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重置过Windows Phone 7手机的朋友,一定记得,重置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设置语言,时区,时间,Live ID等信息。我们也一定记得那是一种水平切换的动画。当我们点击下一步时,页面从右向左滑动。有点类似iphone主页菜单的左右滑动效果。
前段时间QQ群有人在问这种效果。这样的效果有时候会用到,比如街旁WP7客户端开始的引导用户使用的几个页面,类似教程,就可以做成这种效果。还有,如果需要在客户端注册,也可以把几个注册过程做成这样的效果,还有比如翻书的效果,也可以这样平移……
我们可以看下一下效果,它是从右向左连贯的水平滑动,本篇就分析这样的思路以及实现原理,并给出源代码下载:
1.你的思路
如果我猜的没错,你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设置一个Canvas,按每个页面实际的位置布局,然后每次修改每个元素的Canvas.Left……
确实,以前我也这么干过!
这样虽然可行,但是有点显得我们不够专业,而且所有页面需要一次实例化,如果页面过多,那会影响第一次加载时间。
那怎么办呢?不急,我们一步一步来慢慢分析。
2.Silverlight中的简单导航
切换,切换,切换,该怎么切换呢?
想想,在Silverlight中,我们要由一个UI页面切换到另一个UI页面,在不借助Frame的时候,会怎么办呢。
最简单的,就是将容器的Content给替换成另一个对象,没错就是这样。
所以,页面切换的最简单模型就是,最外层放置一个ContentControl,第一次显示的时候给他的Content赋值一个页面实例,在用户点击导航按钮之后,用另一个页面实例替换。如下的模型:
3.Frame+Page
其实,没错啦,页面切换的基本模型就是这么简单。
Silverlight提供了一个Frame+Page的导航模型,它其实仍然是这样的原理。我们首先看下Frame的定义:
1: public class Frame : ContentControl, INavigate
2: {
3: public bool CanGoBack { get; internal set; }
4: public bool CanGoForward { get; internal set; }
5: public Uri CurrentSource { get; internal set; }
6: public Uri Source { get; set; }
7: public UriMapperBase UriMapper { get; set; }
8: public event FragmentNavigationEventHandler FragmentNavigation;
9: public event NavigatedEventHandler Navigated;
10: public event NavigatingCancelEventHandler Navigating;
11: public event NavigationFailedEventHandler NavigationFailed;
12: public event NavigationStoppedEventHandler NavigationStopped;
13: public void GoBack();
14: public void GoForward();
15: public bool Navigate(Uri source);
16: public void StopLoading();
17: }
Frame首先是一个ContentControl,那么每个Page就是一个页面了。不同的是不需要我们去替换Content,我们只需要指定一个XAML文件的地址,Frame会根据路径找到这个页面,然后实例化,然后自己替换它的Content。
相比我们前面得出的最简单的模型,它仅仅是提供了一些导航事件,使得我们可以做出一些处理。
我们看到,Frame模型简化了我们开发中的页面导航。还是很有用的。
4.Windows Phone 7中的Transitions
Nice!但是页面切换太突兀了,一下子就换过来,一点都不符合Silverlight的风格,Silverlight可是做动画的啊,Silverlight可是替换Flash的啊,为什么要像HTML一样导航呢。
Windows Phone 7操作系统出来后,Metro横空出世,Metro强调流畅,强调平滑,强调每户的每个操作和响应都能通过一些视觉变换反馈给用户。因此,给Page之间的过度加入了Transition。
不过默认的PhoneApplicationFrame并没有加入Transition的功能,我们需要去分析Toolkit里面的TransitionFrame代码。
对TransitionFrame的分析以及将本实例转化为Frame的方式将会在下一篇分析。
5.本示例代码分析
本实例实际上来源于PDC大会上介绍Expression Blend 4时官方演示的源代码示例。其中我把导航的部分抽取出来。
和Frame+Page的模型类似,本实例也由两部分组成:TransitionContentControl和SlideShow。其中TransitionContentControl类似于Frame的功能,而SlideShow类似于Page,不同的是SlideShow是继承于ItemsControl,它首先就会取得所有页面并实例化,这在页面多得时候不是很可取,后面我会将它进行改造。
1: public class TransitionContentControl : Control
2: {
3: private ContentControl currentWrappedContent = null;
4: private Grid grid = null;
5:
6: public Style TransitionStyle { get; set;}
7: public object Content{ get; set;}
8:
9: static void ContentPropertyChanged(object o, DependencyPropertyChangedEventArgs args);
10: static void TransitionStylePropertyChanged(object o, DependencyPropertyChangedEventArgs args); }
和前面的Frame没有太大区别,神奇之处在于多了一个TransitionStyle依赖属性,这个Style也没什么区别,神奇之处在于多了一个LayoutState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