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011|回复: 0

【爆牙齿】微软的坟墓:Windows 7。(一)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5-5-8 11: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写于 2009-10-27 03:55 ,Windows 7刚刚发布之时,因为英来网那该死的Beta 3.8难产,搞得我根本没心情没时间写完,所以一直没发表。现在略微风调雨顺,心情愉快,开始发和继续写。
  Windows 7 终于上线了,哦不对,是软件发布了。业界一片红光满面,叫好声不绝于耳,我也跟着一起,鼓着巴巴掌连声叫好:好啊好啊,大家都装Windows 7啊,装完后微软就完成了自我救赎,接下来,就是光荣牺牲,也算留芳百世了。否则,真的要遗臭万年了。
  其实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Windows 7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操作系统,我用的是Vista,从05年开始一直用到现在,该换了。所以我的标题并非否定Windows 7这个产品,我否定的是Windows 7所代表的微软的未来,没了,没有未来了。
  我个人是绝对的追新族,绝对的吃螃蟹者,尤其是软件。曾经相当长的时间内,我电脑中基本上只有Beta版甚至Alpha版本的软件。当你用稳定的软件正式版时候,我已经开始使用下一个版本的开发或测试版了。因为最新的软件虽然不稳定,但是它能让我嗅到未来,让我思考未来应该做怎样的界面设计,做怎样的功能设计,然后努力学习和临摹。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我希望不落后于任何人,不落后于时代,甚至能够加入到引领时代的队伍中。学习范围,国外的最新软件是最佳目标,而微软的操作系统毫无疑问首当其冲(题外话:这直接导致了我慢慢习惯并爱上英文版,从系统到软件,早年还曾用了很长时间的英文版QQ。开着英文QQ聊中文,把别人囧疯,哈哈哈)
  所以,当朋友们坚守98的时候,我早开始尝试2000的稳定;当朋友们爱上2000的稳定时,我早开始折腾XP的桌面主题;而当朋友们尘埃落定XP时,我的电脑始终在变,2003、Longhorn、Vista、2008,可是没有了Windows 7。如今7已正式发布,我却还用着N年前装的2008。似乎,Vista这个“最烂”的系统,竟然成了我用得最久的系统。
  为什么?为什么变了?表面上看,我年纪大啰,懒了,不想折腾了。仔细想想,Vista很稳定,7不过是在同核心下加强了性能和对一些交互体验上的增强,要说界面,差别并不大,尝鲜的诱惑和折腾性价比实在不高,等正式版发布后只折腾一下就是了。答案就这样了?其实不完全是。
  操作系统的作用
  为什么我们需要装操作系统,它用来干嘛的?
  用来衔接硬件与软件。其实我不喜欢软件这两个字,因为这两个字已经被根深蒂固的绑定在CS软件上了,所以我更喜欢用应用来代替软件。互联网时代,应用的容度更大更合理,更易于解释、理解与传播。好,重新说一次:操作系统用来衔接硬件与应用。
  操作系统是一个巨大的应用平台,它让应用能够更加方便的去得到硬件的支持,让开发应用的人能够更加方便的去实现应用而不是如何操作和调度硬件,使得硬件的性能能够一步一步,一层一层的,做驱动的、做引擎的、做框架的、……、最终到达用户手中。这方面点到为止,就不深入了。
  Windows的霸主地位在于笼络了最大市场份额的,各个层面的开发者。iPhone的app store不过10万,就在移动端君临天下。同作为应用平台,微软什么时候来个应用数?当然不可能,因为根本无法统计。所以,在桌面,在PC,Mac和Linux和更多的操作系统要想正面干过Windows,那就是一个永恒的梦想,差距太大。Google Chrome OS?呵呵,一样不可能,Google肯定心知肚明。那为啥Chrome OS还是要发布呢?这个问题暂搁。
  所以,长久以来,操作系统是我们去实现和完成应用的桥梁,无论对于开发者还是用户。
  (整理到这里,我必须要插一句,几天前我看到新闻,鲍尔默说专为Windows7开发的应用程序已经达到80万款。我简直笑爆了,我不是笑80万是真是假,而是笑微软被苹果用10万应用就拉成小跟班了。作为微软掌门人,怎能跟着对手的营销策略走!更何况,Windows再不济,面对App Store,仍然是个庞然大物。而且,Windows和iPhone OS相提并论?鲍尔默简直在自贬身份,完全没有霸气,和大气。还是怀念比尔,怀念根本无视苹果任何举动和成就的盖茨,怀念比尔和乔布斯的针锋相对,那个时候,不管微软状态多么糟糕,至少你都会感觉,其神未乱。可现在的微软,被Google,Apple拖着走,像个跟班一样,到处乱跑没了自己的方向。)
  Windows 95 ~ Windows XP ~ Windows 7
  95~01年,是PC起步的时代,是本地软件的时代。98年我的第一台电脑是赛扬300A,4.3G,64M,56K,价格上万,利润上千。99年我在电脑城谈单卖电脑的时候,利润仍然很高,买台电脑仍然是一件大事。上网不仅奢侈而且蜗牛,应用主要都是以本地软件实现,连歌曲都是买光盘拷入硬盘。说这个的意思是指,这个时候诞生的操作系统是为本地软件应用而生,而用户在操作系统上完成应用也是以本地软件为主。
  XP是种极致,极致到本地软件的兼容性与性能和8年后今天的7相比,完全不落下风。说起来,微软这8年做了些什么?是,很多改进。可是8年呢!Google从看不见的地方爬到了顶端。Apple吃掉了MP3,还憋出了王者风范的iPhone,平板电脑已蓄势待发。抗日战争都结束了,中国人民都站起来了,微软就折腾了一个大概也许差不多的7出来。
  95~XP,6年,还有几个鬼在玩95?XP~7,8年,却还有70%的用户停在XP。XP发布三年后,基本上就蚕食完了98市场,一统江湖。Vista发布三年后,却只吞下了20%不到的XP市场。7能完成Vista没有完成的任务吗?我真心希望但不报希望。我相信7能顺利的吞下Vista已有的份额,但要吞下XP的份额,很难。也许再三年,当Windows 8发布的时候,微软将面对一个四分五裂,极其混乱的Windows市场。
  还有一个市场必须要说:游戏市场。游戏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也可以说正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游戏市场,推动着硬件的发展。在这点上,DX8.1对DX8.0是质的飞跃,而DX9对DX8.1又是一次质的飞跃,可是对不起,Windows 98不能安装DX9,想享受DX9,请装XP。而DX10,DX10.1对DX9却不再是质变,至少在用户眼里感受不明显。并且,随着显卡的集成度快速发展到比CPU还高,DX的作用开始削弱。当用XP玩游戏和用Vista、7玩时,无论画面还是速度都没有得到革命性变化的时候,请问大量游戏玩家的系统升级动力在哪里?更何况单机游戏市场萎缩,网游勃起,而网页游戏,射了。新系统没有为游戏市场带来质变,便失去了一个巨大的升级驱动点。这也是为什么XP能快速灭掉98,而Vista就是扳不动,7也将如此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Vista的失败我不认为是产品的原因,Vista很优秀,大家都说是营销的失败。那么7呢?7比Vista更加优秀,到目前为止,营销也实施得相当不错,可我还是觉得7也会失败。
  因为,我们早已走出本地软件时代,进入互联网应用时代了。
  To Be Continue....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64953-1-1.html 上篇帖子: Windows Phone 7 时钟实例编程 下篇帖子: 谁说Windows 7 比 XP 不注重用户体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