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899|回复: 0

[经验分享] IBM信息管理大事记[转]

[复制链接]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5-10-4 11: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BM信息管理大事记  2006.07.14 来自:CSDN   标签: 数据库 DB2 IBM
  从推出IMS以支持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罗计划到推出IBM DB2 9(代号为Viper),IBM数据库不断发展和创新。
IBM DB2 9只不过是IBM数据库长期保持领先历程中的最新进展。IBM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名为“IMS”的数据库,用于帮助NASA管理宏大的“阿波罗太空计划”中的繁琐资料。
  1966年,IBM与其客户 ——北美洛克维尔公司和卡特彼勒公司开始合作开发数据库,并于1968年由IBM的工程师完成了数据库的研发工作。1969年,该数据库作为IBM的产品发布时被更名为IMS。
  随后,IBM又发明了关系数据库,可根据多种变量对信息进行整理。其中包括1977年编写的工业标准的结构化查询语言或SQL。20世纪80年代早期,第二阶段技术又被运用于新型数据库产品中,其被命名为DB2。
  在过去的几年中,DB2已经从重要的大型机产品发展成可在各种服务器平台上运行的产品,尤其是在System 390(目前称作System z)中,它已成为分布式计算的核心。今天,近50万台DB2数据服务器运行在System z和安装Linux系统的英特尔平台上。
  20世纪60年代,IBM最初的数据库重点是为高性能应用软件需求提供交易支持。这项工作着重强化了查询优化,随后又转向了成本优化,使今天的DB2成为了世界上最为成熟的优化大师。就像一名注重成本的管理者一样,优化大师的职责就是找到从网络中高效传递所需信息的最佳方式。
  1966年:IBM与其客户 ——北美洛克维尔公司和卡特彼勒公司开始合作开发数据库。
  1968: IBM 在 IBM 360 计算机上研制成功了 IMS V1,这是业界第一个层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是层次型数据库中最为著名的和最为典型的。在关系型数据库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企业仍然还在使用该数据库,其生命力可见一斑。
  1970: 这是数据库历史上划时代的一年,IBM 公司的研究员 E.F.Codd 发表了业界第一篇关于关系数据库理论的论文“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首次提出了关系模型的概念。这篇论文是计算机科学史上最重要的论文之一,也奠定了 Codd 博士“关系数据库之父”的地位。
  1973: IBM 研究中心启动了 System R 项目,旨在探讨和研究多用户与大量数据下关系型数据库的实际可行性,这个项目在 DB2 发展史上占有重要意义,它为 DB2 的问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取得了一大批对数据库技术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成果,该项目于1988年被授予ACM 软件系统奖。
  1974: IBM 的研究员 Don Chamberlin 和 Ray Boyce 通过 System R 项目的实践,发表了论文“SEQUEL:A Structured English Query Language”。论文中提出的 SEQUEL 语言是一套比关系微积分与关系代数更适合最终用户使用的非程序化查询语言,我们现在所熟知的 SQL 语言就是基于它发展起来的。
  1982: IBM 发布了 SQL/DS for VSE and VM 。这是业界第一个以 SQL 作为接口的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也是基于 System R 原型所设计的。
  1983: 千呼万唤始出来,IBM 在这一年发布了DATABASE 2(DB2)for MVS(内部代号为“Eagle”),一个长盛不衰的品牌就此出现了。
1988: IDUG(国际DB2用户组织)组织成立。这标志着 DB2 的用户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1993: IBM 发布了DB2 for OS/2 V1(DB2 for OS/2 可以被简写为DB2/2)和DB2 for RS/6000 V1(DB2 for RS/6000 可以被简写为DB2/6000),这是 DB2 第一次在Intel 和Unix 平台上出现。
  1994: IBM 发布了运行在 RS/6000 SP2 上的 DB2 并行版 V1,DB2 从此有了能够适应大型数据仓库和复杂查询任务的可扩展架构。
  1995: IBM 发布了 DB2 Common Server V2,这是第一个能够在多个平台上运行的对象—关系型数据库产品,并能够对 Web 提供充分支持。DataJoiner for AIX 也诞生在这一年,该产品赋予了 DB2 对异构数据库的支持能力。
  1996: IBM 发布了 Intelligent Miner,该产品可以对基于 DB2 的数据源实施数据挖掘。
  1996: IBM将DB2更名为 DB2 通用数据库(DB2 Universal Database),这是第一个能够对多媒体和 Web 进行支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可以从桌面系统扩展到大型企业,适应单处理器、 SMP 和 MPP 计算环境,并可以运行在所有主流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上。DB2 V5 是以前的两个产品的合并:DB2 Common Server V 2.1.2 和 DB2 并行版 1.2。
  1998: IBM 发布了 DB2 OLAP Server,这是一个基于 DB2 的完整的 OLAP 解决方案。这个产品是和 Arbor Software(Hyperion的前身)合作开发的。
  1999: IBM发布了 Intel 平台上的 DB2 UDB for Linux。
  2000: IBM 将 Visual Warehouse 集成到 DB2 中,为DB2 提供了内置的数据仓库管理功能。
  2000: IBM 启动了数据库管理工具业务,起初着重于为主机上的 IMS 和 DB2 提供高效管理工具,最终这项业务扩展到 UNIX、Linux 和 Windows 平台。Informix 数据库产品也在支持之列。
2000: IBM 发布了用于管理数字资产的Content Manager。IBM 数字图书馆和EDMSuite 产品现在都被包含在一个单一的架构中来提供多媒体资产管理和企业内容管理。荷兰国家图书馆、梵蒂冈图书馆都是最早的用户。
  2001: IBM 以 10 亿美金收购了 Informix 的数据库业务,这次收购扩大了 IBM 的分布式数据库业务。
  2002: 作为 IBM 自主运算策略的一部分,SMART(自我管理和资源调节)技术在 DB2 UDB V8.1 中首次正式应用。
  2003 : IBM 将数据管理产品统一更名为信息管理产品。
  2003 : DB2 发布了 DB2 Information Integrator(该产品由以前的 DB2 DataJoiner和 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演化而来)
  2004年:IBM发布了II与DB2的下一个版本Masala与Stinger,加强了数据智能分析、挖掘、预测能力。
  2005年:IBM发布了“绿色风暴”计划,向业界宣布IBM DB2商业数据库正式推出应用开发商网络计划和数据库精英人才培养计划。
  2006年:IBM独家赞助 “2006中国首届杰出数据库工程师评选”活动,表明IBM正在履行帮助中国数据库人才成长的承诺。   2006:DB2 9作为第三代数据库的革命性产品正式在全球发布。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122512-1-1.html 上篇帖子: Note:od du 大小端 flex bison ibm 下篇帖子: Meet Jeff Jonas, the Latest IBM Fellow With No College Degre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