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743|回复: 0

[经验分享] redhat基本命令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8-5-11 10: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inux内核标志
  X  主版本号
  yy 次版本号      次版本号偶数代表是稳定版本如:2.6.26 奇数代表是开放版本如:2.5.26
  zz 修订版本号
  

  硬盘描述
  Ide接口硬盘:hd
  SCSI接口硬盘:sd
  例如:IDE硬盘为hda表示系统第一块硬盘,sdb表示系统第二块硬盘。
  

  分区描述
  一个硬盘只有四个主分区,因此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序号是1-4,而逻辑分区号有5开始排。
  例如:hda1 表示系统第一块硬盘第一个主分区。1-4
        sdb5 表示系统第二块硬盘第一个逻辑分区。5-n
  

  ext3 表示第3代扩展文件系统。
  

  swap 表示交换文件系统。 大小一般是物理内存的1.5-2倍。
  

  

  

  /   表示系统根目录。
  

   /boot 存放启动系统文件,包含内核,启动菜单配置文件,一般划分独立/boot分区。
  

  /bin  存放系统最基本的用户命令,普通用户都有权限执行。   
  

  /dev  存放系统的硬盘,键盘鼠标光驱和各种设备文件。
  

  /etc  存放系统及各种程序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较多的程序会在etc下建立独立的子目录。
  

  /home 存放所有普通系统用户的默认工作文件夹。    (可划分独立分区)
  

  /root 改目录是系统管理员root的宿主目录,默认情况下不在/home目录下,而在根目录。
  

  /sbin 存放系统中最基本的管理命令,一般管理员用户才有权限执行。
  

  /usr  存放其他的用户应用程序,通常划分很多子目录,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
  

  /var  存放系统中经常需要变化的一些文件,如系统日志文件,用户邮箱目录。  (可划分独立分区)
  

  /tmp  存放系统运行过程中使用的临时文件。
  

  #  表示系统管理员root登录。
  

  $  表示普通用户登录。
  

  

  

  查看内核版本
  uname -r
  

  查看Cpu信息
  cat /proc/cpuinfo
  

  查看内存信息
  cat /proc/meminfo
  

  查看主机名
  hostname
  

  查看Ip地址
  ifconfig eth0
  

  关机
  shutdown -h now     init 0 poweroff
  

  重启
  shutdown -r now  init 6 reboot
  

  延迟关机
  shutdown -r +15 'the system will be rebooted !!'
  

  获得命令帮助
  使用help命令          使用--help选项    使用man手册页
  help pwd              ls --help          man ls
  

  管道符
  | 用于前面命令输出的结果作为后面命令的操作对象。
  

  例如:man ls | col -b > ls.txt 表示查看ls 手册,过滤文本中的一些特殊控制字符,输出保存到ls.txt文件中
  

  重定向输出用大于号
  〉 前面命令成功执行后将结果输出保存到〉后面指定的文件中。
  

  查看当前工作目录
  pwd
  

  切换工作目录
  cd /  切换到根目录
  

  绝对路径:这种方式以根目录 /  作为起点。/root/
  相对路径:这种方式一般以当前工作目录作为起点, ..表示上一级目录
  

  列表显示目录内容
  ls  -l长格式显示文件目录 -a显示所有子目录和文件信息 .表示隐藏目录文件  -A和a一样只是不显示隐藏文件  -d显示目录本身的属性
  

  -h以K M单位显示需要和-l结合使用  -R以递归的方式显示指定目录和子目录,--color以颜色区分不同的文件,蓝色表示目录,白色表示一
  搬文件,绿色表示可执行文件, 黄色表示设备文件,红色表示压缩文件,青浅色表示链接文件。
  

  

  统计目录及文件的空间占用情况
  du  -a统计磁盘空间占用时包括所有目录和文件  -h以人性化方式显示统计结果  -s只统计每个参数所占空间大小,不是统计每个子目录文
  件大小。 du -sh /var/log/ 统计当前目录所占空间大小。 du -ha /boot/统计当前目录中所有文件,子目录各自占有空间大小。
  

  

  创建新的目录
  mkdir
   -p 创建多个连续目录
  

  创建空文件
  touch
  

  创建链接
  ln -s 创建软链接  ln -s /etc/passwd  到/root/下  ln创建一个硬链接 ln /etc/passwd 到 /root/下。
  

  

  复制文件或目录
  cp  -f强制复制, -i提醒复制, -p复制时保持源文件的权限, -r复制目录时表示复制所有子目录和文件。
  

  删除文件或目录
  rm  -f直接删除, -i提醒删除,-r删除目录时表示所以子文件或目录。
  

  移动文件和目录或重命名
  mv  
  

  查找文件并显示所在的位置
  which  例如:which ls
  

  查找文件或目录  
  find  [查找范围] [查找条件表达式]    按名称查找:-name  按文件大小查找 -size  按文件属主查找-user  按文件类型查找-type普通
  文件f,目录d,块设备文件b,字符文件c。
  

  

  显示并连接文件的内容
  cat
  cat /etc/passwd
  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more和less
  more /etc/passwd   ls -lh /etc/*.conf | more
  

  less /etc/passwd
  

  

  查看文件开头或末尾的部分内容
  head和tail  head -4 /etc/passwd   tail -4 /etc/passwd 显示后四行
  tail -f /var/log/messages 跟踪文件尾部动态更新。
  

  统计文件内容中的单词数量
  wc  -c 统计文件内容中的字节数,-l统计文件内容的行数,-w统计文件内容中的单词个数。
  

  检索,过滤文件内容
  grep -i查找时忽略大小写,-v反转查找,即输出与查找条件不相符的行。
  grep ”root“ /etc/passwd 查找root关键字, grep -v "root" /etc/passwd 忽略root字符。
  

  

  使用压缩和解压缩
  gzip和gunzip  压缩gzip 或-9   解压缩 -d
  

  bzip2和bunzip2 压缩gzip 或-9   解压缩 -d
  

  使用tar归档和释放工具
  -c 创建.tar格式的包文件,-C大写解包时指定释放的目标文件夹,-f表示使用归档文件,-j调用bzip2程序进行压缩或解压缩,-p打包时
  

  保留文件及目录的权限,-P打包时文件及目录的绝对路径,-t列表查看包内的文件,-v输出详细信息,-x解开.tar格式的文件包,
  

  -z调用gzip程序进行压缩或解压。
  

  

  

  使用vi文本编辑器
  命令模式:删除,复制,粘贴。  dd删除   yy复制  p粘贴   gg跳到第一行 G调到最后一行  6G调到6行
  输入模式:可以对文本文件进行修改添加。
  末行模式:vi编辑环境,保持文件,退出编辑器。:set nu显示行号,:w /root/file另存为 :q!不保存退出 :wq :x保存退出
  打开新文件或读入其他文件内容
  :e ~/etc/passwd
  在当前文件中读入其他文件内容
  :r /etc/passwd
  替换文件内容
  :% sub /benet/accp/g 将Benet替换成ACCP
  

  RPM包管理工具
  rpm -q 查看已知名称的软件包是否已经安装。
      -qa显示当前系统中以rpm方式安装的所有软件。
      -qi查看指定软件的详细信息。
      -ql显示指定的软件包在当前系统中安装的所有目录,文件列表。
      -qf查看指定的文件或目录是由哪个软件包所安装的。
      -qd显示软件包安装的安装文档文件。
      -qc显示软件包安装的配置文件。
  

  查询rpm未安装包的文件信息
  rpm -qpi 显示安装包的详细信息。
      -qpl查看该安装包准备要安装的所有目标目录,文件列表。
  

  安装,升级,卸载,rpm软件包。
  rpm -i 在当前系统安装
      -e 卸载当前软件
      -U 检查升级安装
      -F 更新没安装就放弃安装
      -h 在安装时以#表示安装进度
      -v 显示安装时的详细信息。
    在软件包后面加 --force 强制安装     rpm -ivh linuxqq.rpm --force --nodeps
     在软件后面加--nodeps 在安装升级卸载,不检查依赖关系
  

  使用源码编译安装
  1 tar 解包释放到指定目录                                    tar zfx qq.tar.gz -C /指定目录
  2 ./configuer --prefix=/指定路径 配置安装                   ./configuer --prefix=/配置安装路径
  3 make 进行编译                                                      make编译
  4 make install 安装    或者make && make install编译安装一起进行。    make install 安装
  patch -p1 〈 / .diff 打补丁patch是专用于应用.diff格式补丁文件的命令程序。
  

  

  管理用户组账号
  用户账号文件分别是/etc/passwd 和 /etc/shadow 前者用于保存用户名称,宿主目录,登录shell等基本信息,后者用于保存用户的密码,
  账号有效期等信息。
  useradd 添加用户
  -u 指定用户的UID号,
  -d 指定用户的宿主目录位置,默认在/home
  -e 指定用户的账号失效时间,可有这样的yyyy-mm-dd日期格式
  -g 指定用户的基本组名(或用Gid号)
  -G 指定用户的附加组名(或用Gid号)
  -M 不建立宿主目录,
  -s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例如:useradd -d /ai -g benet -G root ai 创建一个ai用户基本组是Benet附加组是root宿主目录是/ai
  

  为用户设置密码
  passwd -l ai 锁定用户ai
  passwd -S ai 查看锁定的账号状态
  passwd -u ai 解锁账号
  passwd -d ai 空密码登录
  

  

  修改用户账号属性
  usermod
  -u 修改用户uid号
  -d 修改用户宿主目录
  -e 修改指定用户的账号失效时间,可有这样的yyyy-mm-dd日期格式
  -g 修改指定用户的基本组名(或用Gid号)
  -G 修改指定用户的附加组名(或用Gid号)
  -M 不为用户建立并初始化宿主目录
  -s 不指定用户登录shell
  -l 更改用户账号的登录名
  -L 锁定用户账号
  -U 解锁用户账号
  

  删除用户账号
  userdel
  -r 同时删除宿主目录 userdel -r ai
  

  

  组账号的管理
  组账号文件 /etc/group/和/etc/gshadow 前者用于保存组账号名称gid号,组成员等基本信息,后者保持组账号的加密字串等信息。
  grep “^root” /etc/group 查root组包含哪些用户
  grep “root” /etc/group 查哪些组包含root用户
  

  创建,添加,修改组账号
  groupadd ai 创建一个组
  -g 可以指定gid号
  

  添加组员,删除组员
  gpasswd -a ai root 添加ai到root组
  gpasswd -d ai root 在root组删除ai用户
  gpasswd -M 可以指定所以组成员
  

  删除组
  groupdel ai 删除ai组
  

  

  查询账号信息
  groups 查询用户账号所属的组
  groups ai 查看ai用户组账号信息
  

  

  查询用户账号的身份标识
  id root 可以看到root的UID和 Gid等信息
  

  查看用户帐号的登录属性
  finger root 看到详细信息6.4不支持此命令
  

  查询当前主机的用户登录情况
  w
  

  查看目录和文件的属性
  ls -l 长格式列出文件目录属性
  如:- --- --- ---               
   如:drwxrwx--- 2 root tech 4096 06-22 14:47 .目录, 属主有读取,写入,执行权限,属组有读取,写入,执行权限,其他用户没有权
  限。 root是属主用户,tech是属组成员。
  

  第一格表示文件类型(d目录),(b块设备),(c字符设备),(-普通文件),(l链接文件),
  第2-4格表示属主用户权限user rwx
  第5-7格表示属组成员权限group rwx
  第8-10格表示其他任何用户other rwx
  

  权限字符
  r:表示可读,w:表示可写,x:可执行文件 ./ 可以用421八进制表示
  

  设置目录和文件的权限
  chmod
  -R 表示递归方式对目录下的子目录文件设置一样的权限。
  chmod [ugoa] [+-=][rwx] 文件或目录
  ugoa:表示权限用户类型,u:表示文件属主,g:表示文件属组,o:表示其他任何用户,a:表示所以用户
  +-= :表示权限的动作,+:表示增加相应权限,-:表示减少权限,=:表示仅设置对应权限。
  

  如:chomd u+x,o-r mk 表示对mk文件增加属主用户的执行权限,减去其它用户的读取权限。
  可以用八进制数字表示:chmod 1-0 mk
  

  设置目录和文件的归属
  chown 属主:属组 文件或目录
  同时设置属主用户和属组成员用分号隔离  ”:“设置属组加“:"组名
  如:chown accp:root /cssl 设置用户accp,属组root组,文件cssl.
  -R :表示递归方式对目录下的子目录文件设置属主用户和属组。
  

  

  管理磁盘及分区
  

  检测并确认新硬盘
  fdisk -l
  

  规划硬盘中的分区
  fdisk /dev/sdb
  p 指令列出硬盘中得分区情况
  n 指令新建分区
  里面有选项 e 表示扩展分区 ,p 1-4 表示一个硬盘可以分4个主分区,
  d 指令删除分区 选择需要删除的分区序号。
  t 指令变更分区的类型
  w 指令保存退出
  q 指令不保存退出
  

  格式化分区
  mkfs
  mkfs -t 文件系统类型  分区设备   如:mkfs -t ext3 /dev/sdb1
  mkfs -t vfat -F 32 /dev/sdb6 格式化fat32 16文件系统类型,或mkfs.vfat -F 32 /dev/sdb6
  

  格式化交换分区就像Windows里面的虚拟内存
  mkswap  /dev/sdb5
  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Total:" 查看总交换空间的大小
  swapon /dev/sdb5   启动交换分区/dev/sdb5
  swapoff /dev/sdb5  停止交换分区/dev/sdb5
  

  挂载,卸载文件系统
  

  mount [-t 文件系统类型]  存储设备  挂载点
  如:mount /dev/sdb1 /media/  挂载sdb1到media目录下,挂载点一定要空目录。
  挂载光盘
  mount /dev/cdrom  /media/cdrom
  iso9660表示光盘文件系统类型
  在实际工作可能会在互联网下载ISO文件需要加 -0 loop
  如:mount -o loop benet-10-dvd-i386.iso  /media/mnt 表示将这个ISO挂载到/media/mnt目录下
  

  卸载文件系统
  umount /media/Benet 通过挂载点目录对应的分区
  

  umount /dev/cdrom   通过设备文件卸载光盘
  

  设置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
  在/etc/fstab文件里用vi编辑器修改
  vi /etc/fstab 进入以这样的格式写
  

  /dev/sdb1需要挂载的分区   /media/挂载点   ext3文件系统类型  默认default 0备份  0表示启动时不进行检查 ,1优先检查,2其次检查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df -hT 可以查看当前系统中挂载的各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
  

  

  LVM磁盘文件系统管理
  pv物理卷,pvscan扫描,pvcreate创建,pvdisplay显示,pvremove移除。
  vg卷组  ,vgscan    ,vgcreate    ,vgdisplay    ,vgremove    ,vgextend扩展,vgreduce减少。
  lv逻辑卷,lvscan    , lvcreate    , lvdisplay    , lvremove    , lvextend      lvreduce    。
  pvcreate /dev/sdb1  /dev/sdc1 创建物理卷
  vgcreate cssl_ftp /dev/sdb1 /dev/sdc1 创建一个卷组名为cssl_ftp
  vgextend cssl_ftp /dev/sdd1 增加卷组容量
  lvcreate -L 25G -n lvftp /dev/cssl_ftp 创建一个25G逻辑卷,卷名lvftp
  lvextend -L +10G /dev/cssl_ftp/lvftp 增加10G容量到lvftp逻辑卷
  resize2fs /dev/cssl_ftp/lvftp 增加后重新识别文件大小,刷新一样。
  mkfs -t ext3 /dev/cssl_ftp/lvftp  格式化逻辑卷类型ext3.
  mount /dev/cssl_ftp/lvftp  /ftp   挂载到根目录下的ftp。
  lvremove /dev/cssl_ftp/lvftp  删除逻辑卷。
  vgremove cssl_ftp             删除卷组。
  pvremove /dev/sdb1 /dev/sdc1 /dev/sdd1 删除物理卷。
  

  设置磁盘配额
  rpm -q quota 查看配额管理程序。
  

  mount -o remount,usrquota,grpquota /dev/css_ftp/lvftp /ftp 重新挂载增加用户和组的配额功能支持。
  

  vi /etc/fstab  在文本文件下修改文件实现自动挂载支持配额功能
  /dev/cssl_ftp/lvftp /ftp ext3 defaults,usrqouta,grpquota  0  0
  

  检测磁盘配额并生成配额文件
  quotacheck -augvc
  -a 扫描所以分区,-u和-g检测用户和组的配额信息,-v显示细节信息,-c创建新的配额文件。
  

  此操作有可能出现权限不够,不能创建配额文件,被阻。
  getenforce 查看是否阻止,阻止出现Enforcing,开启Permissive
  setenforce 0 开启 setenforce 1 关闭
  

  

  编辑用户和组账号的配额设置
  edquota -u benet -u是用户 blocks当前使用容量单位kb ,inodes当前未经数量,soft软限制,hard硬限制。
  edquota -g cssl -g是组 blocks当前使用容量单位kb ,inodes当前未经数量,soft软限制,hard硬限制。
  edquota -t 修改宽限时间。
  

  启动文件系统的磁盘配额功能
  quotaon -ugv /ftp 启动ftp文件系统用户组的磁盘配额功能。
  quotaoff -ugv /ftp 关闭ftp文件系统用户组的磁盘配额功能。
  

  查看用户或分区的配额使用情况
  quota -u Benet 用户
  quota -g cssl 组
  

  repquota /ftp 查看ftp文件系统的配额使用情况。
  

  

  引导过程和服务控制
  系统启动过程:开机自检,Mbr引导,grub菜单,加载内核,init进程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进程及文件
  每个进程的身份标记号称:Pid,init的PID总是1
  

  inittab配置文件
  /etc/inittab
  id标记:runlevels运行级别0-6:action动作类型:process程序或脚本
  

  rc.sysinit脚本文件
  /etc/rc.d/rc.sysinit
  此脚本程序主要完成设置网络,主机名,加载文件系统,时钟,检测文件系统一系列初始化工作。
  

  rc脚本文件
  grep “rc.d/rc”/etc/inittab
  查看,Rc脚本通过使用不同的级别参数,分别加载及终止不同系统服务,进入到相应的系统级别。
  

  /etc/rc.d/rcX.d/目录链接文件有规律:文件以K表示终止服务或S开头开启服务,中间是序号,后面系统服务脚本名链接文件原始文件
  在/etc/rc.d/init.d目录中。
  ls -l /etc/rc.d/*/* | gerp netwok
  查看用于控制netwoek服务的链接文件和控制脚本文件,
  

  rc.local脚本文件
  是一个额外的启动文件位于/etc/rc.d/rc.local由脚本最后加载。
  

  服务控制及优化启动过程
  各种系统服务的控制脚本默认在/etc/rc.d/init.d目录下。
  两种控***务工具
  service和/etc/rc.d/init.d 服务名称 控制类型有:star启动,stop停止,restart重启,reload重载,status查看状态。
  

  切换运行级别
  runlevel查看 init 3 init 5 0-6级别
  

  优化开机自动加载的服务
  两种工具ntsysv或chkconfig
  ntsysv工具
  • 启动[]关闭
      chkconfig --list 查看所有服务的默认启动状态 0-6级别
      

      chkconfig --list network 查看network默认服务状态
      chkconfig --level 345 network off 关闭运行级别3 4 5
      chkconfig --level 325 network on 开启运行级别3 2 5
      

      

      进程和计划任务管理
      ps查看静态的进程统计信息
      a 显示所有进程,u用户为主格式输出,x显示当前用户所有进程
      -e显示系统内的所有进程,-l使用长格式显示,-f使用完整的格式显示进程
      ps aux  或 ps -elf
      

      top  查看进程动态信息
      top命令界面可以按p根据Cpu占用进行排列,M内存,N启动时间,h在线帮助,q退出,如果要终止某进程按k出现"PID" to kill回车杀
      

      pgrep 查询进程信息
      如:pgrep -l "log" 查看进程里有log的进程和PID
      如:pgrep -l -U benet -t tty1 查看用户在tty1上运行的进程及PID
      

      pstree  查看进程树
      如:pstree -aup 查看对应的PID,和用户,列出完整信息
      如:patree -ap benet 列出由Benet打开的进程及子进程树
      

      控制进程
      如制作一个镜像文件时间太长可放在后台cp /dev/cdrom mycd.iso & &表示后台进程
      

      改变进程的运行方式
      如下载东西要很久按CTRL+Z挂起当前进程调入后台停止执行,
      使用bg可以恢复后台停止的任务,fg可以把后台任务恢复到前台运行。
      jobs -l 查看后台的进程
      kill杀死进程killall杀死多进程pkill -9 -U "benet" 杀手用户进程
      如:kill 3455, kill -9  3455 强制杀死,killall -9 vim 强杀死名为vim的进程。
      

      计划任务
      at一次性任务设置atd服务要开启
      如:at 12:00 2013-7-7  at〉pgrep -U root | wc -l > /tmp/ps.root 统计root用户运行的进程数量输出保存在/tmp/pa.root下
      如:at 23:00 at> shutdown -h now 晚上23点关机 按CTRL+d提交
      atq查询计划任务,执行过的不会显示。
      atrm 2 删除2条计划任务,执行过的无法删除
      

      周期性任务设置cron服务要开启
      crontab
      /etc/crontab 系统任务配置文件
      

      -e 编辑计划任务列表,-u 指定管理用户的计划任务,-l列表显示计划任务,-r删除计划任务列表。
      每一行任务配置记录都包含六个数据段,分钟,小时,日期,月份,星期,执行命令
      ”*“表示取值范围中的任意时间,”-“减号表示一个连续的时间范围 1-4 1 2 3 4,“,”逗号表示间隔不连续时间如3,5,7
      “/”表示指定间隔时间如:日期段中*/3表示每隔3天
      crontab -e
      50 7 * * * service sshd start 7点50开启sshd服务
      50 22 * * * service sshd stop 22点50关闭sshd服务
      0 0 */5 * * rm -fr /var/ftp/pub/* 每隔5天清空一次ftp公共目录
      30 7 * * 6 service httpd restart 每周六7点30重启httpd服务
      30 17 * * 1,3,5  tar jcf httpd.tar.bz2 /etc/httpd 每周135备份/etc/httpd目录
      crontab -e -u benet编辑用户 ,crontab -l ,crontab -l -u benet查看用户计划任务,crontab -r 删除任务计划。
      

      

      分析和排查系统故障
      内核及系统日志,用户日志,程序日志
      ls /var/log 查看默认的日志目录文件
      /var/log/messages 记录内核消息各种应用程序的公共日志,
      /var/log/lastlog  记录用户登录事件                        用命令看:lastlog
      /var/log/wtmp     记录每个用户,注销及系统启动和停机事件。          last
      /var/log/btmp     记录失败的,错误的登录尝试及验证事件。            lastb
      /var/log/cron计划任务,/demesg引导过程,/maillog邮件事件,/rpmpkgs系统安装的各rpm包信息,/secure用户认证安全事件。
      grep -v "^$" /etc/syslog.conf 过滤空行,看内核系统日志。
      

      排除系统启动故障
      备份MBR扇区数据
      mkdir /backup
      mount /dev/sdb1 /backup
      dd if=/dev/sda of=/backup/sda.mbr.bak bs=512 count=1
      模拟MBR扇区故障
      dd if=/dev/zero of=/dev/sda bs=512 count=1 重启出现operating system not found消息
      擦入光盘进入急救模式Linux rescue
      看提示操作配置网卡选№ 尝试挂载到/mnt/sysimage目录
      进入sh-3.2#fdisk -l /dev/sda 查看因MBR损害,已经无法看到分区表
      sh-3.2#mkdir /tmpdir
      sh-3.2#mount /dev/sdb1 /tmpdir  挂载有备份文件的分区
      sh-3.2#dd if=/tmpdir/sda.mbr.bak of=/dev/sda 恢复备份数据重启
      

      GRUB引导故障
      /boot/grub/grub.conf文件丢失破坏
      需要编写具体看相同版本
      grub〉root (hd0,0)
      grub〉kerenl /vmlinuz-2.6.18-194.e15 ro root=/dev/VolGroup00/LogVol00 rhgb quiet
      grub〉initrd /initrd-2.6.18-194.e15.img
      grub〉boot
      也可以擦光盘进入急救模式重写
      sh-3.2#chroot /mnt/sysimage
      sh-3.2#vi /boot/grub/grub.conf 进入编写
      sh-3.2#exit退出重启
      sh-3.2#有可能MBR也出现损坏
      sh-3.2#chroot /mnt/sysimage
      sh-3.2#grub-install /dev/sda 重新grub引导程序安装到第一块硬盘的MBR扇区。
      sh-3.2#exit 重启
      

      /etc/inittab文件丢失
      进入急救模式
      sh-3.2#chroot /mnt/sysimage
      sh-3.2#rpm -qf /etc/inittab
      sh-3.2#mount /dev/hdc /media/cdrom 挂载
      sh-3.2#rpm -ivh --replacepkgs /media/cdrom/server/initscripts-8.45.30-2.e15.i386.rpm --replacepkgs覆盖安装
      sh-3.2#exit 重启
      

      遗忘root用户密码
      急救模式
      sh-3.2#chroot /mnt/sysimage
      sh-3.2#passwd root
      

      重启在grub菜单选择版本按e
      定位到kernel按e 在行尾加single或s 或1 进入单用户模式
      回车确认按b进入,在单用户可以执行passwd root 重新设置密码。
      

      修复文件系统
      模拟破坏文件系统
      dd if=/dev/zero of=dev/sdb1 bs=512 count=4
      mount /dev/sdb1 /mnt/ 挂载出错you must specify the filesystem type
      修复命令fsck -y -t ext3 /dev/sdb1
      

      模拟i节点耗尽故障
      mkdir /data
      mount /dev/sdb7 /data
      df -i /data
      新建一个测试程序
      vi killinode.sh 进入编辑
      #!/bin/bash
      i=1
      while [$i -le 8021]
      do
      touch /data/file$i
      let i++
      done
      :wq
      #sh killinode.sh &
      #df -i /data
      #touch /data/cssl 无法创建
      #df -hT /data
      修复i节点问题
      找到占用i节点文件删除即可
      rm -rf /data/file/*
      

      检测硬盘坏道
      badblocks -sv /dev/sdb
      

      

      

      

      

      

      

      

      

  •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458485-1-1.html 上篇帖子: RedHat install FTP samba 下篇帖子: RedHat Enterprise AS 5+SELinux---LAM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