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006|回复: 0

[经验分享] IBM联合顶尖大学研发认知计算 未来模拟大脑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7-5-26 09: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http://tech.qq.com/a/20081120/000304.htm
IBM联合顶尖大学研发认知计算 未来模拟大脑
http://tech.QQ.com  2008年11月20日17:03   腾讯科技    我要评论(0)
  腾讯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IBM公司计划与五所顶尖大学合作开展一项意义空前的项目。该项目计划创建一种计算系统,该系统有望模拟并效仿人脑的感觉、观念、行为、互动以及认识能力,同时还将消耗更少的能量占用更小的空间。
  
  
  
  数字数据(digital data)的爆炸式增长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全球数字数据每年都在以60%的惊人速度增长。因此,各大企业就需要处理数量惊人的数据信息。但是如果缺乏对信息的实施监控、分析和反应能力,那么很多信息的价值也将丧失。但是,以当前的计算能力来对数据进行抓取和分析,很多时候都无法做出及时的决策和行动。而“认知计算(Cognitive computing)”却可以在一眨眼的时间内就对来自众多渠道的大量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使得企业和个人能够迅速做出决策。
  
  
  
  例如,银行家必须要根据不断变化且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迅速做出决策。而全球供水系统中的感应器和制动器也会不断记录并报告水温、水压、浪高、声波以及海洋潮汐等信息。无论是哪种情况,要对接收到的所有数据都做出及时的反应都是极其困难的,别说1个人,就是100个人也难以做到。而“认知计算机(cognitive computer)”则可以扮演一个“全球大脑”的角色,它可以迅速而准确的将零散的信息整合起来,并帮助人们快速做出决策。
  
  
  
  通过对人脑的结构、动态、功能和行为进行研究,IBM领导的“认知计算”研究小组希望能够打破传统的机器语言编程模式。最终,该小组希望为突触和神经元开发出纳米级的设备,从而挑战大脑的超低能耗和超小体积。这一技术将会引入一种全新的计算架构和编程范式。它的最终目标是:开发一种智能化的电脑,并使其得以普及。这种电脑通过多种渠道和感应器来搜集信息,解决模棱两可的问题,不仅能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而且还将具备学习能力。它能够基于真实环境中获得的认知和行为能力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目前,IBM和它的合作伙伴已经获得了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DARPA)的资助。他们获得的首笔资金为490万美元。IBM起草的一项名为“C2S2”的提案则对该计划未来九个月一些研究进行了描述,内容涉及突触电子学(synaptronics)、材料科学、神经形态电路系统(neuromorphic circuitry)、超级计算模拟以及虚拟环境等。项目初期将主要着眼于对纳米级低能耗类突触设备(nanoscale, low power synapse-like devices)进行论证,同时揭开人脑微型电路的功能原理。C2S2的长期目的是希望能够证明一种能耗低、体积小的认知计算机,从而达到哺乳动物的智能水平。
  
  
  
  IBM Almaden研究中心的副总裁约瑟芬-郑(Josephine Cheng)表示:“我们相信‘认知计算’将对未来的计算模式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孕育出我们从未想过的技术。”除IBM以外,该项目小组还包括来自斯坦福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加州大学蒙西德分校的研究人员。
  
  
  
  最近,利用IBM蓝色基因(BlueGene)超级计算机结合认知计算的算法,IBM“认知计算”小组已经能够模拟出小型哺乳动物的大脑,而且这种模拟也接近于实时模拟。利用这种模拟能力,研究人员就可以对多种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的数学模型进行验证,从而探索大脑的运算模式。
  
  
  
  过去,人工智能领域通常都着眼于对工程智能设备的单个方面进行研究,而认知计算则打破了这种研究方法,它更加侧重于整体研究。IBM的“认知计算”最早于2006年诞生于Almaden研究中心。而且,IBM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他们早在1956年就成为全球首家能够大规模(配有512个神经元)模拟大脑皮层的机构。(编译/长歌)
  
  
  [责任编辑:frontzhang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381178-1-1.html 上篇帖子: 参加IBM的IBM2007SOA与企业高峰论坛的感受 下篇帖子: IBM P系列服务器 系统固件(微码)说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