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232|回复: 0

[经验分享] (视频) 《快速创建网站》 3.2 WordPress多站点及Azure在线代码编辑器 - 扔掉你的ftp工具吧,修改代码全部云端搞定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5-5-27 10: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是《快速创建网站》系列的第6篇,如果你还没有看过之前的内容,建议你点击以下目录中的章节先阅读其他内容再回到本文。
  1. 网站管理平台WordPress和云计算平台Azure简介 (6分钟视频 )
2.1 在Azure上创建网站及网站运行机制 (13分钟视频)
2.2 域名绑定操作和Azure负载均衡机制 (12分钟视频)
2.3 WordPress 初始化和网站管理功能 (11分钟视频)
3.1 WordPress 数据导入 (12分钟视频)
3.2 WordPress 多站点支持和Azure在线代码编辑器 (14分钟视频)
3.3 WordPress 多语言支持 Multisite Language Switcher (15分钟视频)
3.4 WordPress 主题安装和配置,美化你的网站 (15分钟视频)
4.1 为啥造软件不同于造汽车,为啥是软件就一定会有Bug - 构建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11分钟视频)
4.2 完结篇 – 应用运营vs.发射卫星,遥测(Telemetry) 技术 (13分钟视频)
  在上一节(3.1)中,我们已经完成了数据导入。在这一节(3.2)中,我将对WordPress进行多站点升级,让我的中文内容放置在http://anb.io/ 这个主站上,同时在http://anb.io/en/ 上放置英文的内容。相当于在我们的网站中创建了一个子站点,而且这个子站点具备和主站同样的功能,后续我们添加了多语言切换插件后,就可以在主站上启用中文,在/en的子站上启用英文,形成一个多语言的站点群。
  这部分的内容对于不具备开发经验的用户可能稍显复杂,因为我们需要手动更新WordPress后台的代码。但是不必担心,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我不会使用任何的开发工具,所有的操作都在浏览器中完成。
请配合视频阅读本文
  
微软Visual Studio Online在线编辑器
  为了能够完成WordPress多语言模式的升级,我们需要对WordPress后台的代码文件进行简单修改。一般来说,对网站后台文件进行修改需要经过下载-更新-上传的过程,但是借助微软Azure云计算中集成的Visual Studio Online的在线编辑器,我们可以轻松的使用浏览器完成所有操作。
  启用Visual Studio Online在线编辑器:在Azure门户的网站仪表板上点击 配置

  在配置页面中找到 EDIT IN VISUAL STUDIO ONLINE 这个选项,点击打开,并保存配置

  回到 仪表板 页面,在右侧的 速览 中找到 在Visual Studio Online中编辑 链接,点击进入编辑器

  进入编辑器后,可以看到WordPress网站的文件列表会在左侧显示。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功能的在线IDE(集成开发环境),不仅仅支持对文件的简单编辑,也支持代码的智能分析和开发辅助。Visual Studio Online 在线编辑器的CodeName是”Monaco”,当前对Web开发所使用的语言环境支持很好,具体请参考以下视频和链接。
  我在MVP ComCamp2015上的主题演讲中关于Monaco的演示视频:
  
  注:这段视频中使用的一个Node.JS应用程序。视频的前半部分是对Visual Studio Online的开发平台部分进行介绍,后半部分才是对在线编辑器的介绍,同时也有和GitHub集成的演示。
  预告:在本系列的最后部分(4.1)中,我还会介绍如何使用Visual Studio Online和Azure集成进行WordPress的代码管理及本地开发环境的构建。
  MSDN Channel 9上的Monaco视频汇总
http://channel9.msdn.com/Series/Visual-Studio-Online-Monaco
  Monaco开发团队的博客
http://blogs.msdn.com/b/monaco/
WordPress多站点模式升级操作
  WordPress多站点模式属于WordPress的高级功能,在界面上没有直接配置的选项,必须通过修改后台代码激活。对于运营网站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功能。
  在我们常用的各种网站上,我们会经常看到多站点模式的应用,比如:新浪的多站点
  http://www.sina.com.cn/ :这是主站,作为整个网站的第一入口
http://news.sina.com.cn/ :这是新闻子站
http://tech.sina.com.cn/ :这是科技子站
  以上的多站点模式叫做:子域名方式,对于内容比较多的站点,我们可以使用子域名(也就是域名中的第一部分)来区分不同的功能/内容区域。
  再看下面新浪对于科技子站内的分类:
  http://tech.sina.com.cn/internet/ :科技子站中的互联网内容
http://tech.sina.com.cn/tele/ : 科技子站中的电信类内容
http://tech.sina.com.cn/discovery/ :科技子站中的科普内容
  以上这种多站点模式叫做:子目录模式,对于同一个大分类下面的小分类,就可以使用子目录的方式来进一步划分。
  当然,以上两种模式我们既可以只使用其中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根据你的站点规模和工作模式自己选择。多站点模式不仅仅影响你的用户如何消费内容,对于网站后台的工作模式也同样有影响,不同类别的内容一般由不同部门/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对这些用户我们需要进行权限的控制。使用多站点模式,我们就可以很容易根据不同部门/专业对不同的用户进行管理,并进行逐级授权。所以,WordPress完全可以作为企业门户的解决方案来使用。
多站点规划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多站点是需要一定规划的,而且一旦启用多站点,其结构就难以调整,需要预先进行的计划才可以。

  按照我的规划,用户将以http://anb.io 作为统一入口,按照客户端所使用的不同语言分别进入中文或英文的子站,中间使用多语言切换插件进行连接,形成以下的访问体验。

  上图可以看到,同一片文章的两个不同语言版本使用页面右侧的多语言切换工具进行链接,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其中的语言选项跳转到相应的语言版本,WordPress也会根据用户所使用的浏览器的语言设置自动将第一次进入站点的用户直接定位到不同语言的首页上。
  注意两篇文章的url虽然不同,但是可以很轻易的分别他们是属于不同语言的,这样的格式也将对搜索引擎优化有所帮助。
http://anb.io/blog/opensource-freetools-crossplatform-mvp-comcamp2015-keynote/
http://anb.io/en/opensource-freetools-crossplatform-mvp-comcamp2015-keynote/
  由于没有必要对所有的内容都提供2种语言的版本,相应语言的博客首页只会显示那些已经提供了当前语言的文章链接,如下图:

WordPress多站点升级操作
  首先,你可以通过WordPress的官方文档了解一下WordPress的多站点功能,里面列出了各种前提条件和主要操作步骤。但是因为WordPress的文章主要是针对Linux/Apache/Mysql环境写的,在Azure所使用的WordPress上进行操作的时候略有差异,对于本系列的所涉及的操作请看下文。
  WordPress多站点模式文档:http://codex.wordpress.org/Create_A_Network
  操作步骤

  • 编辑wp-config.php文件,激活多站点升级模式使用之前打开的在线编辑器,在wp-config.php这个文件中找到以下代码/* That's all, stop editing! Happy blogging. */

    并在这行代码下面添加以下代码define( 'WP_ALLOW_MULTISITE', true );   
      意思就是告诉WordPress:请激活多站点升级模式。如下图

    注意:Monaco中进行编辑时不需要保存的,它会自动完成保存操作。
  • 修改完成后,切换回到你的WordPress的控制台首页,在Tools菜单下会出现Network Setup这个选项

    选中这个选项即可进入多站点升级引导页面,引导程序首先会提示你需要将站点中的插件暂时关闭,才能完成升级。点击 deactivate your plugin链接,并将所有的插件deactivate,再回到这个引导页面。

    这时,WordPress就可以进行多站点升级了,再以下页面中直接点击 install即可。

    然后WordPress会提示你再次修改配置文件,这次需要修改的分别是wp-config.php和web.config文件。wp-config.php的修改如下:将之前我们添加的那行代码替换成以下代码
    注:一定要替换,而不是保留原来的代码,之前那行代码只是激活升级模式,现在已经完成了升级,我们需要对多站点模式进行配置。  
      define('MULTISITE', true);
    define('SUBDOMAIN_INSTALL', false);
    define('DOMAIN_CURRENT_SITE', 'www.anblogs.net');
    define('PATH_CURRENT_SITE', '/');
    define('SITE_ID_CURRENT_SITE', 1);
    define('BLOG_ID_CURRENT_SITE', 1);
      注意以上define(‘SUBDOMAIN_INSTALL’, false),这里要使用false。因为我们是使用子目录模式的多站点,而不是子域名方式的多站点。
      Web.config的修改如下:
    注:WordPress直接给出的配置文件是有错的,请使用以下配置完成修改。
      




































      对web.config的修改是针对托管WordPress的Azure网站服务器进行的,以上的内容都是一些url重写规则,WordPress给出的配置在使用目录模式的时候无法正常工作,所以请一定使用本文给出的代码。
      注意:你需要修改的仅仅是配置节的内容,请保留其他内容,如下图

  • 进行多站点配置,完成以上配置后,并从新登录。你会注意到顶部的菜单发生了变化,请点击 My Sites | Network Admin | Dashboard进入到多站点管理控制台。
    多站点管理控制台从逻辑上看,是位于你所有子站点之上的根控制台,今后所有的插件/外观(主题)安装都需要使用这个控制台完成,而文章/内容的管理则要使用相应站点的控制台完成。现在让我们添加我们的英文站点,点击Sites | All Sites菜单,并在Sites页面中点击 Add New按钮

    在Add New Site页面中填写新站点的信息,Site Address就是你的新站点所处于的目录位置,后面就是站点名称和管理员邮箱。点击 Add Site 按钮,完成操作。
      完成后再回到 Sites | All Sites 页面,你会看到现在有两个站点了。
  • 前台分别打开这两个站点的地址,你会看到主站上因为之前导入了数据,所以文章会多一些,而新建的子站上只有Hello World这一篇文章

  到这里,我们就完成了多站点升级的操作。在下一节(3.2)中,我们将对2个站点进行不同的语言配置,并安装多语言切换插件将两个站点链接到一起。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nb-io,每周推送内容,有技术也有生活,一起做个有情怀的程序猿。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71136-1-1.html 上篇帖子: Azure绑定域名以及利用FTP上传文件 下篇帖子: Windows Azure Web Site (6) 使用FTP发布Azure Web Sit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