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926|回复: 0

[经验分享] [windows] 半开连接数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6-5-20 10: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子
  至少在3年以前,包括迅雷在内的很多下载软件都提供了“修改(破解)操作系统‘TCP半开连接’数量限制(简称“半开连接数”)”的功能,但是有部分用户并没有正确的理解这玩意儿。

什么是“TCP半开连接”及“限制”?
  所谓“TCP半开连接”,简单的说就是发起了TCP连接请求,但尚处于建立连接阶段,双方还无法进行互相通信的状态。
  那么“TCP半开连接数量限制”就是指,限制连接发起者最多同时存在“TCP半开连接”的数量。
  在Windows XP SP2中,微软首次引入了半开连接数限制,限制数量:10。限制包括了后续的XP SP3、Windows 2003、Windows Vista 、Vista SP1。
  【但是微软在Windows 7、Vista SP2、Windows 2008中没有启用半开连接限制】

为什么要修改“TCP半开连接”限制,这样的限制会导致什么?
  一、连接多资源的效率降低
  如果我们将上面“建立连接阶段”比喻为正在食堂打饭的顾客,就容易理解多了。
  1、TCP半开连接被限制为10,就相当于这座食堂有10个窗口可以同时打饭。
  2、系统有大量,远超过10个建立TCP连接的请求,就相当于这座食堂有很多顾客光顾,却不得不排队等着前面那10位顾客打饭。
  显而易见的,TCP半开连接数限制导致建立TCP连接的效率降低了。套用到下载工具上,由于迅雷下载时可能存在大量需要通过TCP连接进行下载的候选资源,因此就导致连接多资源的效率降低了。
  二、当某程序占满区区10个半开连接后,将影响其他应用程序发起TCP连接请求
  假设发起连接请求的是都是同一个程序(比如“迅雷”),这时其他程序(比如“浏览器”)的发起连接请求也得排队,由于排队的耗时。就出现了使用迅雷下载时,打不开网页或打开变慢的情况。

微软为什么限制“TCP半开连接”数量?
  按照伊文的理解,限制“TCP半开连接”数量的原因,是微软为了防范类似“冲击波病毒”爆发时。受感染的机器发起成百上千的连接,攻击其他计算机的情况。
  但是前文中提到“微软在Windows 7、Vista SP2、Windows 2008中没有启用半开连接限制”,但仍保留了限制机制。可能是因为微软决定在正常情况中无必要限制半开连接数量,当情况变化(例如类似病毒爆发)微软可能会重新开启半开连接数限制。
  
  
  
破除对于XP半开连接数限制的误解!
  
  
最近看到有些帖子说“XP SP3每秒只允许10个人连接你的电脑”之类的误导性言论,深深感到“门外汉教门外汉,越教越瓜”……

正确的说法是:XP SP3只允许同时存在10个TCP半开连接。

1、什么是TCP半开连接?
所谓半开TCP连接,简单地说就是发送了TCP连接请求,但还没有得到对方应答的状态(实际上要复杂些),也就是连接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双方还无法进行通信交互的状态。

2、XP限制了TCP连接数量吗?
XP SP3没有限制TCP连接数量。

3、半开连接数量限制对上传、下载速率有什么影响吗?
几乎没有影响。
半开连接数限制充其量仅会在连接时引入一点时延(从几毫秒到几百毫秒)而已。而数据交互是在已经建立的TCP连接上传输的,传输速率与半开连接数量无关。更何况P2P协议本身还有排队、请求数据等,这些机制引入的时延都远远大于半开连接限制所带来的时延(例如,你连接了数百个对端,但是传输数据的却只有其中的几十个而已,其中大部分都处于等待或闲置状态)。因此,半开连接数限制对上传、下载速率几乎没有影响。

4、TCP半开连接数量设置为多少比较合适?
不超过50为宜。没有必要设置得太大。
因为每一个半开连接都会系统(包括路由器、防火墙、操作系统等)引入额外的开销,过多的半开连接数只会导致系统资源紧张、不稳定甚至崩溃,却不能带来传输速率在实质上的提高。例如,在P2P网络中,一个黑客可以通过散布虚假资源信息,引导大量客户端在短时间内试图与某个被攻击者建立连接,如果半开连接数设置过大,将导致系统崩溃(路由器梗死、防火墙瘫痪或者操作系统崩溃等)。还有其它很多DDoS攻击手段。限制TCP半开连接数,可以有效地防止DDoS攻击。

5、如何知道当前的传输速率?
用任务管理器的网络选项卡或者防火墙查看网卡实际传输了多少数据才是最准确的,下载软件显示的值有可能是虚假的。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迷信TCP半开连接数量会明显提高传输速率的谣言。
实际传输速率=同时连接的数量×有效连接(源)占的比例x对端上传通道平均上传速率x平均传输时间÷连接持续时间。2007-8-20, 18:29 PM
受教了
maybeonly2007-8-20, 19:50 PM
嗯,典型的以讹传讹
就像以前的QoS一样
我好久以前就懒得动那个所谓的破解了
======
恐怕真正的原因在于,谣言传开以后,谁的软件没有这个功能人家就觉得你的软件不怎样~咳咳。
我爱rena2007-8-21, 08:00 AM
呵呵,学习下了。
Aurora_Boreas2007-8-21, 08:07 AM
目前主要还是带宽问题,要是大家用上了LAN的话...
zhongyb2007-8-21, 09:17 AM
正确,我用的电脑重来就不用破解!
呂翊翀2007-8-21, 11:19 AM
學習了

另外樓上簽名超200像素
浊清泉2007-8-21, 23:20 PM

wong5202007-8-22, 01:20 AM
水管粗才是牛!
lxshan2007-8-22, 01:25 AM
看来原500要改为50了。
香草千层雪2007-8-23, 09:33 AM
貌似和http://bbs.VeryCD.com/topics/334324/这个帖子内容冲突

Nagisa-Kaoru2007-8-23, 10:47 AM
我只知道,不解开并发连接的话,BT和电驴的种子及源会很少
Fuzzier2007-8-24, 00:26 AM
11楼:我就是专门发帖破除谣言的。
12楼:你胡说!心理作用太严重。
kagami_sama2007-8-24, 06:31 AM
本人768k的ADSL,基本没有区别,这个可能和网络状况有关
uralhan2007-8-24, 11:14 AM
支持一下!我这内网用neo,也发现最大半开连接数修改不修改没影响。网络中以讹传讹的事情太常见了,关键是真正了解的人多半会对谣言不屑一顾,很少有人会去较真,所以谣言反而越传越广。

gaver2007-8-24, 11:25 AM
以前听说,网上升级更新后,连接数就会改回默认的。我也好久没改了。
各位周末快乐!
YJeson2007-8-24, 11:37 AM
相当质疑!!!

现在大多书BT P2P包括网络电视 ,安装都附带提醒解除链接数限制,开发这些软件的人难道都是菜鸟,没验证的事情都会不约而同的做!!!

相当质疑!!!
张昊2007-8-24, 12:31 PM
我以前是开500的,看了这个帖子后改为10,结果速度并无多大变化,所以,我赞同LZ的言论,半开连接数对速度的影响很小,关键还是看你的带宽,我是8M的ADSL。
Fuzzier2007-8-24, 13:02 PM
引用(YJeson @ 2007-8-24, 12:37 PM)

现在大多书BT P2P包括网络电视 ,安装都附带提醒解除链接数限制,开发这些软件的人难道都是菜鸟,没验证的事情都会不约而同的做!!!


开发软件的不见得都是菜鸟,而是给用户们一个鸡肋噱头,让用户们去嚼——味道的确有,但是也不至于那么重。
至于国内软件开发大多是些什么水平的人?是什么模式?您可以去参观。而且软件开发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两码事。
再看看国外,没有那个eMule mod或者其他下载软件提供修改XP半开连接限制的功能的,老外们还不是照样下得欢^ ^。
RadishLi2007-8-24, 18:09 PM
我以前是开256的,看了这个帖子后改为50,结果速度并无多大变化。
我是8M的ADSL高ID,上下傳速度變化不大。
Pengfei Lyu2007-8-24, 18:27 PM
我从来没用过这些所谓的补丁, 下载基本满速的
一直以为自己rp好 ,哈哈
keelort2007-8-24, 19:28 PM
引用(RadishLi @ 2007-8-24, 18:09 PM)

我以前是开256的,看了这个帖子后改为50,结果速度并无多大变化。
我是8M的ADSL高ID,上下傳速度變化不大。



你多少M的ADSL上行带宽也只有640KB/s,这是理论值,实际还达不到,所以ADSL不能用来证明什么
小杨同志2007-8-24, 21:45 PM
现在各种 下载软件都有 这种破解半开连接数的小工具 楼主一文可谓拨云见日
bs这些软件的作者
战地啃猪蹄2007-8-24, 22:59 PM
我的理解是半开连接数大找源快,不知对不对
Fuzzier2007-8-25, 11:27 AM
引用(战地啃猪蹄 @ 2007-8-24, 23:59 PM)

我的理解是半开连接数大找源快,不知对不对


不对。
找源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P2P服务器查询(不论是eMule、BT还是迅雷的服务器),另一种是通过分布式用户交换(eMule的Kad、BT的DHT)。
半开连接是在找到了源之后,对源发起连接,但连接还未完全建立的状态。
源的数量于半开连接数完全没有关系。
Fuzzier2007-8-25, 11:58 AM
引用(keelort @ 2007-8-24, 20:28 PM)

你多少M的ADSL上行带宽也只有640KB/s,这是理论值,实际还达不到,所以ADSL不能用来证明什么


这位兄弟,数据交互是在已经完全建立的连接上进行的,半开连接数本来就和传输速率无关。
你家网速快,大可以试试看改回10会不会影响你的传输速率。——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其他理由,欧美用户带宽普遍比国内宽,却很少见他们谈论破解半开连接数的;国内关于半开连接数的破解教程,大多出自于垃圾下载软件给自己打广告,教用户如何使用那些软件内置的破解选项;最后,微软在软件界、网络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拥有无数研究院,这点常识性的东西不可能会犯错误的,如果因此造成其操作系统性能低下、流失用户、减少利润,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是国内用户们太容易受骗上当罢了。
hisenko2007-8-26, 16:19 PM
楼主是对的,特别是在Vista下面,最近vista也有破解TCP/IP连接数的补丁了,但是你如果把半开连接开到50以上,程序会卡的要死,时间长了就挂掉了。
经过验证,还需要修改一下
那就是,推荐大家设成9,打个补丁把破解TCP/IP连接数改回去~~~
我试验了下,开到50下的范围,程序依然还是会卡,还不如设小算了。
你空一个出来,说不定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同楼下,如果你实在是想改,又破解了的话,设成30,不过就像楼下说的,可能25的时候,你就受不了
最烦迅雷的HTTP或者其它的P2P软件,这个东西不能设,使用一会就卡的要死,只好把补丁打回去~
呵呵,你再设个999999都没关系,反正只是过眼瘾
foreverbelmont2007-8-26, 16:21 PM
一般不用改这种,xp下如果手痒一定要改,100以内
P.S:试验了一下..我的台式机vista改到25就开始卡壳....
KitBoy2007-8-26, 16:49 PM
对于使用只要IE而言确实没必要改
但你如果要用迅雷,BT之类的软件 那就肯定要改了
连接数和半开确实没关系
半开应该是对整个Windows而言,据我观察
只要你开了BT,BT程序就会一直占用你的这10个半开
这时候如果你用IE打开网站就会因为抢不到半开而无法连接出现无法显示
hisenko2007-8-26, 19:01 PM
所以说,设成9个就合适了,鼓励大家设成9啊
zzm168fafafa2007-8-26, 19:18 PM
比特精灵下载的时候好象快很多很多
明月醉2007-8-28, 16:54 PM
你改为1看看有没有变化???

如果不改,在“事件查看器”里频繁提示“并发连接数已经达到最大限制”

改过之后速度有多大变化不好说,因为速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但是就我个人的经历,SP2默认的10个的时候,下bt的时候基本网页打不开了,改成200个打开网页就基本不受影响
Fuzzier2007-8-28, 16:58 PM
引用(明月醉 @ 2007-8-28, 17:54 PM)

你改为1看看有没有变化???
如果不改,在“事件查看器”里频繁提示“并发连接数已经达到最大限制”
改过之后速度有多大变化不好说,因为速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但是就我个人的经历,SP2默认的10个的时候,下bt的时候基本网页打不开了,改成200个打开网页就基本不受影响


这位老兄喜欢走极端哈。
eMule等软件都是有相应的设置选项来支持的,你把限制设置为8或9,再看看如何?你所谓的打不开的情况完全是因为你设置上的问题,太贪心=什么都得不到。
你的软件如果不支持半开连接限制,那么请你与开发者联系。

P2P软件在任务开初的确会收到大量的源,此时会占用所有所设置的半开连接;但是这种情况最多维持几分钟而已,之后要么很少得到新源,要么达到连接数上限(每任务或者全局),也不会占用多少半开连接数了,没有被占用的自然就留给浏览器等程序了,你所谓的“改成1个”,完全是没事找事干啊。
我之前也说了,限制半开连接数,能够有效地防止DDoS攻击,却并不会损失传输速率,没必要设置得那么高。
Fuzzier2007-8-28, 17:01 PM
引用(KitBoy @ 2007-8-26, 17:49 PM)

对于使用只要IE而言确实没必要改
但你如果要用迅雷,BT之类的软件 那就肯定要改了
连接数和半开确实没关系
半开应该是对整个Windows而言,据我观察
只要你开了BT,BT程序就会一直占用你的这10个半开
这时候如果你用IE打开网站就会因为抢不到半开而无法连接出现无法显示


BT不可能一直占用10个半开限制!
你所谓一直占用,那岂不是你下载期间一直在获取大量的新的源?吹牛也要稍微打打草稿啊。
除非你没有正确设置半开限制。uTorrent、BitComet等都是有相应选项的,最好看一下。
对半开连接的大量占用也最多发生在刚刚开始运行的几分钟而已,之后就没有多少新的源了。
诗酒飘零2007-8-28, 18:00 PM
不知道,反正设成多少也感觉差不多,关键是带宽
KitBoy2007-8-29, 15:39 PM
引用(Fuzzier @ 2007-8-28, 17:01 PM)
引用(KitBoy @ 2007-8-26, 17:49 PM)

对于使用只要IE而言确实没必要改
但你如果要用迅雷,BT之类的软件 那就肯定要改了
连接数和半开确实没关系
半开应该是对整个Windows而言,据我观察
只要你开了BT,BT程序就会一直占用你的这10个半开
这时候如果你用IE打开网站就会因为抢不到半开而无法连接出现无法显示


BT不可能一直占用10个半开限制!
你所谓一直占用,那岂不是你下载期间一直在获取大量的新的源?吹牛也要稍微打打草稿啊。
除非你没有正确设置半开限制。uTorrent、BitComet等都是有相应选项的,最好看一下。
对半开连接的大量占用也最多发生在刚刚开始运行的几分钟而已,之后就没有多少新的源了。

你以为迅雷,BT还跟像电骡一样的慢慢排队 ???? 能连上就连上,一直在不断的尝试
当然了,软件也能设置最大半开 uTorrent最大就是8
还有猫也有关 我的最大是75
或许电信也有限制 反正10个是不够的
Fuzzier2007-8-30, 14:46 PM
引用(KitBoy @ 2007-8-29, 16:39 PM)

你以为迅雷,BT还跟像电骡一样的慢慢排队 ???? 能连上就连上,一直在不断的尝试
当然了,软件也能设置最大半开 uTorrent最大就是8
还有猫也有关 我的最大是75
或许电信也有限制 反正10个是不够的


你能排多久的队?也就是任务开初的几分钟而已。你以为新的源随时随地都在出现的说。
国外用户很少说不够的,照样用得欢。就你一个人感觉不够,心里作用严重。
迅雷本来就是垃圾,国产软件基本上都是这样,大肆宣传错误概念,居然有人信进去了,可悲啊。
RadishLi2007-8-30, 15:14 PM
那麼最重要的是哪位親可以PO一下
什麼帶寬,半開/全開設定多少比較適合我越看越糊塗說
>_<天.........
CHE GUEVARA2007-8-30, 15:16 PM
没多大用处的。
ohyes2007-8-30, 16:00 PM
半开连接数= 并发连接数 ?

不同翻译,一个概念么? 懂得解释下 谢谢
KitBoy2007-8-30, 17:11 PM
引用(Fuzzier @ 2007-8-30, 14:46 PM)
引用(KitBoy @ 2007-8-29, 16:39 PM)

你以为迅雷,BT还跟像电骡一样的慢慢排队 ???? 能连上就连上,一直在不断的尝试
当然了,软件也能设置最大半开 uTorrent最大就是8
还有猫也有关 我的最大是75
或许电信也有限制 反正10个是不够的


你能排多久的队?也就是任务开初的几分钟而已。你以为新的源随时随地都在出现的说。
国外用户很少说不够的,照样用得欢。就你一个人感觉不够,心里作用严重。
迅雷本来就是垃圾,国产软件基本上都是这样,大肆宣传错误概念,居然有人信进去了,可悲啊。

你网络真好啊 几分钟就可以达到速度极限
也不用看看网页啊什么的
你怎么知道国外说不够呢,好像破解半开也是从国外开始的吧
你除了能看懂点英文还懂点什么语言
迅雷是不是垃圾不是你说了算,况且快车也在学迅雷,当然了是被收购后
RadishLi2007-8-30, 17:29 PM
引用(KitBoy @ 2007-8-26, 16:49 PM)

对于使用只要IE而言确实没必要改
但你如果要用迅雷,BT之类的软件 那就肯定要改了
连接数和半开确实没关系
半开应该是对整个Windows而言,据我观察
只要你开了BT,BT程序就会一直占用你的这10个半开
这时候如果你用IE打开网站就会因为抢不到半开而无法连接出现无法显示

是的,我想了一下果真好像如親所說的,以前我是做分流的必需要先用BT下載源檔然後用ED上傳分享
所以是那時更改了半開數值,不然我用驢時也從來沒改過什麼設定一樣也好好的在運行
也幾乎沒出現當機的情景,每次開BT我開網頁幾乎都延遲
所以不得不做修改半開256.....後來就一直用256半開數了...
不過因為更改後對驢好像也沒什麼引響所以就沒再去在意了 http://bbs.deepin.org/images/smilies/default/smile.gif

Fuzzier2007-8-31, 10:02 AM
引用(KitBoy @ 2007-8-30, 18:11 PM)

也不用看看网页啊什么的
你怎么知道国外说不够呢,好像破解半开也是从国外开始的吧
你除了能看懂点英文还懂点什么语言
迅雷是不是垃圾不是你说了算,况且快车也在学迅雷,当然了是被收购后


速度极限?老兄,看清楚我发的帖子好不好啊?省得你又在这里开黄腔。
我说几分钟之内就达到最大速率了吗?我说的是几分钟之内大量获取新源,之后就没有多少新源了,连接之后半开自然就空出来了。P2P本来就有排队,几分钟达到最大速率只能说有可能。
国外eMule、BT坛子你混过没有啊,老外坛子里很少谈论半开破解的,下载软件也没有提供破解的,也就一些提供优化指南的网站说说而已。
至于迅雷、快车之流的吸血驴,建一个封杀一个!垃圾!

我再说一遍:浏览网页的问题设置一下半开限制就解决了,你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是你自己太贪心了。

对于楼上分流,把XP的半开限制改为50够用了。
baofengzf2007-8-31, 17:44 PM
现在成了习惯性的
重装过系统都要破解下
原来根本就是没必要的啊
RadishLi2007-8-31, 18:30 PM
引用(Fuzzier @ 2007-8-31, 10:02 AM)


引用(KitBoy @ 2007-8-30, 18:11 PM)

也不用看看网页啊什么的
你怎么知道国外说不够呢,好像破解半开也是从国外开始的吧
你除了能看懂点英文还懂点什么语言
迅雷是不是垃圾不是你说了算,况且快车也在学迅雷,当然了是被收购后


速度极限?老兄,看清楚我发的帖子好不好啊?省得你又在这里开黄腔。
我说几分钟之内就达到最大速率了吗?我说的是几分钟之内大量获取新源,之后就没有多少新源了,连接之后半开自然就空出来了。P2P本来就有排队,几分钟达到最大速率只能说有可能。
国外eMule、BT坛子你混过没有啊,老外坛子里很少谈论半开破解的,下载软件也没有提供破解的,也就一些提供优化指南的网站说说而已。
至于迅雷、快车之流的吸血驴,建一个封杀一个!垃圾!

我再说一遍:浏览网页的问题设置一下半开限制就解决了,你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是你自己太贪心了。

对于楼上分流,把XP的半开限制改为50够用了。

50阿
那我去改下,謝謝親的提醒
圆圆eulb2007-8-31, 19:17 PM
引用(Fuzzier @ 2007-8-25, 11:58 AM)


引用(keelort @ 2007-8-24, 20:28 PM)

你多少M的ADSL上行带宽也只有640KB/s,这是理论值,实际还达不到,所以ADSL不能用来证明什么


这位兄弟,数据交互是在已经完全建立的连接上进行的,半开连接数本来就和传输速率无关。
你家网速快,大可以试试看改回10会不会影响你的传输速率。——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其他理由,欧美用户带宽普遍比国内宽,却很少见他们谈论破解半开连接数的;国内关于半开连接数的破解教程,大多出自于垃圾下载软件给自己打广告,教用户如何使用那些软件内置的破解选项;最后,微软在软件界、网络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拥有无数研究院,这点常识性的东西不可能会犯错误的,如果因此造成其操作系统性能低下、流失用户、减少利润,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是国内用户们太容易受骗上当罢了。




刚特地去微软主页翻了翻,楼主的解释在理

我原先的理解/"并发连接限制/"是被误导了

应为/"Limited number of simultaneous incomplete outbound TCP connection attempts/"
ref:
http://technet.microsoft.com/en-us/library...57156.aspx#EHAA

在此谢谢楼主解惑

ps. 其实emule已内置该补丁
http://bbs.VeryCD.com/topics/334324/
keelort2007-9-8, 21:58 PM
改半开连接数还是有好处的,比我开个扫描器,默认100线程,扫描一开始网页就别想看了,改了半开连接就没问题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219498-1-1.html 上篇帖子: 全面解析 Windows 网上邻居 下篇帖子: 建立Windows Embedded Compact 7开发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