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474|回复: 0

[经验分享] centos7中firewall的使用-3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8-4-25 10: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给复杂防火墙规则配置“Rich Language" 语法
  通过 “rich language” 语法,可以用比直接接口方式更易理解的方法建立复杂防火墙规则。此外,还能永久保留设置。这种语言使用关键词值,是 iptables 工具的抽象表示。这种语言可以用来配置分区,也仍然支持现行的配置方式。
4.5.15.1. 多语言命令的格式
  在这个部分,所有命令都必须以 root 用户身份运行。增加一项规则的命令格式如下:
firewall-cmd [--zone=zone] --add-rich-rule='rule' [--timeout 9=seconds]  这样将为 zone 分区增加一项多语言规则 rule 。这个选项可以多次指定。如果分区被省略,将使用默认分区。如果出现超时,规则将在指定的秒数内被激活,并在之后被自动移除。
  移除一项规则:
firewall-cmd [--zone=zone] --remove-rich-rule='rule'  这将为 zone 分区移除一项多语言规则 (rule) 。这个选项可以多次指定。如果分区被省略,将使用默认分区。
  检查一项规则是否存在:
firewall-cmd [--zone=zone] --query-rich-rule='rule'  这将复查是否已经为区域(zone) 增加一个多语言规则 (rule) 。如果可用,屏幕会显示 yes,退出状态为 0; 否则,屏幕显示 no,退出状态为 1。如果省略 zone,默认区域将被使用。
  使用在分区配置文件里的多语言表述的相关信息,可查阅 firewalld.zone(5) 说明。
4.5.15.2. 理解多规则结构
  多规则命令的格式或结构如下所示:
rule [family="<rule family>"]  
    [ source address="<address>" [invert="True"] ]
  
    [ destination address="<address>" [invert="True"] ]
  
    [ <element> ]
  
    [ log [prefix="<prefix text>"] [level="<log level>"] [limit value="rate/duration"] ]
  
    [ audit ]
  
    [ accept|reject|drop ]
  一个规则是关联某个特定分区的,一个分区可以有几个规则。如果几个规则互相影响或者冲突,则执行和数据包相匹配的第一个规则。如果提供了规则系列,它可以是 ipv4 或者 ipv6 。规则系列把规则限定在 IPv4 或 IPv6 。如果没有提供规则系列, 将为 IPv4 和 IPv6 增加规则。如果源地址或者目标地址在一个规则中被使用,那么必须提供规则系列。端口转发也存在这种情况。
4.5.15.3. 理解多规则命令

  •   source
  •   通过制定源地址,一个尝试连接的源头可以被限制在源地址中。一个源地址或者地址范围是一个为 IPv4 或者 IPv6 做掩护的 IP 地址或者一个网络 IP 地址。网络系列( IPv4 或 IPv6 )将被自动覆盖。针对 IPv4 的伪装可以是一个网络伪装或者一个普通数字。针对 IPv4 的伪装是一个简单数字。不支持使用主机名。可以通过增加 invert="true" 或 invert="yes" 来颠倒源地址命令的意思。所有提供的地址都匹配。
  •   destination
  •   通过制定目的地址,目标可以被限制在目的地址中。目标地址使用跟源地址相同的语法。原地址和目标地址的使用是有选择的,不可能目标地址的所有要素都使用。这取决于目标地址的使用,例如在服务项中,这个要素只可以是以下要素类型之一: service , port , protocol , masquerade , icmp-block 和 forward-port 。
  •   service
  •   服务名称是 firewalld 提供的其中一种服务。要获得被支持的服务的列表,输入以下命令: firewall-cmd --get-services 。如果一个服务提供了一个目标地址,它将和规则中的目标地址冲突,并且导致一个错误。使用内部目的地址的服务大多是使用了多路传送的服务。命令为以下形式:
    service name=service_name
  •   port
  •   端口既可以是一个独立端口数字,又或者端口范围,例如,5060-5062。协议可以指定为 tcp 或 udp。命令为以下形式:
    port port=number_or_range protocol=protocol
  •   protocol
  •   协议值可以是一个协议>/etc/protocols。命令为以下形式:
    protocol value=protocol_name_or_ID  。
  •   icmp-block
  •   用这个命令阻绝一个或多个 ICMP 类型。 ICMP 类型是 firewalld 支持的 ICMP 类型之一。要获得被支持的 ICMP 类型列表,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get-icmptypes  在此,指定一个动作是不被允许的。icmp-block 在内部使用 reject 动作。命令为以下形式:
    icmp-block name=icmptype_name
  •   masquerade
  •   打开规则里的 IP 伪装。用源地址而不是目的地址来把伪装限制在这个区域内。在此,指定一个动作是不被允许的。
  •   forward-port
  •   从一个带有指定为 tcp 或 udp 协议的本地端口转发数据包到另一个本地端口,或另一台机器,或另一台机器上的另一个端口。 port 和 to-port 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端口数字,或一个端口范围。而目的地址是一个简单的 IP 地址。在此,指定一个动作是不被允许的。 forward-port 命令使用内部动作 accept 。这个命令为以下形式:
    forward-port port=number_or_range protocol=protocol /  
                to-port=number_or_range to-addr=address
  •   log
  •   注册含有内核记录的新的连接请求到规则中,比如系统记录。您可以定义一个前缀文本——可以把记录信息作为前缀加入。记录等级可以是 emerg 、 alert 、 crit 、 error 、warning 、 notice、 info 或者 debug 中的一个。可以选择记录的用法,可以按以下方式限制注册:
    log [prefix=prefix text] [level=log level] limit value=rate/duration  等级用正的自然数 [1, ..] 表达,持续时间的单位为 s 、 m 、 h 、 d 。 s 表示秒, m 表示分钟, h 表示小时, d 表示天。最大限定值是 1/d ,意为每天最多有一条日志进入。
  •   audit
  •   审核为发送到 auditd 服务的审核记录来注册提供了另一种方法。审核类型可以是 ACCEPT 、 REJECT 或 DROP 中的一种,但不能在 audit 命令后指定,因为审核类型将会从规则动作中自动收集。审核不包含自身参数,但可以选择性地增加限制。审核的使用是可选择的。
  •   accept|reject|drop
  •   可以是 accept 、reject 或 drop 中的一个行为。规则中仅仅包含一个要素或者来源。如果规则中包含一个要素,那么行为可以处理符合要素的新连接。如果规则中包含一个来源,那么指定的行为可以处理来自源地址的一切内容。
    accept | reject [type=reject type] | drop  选择 accept 所有新的连接请求都会被允许。选择 reject ,连接将被拒绝,连接来源将接到一个拒绝信息。拒绝的类型可以被设定为使用另一种值。选择 drop , 所有数据包会被丢弃,并且不会向来源地发送任何信息。
4.5.15.4. 使用多规则登录命令
  使用 Netfilter 登录目标可以完成登录,也可以使用审核目标。用 “zone_log” 格式命名的新链可以加入到所有分区,其中 zone 为该分区名。在 deny 链之前进行该项处理,以便获得适当的排序。根据规则的行为,整个规则或者部分规则会按照规则被分别放置在独立链中,如下所示:
zone_logzone_denyzone_allow  所有登录规则将放在 “zone_log” 链中,这会最先被解析。所有 reject 和 drop 规则都被放置在“zone_deny” 链,在登录链之后被解析。所有 accept 规则被放在 “zone_allow” 链里,它将在 deny 链之后被解析。如果规则中既包含了 log ,又有 deny 或者 allow ,各部分将被放在相应的链中。
4.5.15.4.1. 多规则登录命令使用示例 1
  为认证报头协议 AH 使用新的IPv4 和 IPv6 连接:
rule protocol value="ah" accept4.5.15.4.2. 多规则登录命令使用示例 2
  同意新的 IPv4 和 IPv6 连接 FTP,并使用审核每分钟登录一次:
rule service name="ftp" log limit value="1/m" audit accept4.5.15.4.3. 多规则登录命令使用示例 3
  为 TFTP 协议同意来自 192.168.0.0/24 地址的新的 IPv4 连接,并且使用系统日志每分钟登录一次:
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92.168.0.0/24" service name="tftp" log prefix="tftp" level="info" limit value="1/m" accept4.5.15.4.4. 多规则登录命令使用示例 4
  为 RADIUS 协议拒绝所有来自 1:2:3:4:6:: 的新 IPv6 连接,并每分钟在级别3登录。接受来自其他来源的新的 IPv6 连接:
rule family="ipv6" source address="1:2:3:4:6::" service name="radius" log prefix="dns" level="info" limit value="3/m" reject  
rule family="ipv6" service name="radius" accept
4.5.15.4.5. 多规则登录命令使用示例 5
  转发带有 TCP 协议的端口 4011 上的来自 1:2:3:4:6:: 的 IPv6 包,到端口 4012 上的 1::2:3:4:7。
rule family="ipv6" source address="1:2:3:4:6::" forward-port to-addr="1::2:3:4:7" to-port="4012" protocol="tcp" port="4011"4.5.15.4.6. 多规则登录命令使用示例 6
  把一个源地址加入白名单,以便允许来自这个源地址的所有连接
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92.168.2.2" accept  更多示例请查阅 firewalld.richlanguage(5) 说明页。
4.5.16. 锁定防火墙
  如果以 root 身份运行本地应用或者服务(比如 libvirt ),就能更改防火墙设置。因为这个功能,管理员可以锁定防火墙设置,这样无论是不向锁定的白名单添加应用,还是仅允许添加应用,都可以要求防火墙更改。锁定设置默认不启动,如果启动,用户可以确保本地应用或者服务不需要对防火墙做任何设置更改。
4.5.16.1. 设置防火墙锁定
  以 root 身份运行一个编辑器,把以下行增加到 /etc/firewalld/firewalld.conf 文件:
Lockdown=yes  以 root 身份使用以下命令重启防火墙:
~]# firewall-cmd --reload  欲在默认区内使用 imaps 服务,则以管理员账户,也就是 wheel 组中的用户(通常是系统的第一位用户),使用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add-service=imapsError: ACCESS_DENIED: lockdown is enabled  欲使用 firewall-cmd ,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add-lockdown-whitelist-command='/usr/bin/python -Es /usr/bin/firewall-cmd*'  如果需要重启后会继续使用此设定,增加 --permanent 选项。
  以 root 身份重启防火墙:
~]# firewall-cmd --reload  以管理员账户输入以下命令,尝试在默认区里再次启动 imaps 服务。您将被提示输入用户密码:
~]$ firewall-cmd --add-service=imaps  这样,命令成功运行。
4.5.16.2. 用命令行客户端配置锁定
  查询锁定是否执行,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query-lockdown  如果是锁定状态,打印退出状态为 0 的 yes。否则,打印退出状态为 1 的 no。
  启动锁定,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lockdown-on  关闭锁定,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lockdown-off4.5.16.3. 用命令行配置锁定白名单选项
  锁定白名单可以包含命令,安全环境,用户和用户ID。如果白名单上输入的一个命令以一个星号 “*” 结束,那么所有以这个命令开始的命令行都匹配。如果没有 “*” ,那么包括参数的绝对命令必须匹配。
  环境,是指一个正在运行的应用或者服务的安全 (SELinux) 环境。用以下命令获取一个正在运行的应用的环境:
~]$ ps -e --context  这个命令检查所有运行中的应用。通过 grep 工具将输出转移,得到需要的应用。比如:
~]$ ps -e --context | grep example_program  列出白名单上的所有命令行,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list-lockdown-whitelist-commands  增加一个command 命令到白名单,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add-lockdown-whitelist-command='/usr/bin/python -Es /usr/bin/command'  从白名单移除一个 command 命令,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remove-lockdown-whitelist-command='/usr/bin/python -Es /usr/bin/command'  查询 command 命令是否在白名单上,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query-lockdown-whitelist-command='/usr/bin/python -Es /usr/bin/command'  如果存在,显示退出状态为 0 的 yes ,否则,显示退出状态为 1 的 no 。
  列出白名单上的所有安全环境,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list-lockdown-whitelist-contexts  增加一个环境 context 到白名单,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add-lockdown-whitelist-context=context  要使这个命令持续,增加 --permanent 选项。
  从白名单移除一个环境 context ,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remove-lockdown-whitelist-context=context  要使这个命令持续,增加 --permanent 选项。
  查询白名单上是否有环境 context ,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query-lockdown-whitelist-context=context  如果存在,显示退出状态为 0 的 yes ,否则,显示退出状态为 1 的 no 。
  列出白名单上所有用户>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list-lockdown-whitelist-uids  增加一个用户>uid 到白名单,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add-lockdown-whitelist-uid=uid  要使这个命令持续,增加 --permanent 选项。
  从白名单上移除一个用户>uid ,以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remove-lockdown-whitelist-uid=uid  要使这个命令持续,增加 --permanent 选项。
  查询用户>uid 是否在白名单上,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query-lockdown-whitelist-uid=uid  如果存在,显示退出状态为 0 的 yes ,否则,显示退出状态为 1 的 no 。
  列出白名单上所有用户名,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list-lockdown-whitelist-users  增加一个用户名 user 到白名单,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add-lockdown-whitelist-user=user  要使这个命令持续,增加 --permanent 选项。
  从白名单移除一个用户名 user ,以 root 身份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remove-lockdown-whitelist-user=user  要使这个命令持续,增加 --permanent 选项。
  查询用户名 user 是否在白名单上,输入以下命令:
~]$ firewall-cmd --query-lockdown-whitelist-user=user  如果存在,显示退出状态为 0 的 yes ,否则,显示退出状态为 1 的 no 。
4.5.16.4. 用配置文件来配置锁定白名单选项

  默认的白名单配置文件包括 NetworkManager 环境和 libvirt 的默认环境。列表里也有用户><?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whitelist>
  
  <selinux context="system_u:system_r:NetworkManager_t:s0"/>
  
  <selinux context="system_u:system_r:virtd_t:s0-s0:c0.c1023"/>
  
  <user id="0"/>
  
</whitelist>
  这里跟随了一个示例白名单配置文件,它启动用于 firewall-cmd 功能的所有命令,为名为 user、用户>815 的用户: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whitelist>
  
  <command name="/usr/bin/python -Es /bin/firewall-cmd*"/>
  
  <selinux context="system_u:system_r:NetworkManager_t:s0"/>
  
  <user id="815"/>
  
  <user name="user"/>
  
</whitelist>
  在这个范例里,我们出示了 user> 和 user name 两样,但只需要一个即可。Python 是一个解释器,所以写在命令行的最前面。您也可以使用一个非常特别的命令,比如:
/usr/bin/python /bin/firewall-cmd --lockdown-on  在这例子里,只有 --lockdown-on 命令会被允许。
  注意
  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中,所有功能现在都放在 /usr/bin/ 中,而且 /bin/ 目录被系统链接到 /usr/bin/ 目录。换言之,尽管以 root 身份运行的 firewall-cmd 路径可能解析到 /bin/firewall-cmd,但是现在会使用 /usr/bin/firewall-cmd 。所有新的脚本可以使用新的地址,但要意识到,如果以 root 身份运行的脚本被写入使用 /bin/firewall-cmd 路径,那么,命令路径除了是传统意义上仅用于非 root 用户的 /usr/bin/firewall-cmd 路径以外,还必须被加入白名单。
  在一个命令的名字属性结尾的 “*” 意味着所有以此行开头的命令都匹配。如果没有 “*” ,那么包括参数的绝对命令必须匹配。
4.5.17. 附加资源
  下列信息的来源提供了关于 firewalld 的附加资源。
4.5.17.1. 已安装的文档

  •   firewalld(1) 说明页——描述 firewalld 的命令选项。
  •   firewalld.conf(5) 说明页——包括配置 firewalld 的信息。
  •   firewall-cmd(1) 说明页——描述 firewalld 命令行客户端的命令选项。
  •   firewalld.icmptype(5) 操作手册 — 描述了 ICMP 过滤的 XML 配置文件。
  •   firewalld.service(5) 操作手册 — 描述了 firewalld service 的 XML 配置文件。
  •   firewalld.zone(5) 操作手册 — 描述了配置 firewalld 区域的 XML 配置文件。
  •   firewalld.direct(5) 说明页——描述 firewalld 直接接口配置文件。
  •   firewalld.lockdown-whitelist(5) 说明页——描述 firewalld 白名单锁定配置文件。
  •   firewall.richlanguage(5) 说明页——描述 firewalld 多语言规则语法。
  •   firewalld.zones(5) 说明页——概述分区情况以及如何配置它们。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451750-1-1.html 上篇帖子: centos7安装elasticsearch 下篇帖子: centos 升级4.0 内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