
  风险:etc/grub.conf通常会链接到/boot/grub/grub.conf
  5.4 限制FTP登录
  检查方法:
  #cat /etc/ftpusers    确认是否包含用户名,这些用户名不允许登录FTP服务
  备份方法:
  #cp -p /etc/ftpusers /etc/ftpusers_bak
  加固方法:
  #vi /etc/ftpusers    添加行,每行包含一个用户名,添加的用户将被禁止登录FTP服务
  风险:无可见风险
  5.5 设置Bash保留历史命令的条数
  检查方法:
  #cat /etc/profile|grep HISTSIZE=
  #cat /etc/profile|grep HISTFILESIZE=    查看保留历史命令的条数
  备份方法:
  #cp -p /etc/profile /etc/profile_bak
  加固方法:
  #vi /etc/profile
  修改HISTSIZE=5和HISTFILESIZE=5即保留最新执行的5条命令
  风险:无可见风险
  六、审计策略
  6.1 配置系统日志策略配置文件
  检查方法:
  #ps –aef | grep syslog   确认syslog是否启用
  #cat /etc/syslog.conf     查看syslogd的配置,并确认日志文件是否存在
  系统日志(默认)/var/log/messages
  cron日志(默认)/var/log/cron
  安全日志(默认)/var/log/secure
  备份方法:
  #cp -p /etc/syslog.conf
  6.2 为审计产生的数据分配合理的存储空间和存储时间
  检查方法:
  #cat /etc/logrotate.conf    查看系统轮询配置,有无
  # rotate log files weekly
  weekly
  # keep 4 weeks worth of backlogs
  rotate 4  的配置
  备份方法:
  #cp -p /etc/logrotate.conf /etc/logrotate.conf_bak
  加固方法:
  #vi /etc/logrotate.d/syslog
  增加
  rotate 4     日志文件保存个数为4,当第5个产生后,删除最早的日志
  size 100k    每个日志的大小
  加固后应类似如下内容:
  /var/log/syslog/*_log {
  missingok
  notifempty
  size 100k # log files will be rotated when they grow bigger that 100k.
  rotate 5  # will keep the logs for 5 weeks.
  compress  # log files will be compressed.
  sharedscripts
  postrotate
  /etc/init.d/syslog condrestart >/dev/null 2>1 || true
  endscript
  }
  1、主机名设置
[root@localhost~]# vi /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test.com
  
[root@localhost~]# hostname test.com  #临时生效
  2、关闭SELinux
[root@localhost~]# vi /etc/selinux/config  
SELINUX=disabled
  
[root@localhost~]# setenforce #临时生效
  
[root@localhost~]# getenforce #查看selinux状态
  3、清空防火墙并设置规则
[root@localhost~]# iptables -F   #清楚防火墙规则 [root@localhost~]# iptables -L   #查看防火墙规则 [root@localhost~]#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root@localhost~]#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root@localhost~]#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53 -j ACCEPT [root@localhost~]# iptables -A INPUT -p udp --dport 53 -j ACCEPT [root@localhost~]# iptables -A INPUT -p udp --dport 123 -j ACCEPT [root@localhost~]# iptables -A INPUT -p icmp -j ACCEPT [root@localhost~]# iptables -P INPUT DROP [root@localhost~]# /etc/init.d/iptables save  #根据需求开启相应端口
DSC0000.jpg

  4、添加普通用户并进行sudo授权管理
[root@localhost~]# useradd user  
[root@localhost~]# echo "123456" | passwd --stdin user  #设置密码
  
[root@localhost~]# vi /etc/sudoers  #或visudo打开,添加user用户所有权限 root    ALL=(ALL)
  
ALL user    ALL=(ALL)       ALL
  5、禁用root远程登录
[root@localhost~]# vi /etc/ssh/sshd_config  
PermitRootLoginno
  
PermitEmptyPasswords no #禁止空密码登录
  
UseDNSno #关闭DNS查询
  6、关闭不必要开机自启动服务
DSC0001.jpg

  7、删除不必要的系统用户
DSC0002.jpg

  8、关闭重启ctl-alt-delete组合键
[root@localhost ~]# vi /etc/init/control-alt-delete.conf #exec /sbin/shutdown -r now "Control-Alt-Deletepressed"  #注释掉  9、调整文件描述符大小
[root@localhost ~]# ulimit –n #默认是1024 1024  
[root@localhost ~]# echo "ulimit -SHn 102400">> /etc/rc.local   #设置开机自动生效
  10、去除系统相关信息
[root@localhost ~]# echo "Welcome to Server" >/etc/issue  
[root@localhost ~]# echo "Welcome to Server" >/etc/redhat-release
  11、修改history记录
[root@localhost ~]# vi /etc/profile  #修改记录10个 HISTSIZE=10  12、同步系统时间
[root@localhost ~]# cp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etc/localtime  #设置Shanghai时区 [root@localhost ~]# ntpdate cn.pool.ntp.org ;hwclock–w  #同步时间并写入blos硬件时间 [root@localhost ~]# crontab –e     #设置任务计划每天零点同步一次 0 * * * * /usr/sbin/ntpdate cn.pool.ntp.org ; hwclock -w  13、内核参数优化
[root@localhost ~]# vi /etc/sysctl.conf    #末尾添加如下参数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1是开启SYN Cookies,当出现SYN等待队列溢出时,启用Cookies来处,理,可防范少量SYN攻击,默认是0关闭 net.ipv4.tcp_tw_reuse = 1             #1是开启重用,允许讲TIME_AIT sockets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默认是0关闭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TCP失败重传次数,默认是15,减少次数可释放内核资源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4096 65000  #应用程序可使用的端口范围 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 = 5000     #系统同时保持TIME_WAIT套接字的最大数量,如果超出这个数字,TIME_WATI套接字将立刻被清除并打印警告信息,默认180000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4096    #进入SYN宝的最大请求队列,默认是1024 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 =  10240  #允许送到队列的数据包最大设备队列,默认300 net.core.somaxconn = 2048              #listen挂起请求的最大数量,默认128 net.core.wmem_default = 8388608        #发送缓存区大小的缺省值 net.core.rmem_default = 8388608        #接受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缺省值(以字节为单位) net.core.rmem_max = 16777216           #最大接收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 net.core.wmem_max = 16777216           #发送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 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 2        #SYN-ACK握手状态重试次数,默认5 net.ipv4.tcp_syn_retries = 2           #向外SYN握手重试次数,默认4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开启TCP连接中TIME_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认是0关闭 net.ipv4.tcp_max_orphans = 3276800     #系统中最多有多少个TCP套接字不被关联到任何一个用户文件句柄上,如果超出这个数字,孤儿连接将立即复位并打印警告信息 net.ipv4.tcp_mem = 94500000 915000000 927000000 net.ipv4.tcp_mem[0]:低于此值,TCP没有内存压力; net.ipv4.tcp_mem[1]:在此值下,进入内存压力阶段; net.ipv4.tcp_mem[2]:高于此值,TCP拒绝分配socket。内存单位是页,可根据物理内存大小进行调整,如果内存足够大的话,可适当往上调。上述内存单位是页,而不是字节。  http://www.centoscn.com/CentosSecurity/CentosSafe/2014/0318/2616.html
  http://os.51cto.com/art/201312/423095.htm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451121-1-1.html 上篇帖子: CentOS系统安装详细步骤 下篇帖子: centos6.5 编译安装Mysql5.7.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