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输入密码,设置就完成了。
在设置了root用户的密码后,如果想切换当前用户到root用户,直接用命令: su root
然后输入root的密码即可切换到root用户。
4、设置普通用户sudo时无需密码
默认情况下ubuntu10.04安装好后,sudo普通用户是可用的,但每次用都要输入一次普通用户的密码,比较麻烦,通过设置可以不用输入密码,毕竟用sudo时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终端下: sudo vi /etc/sudoers
以前在fedora10系统中,找到 root ALL=(ALL) ALL
这一行,直接拷贝一行在放在该行下面,并将root修改成kevin(我的普通用户名),同时在最后一个ALL前加上“NOPASSWD:”,这样就可以了,可是这在ubuntu10.04里面不起作用,还是要输入用户密码,很是奇怪,后来百度了一下,终于在网上找到原因。原来在ubuntu10.04中,sudoers文件中的这些配置是后面的会覆盖前面的配置,sudoers文件的最后有这么一行: %admin ALL=(ALL) ALL
我的普通用户就是admin组的,该组的所有成员都被这最后一行给设置成了要输入密码了,所以我在前面设置的kevin用sudo时不用输入密码变成了无效的了。
知道原因后就好办了,直接在sudoers文件的最后加入这么一行: kevin ALL=(ALL) NOPASSWD:ALL
就可以达到目的了。
sudoers文件在退出时必须强制保存退出,加上!。 :wq!
5、vim安装与配置
默认ubuntu10.04安装完后,只有vi,没有vim, vim要后期自己安装,在终端输入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vim
等待几分钟安装完成。
vim是linux命令行终端下最常用的一个编辑软件,但是对于我这个写了四年Windows程序才转去学习linux的人来说,十分的不习惯这个编辑器,因为在默认的配置下,用vim进行编辑时,编辑界面上既不支持鼠标定位,又没有智能缩进,没有行号显示、没有语法高亮度显示等等在Windows下几乎所有的代码编辑软件都有的功能。这样的情况下使用vim编辑器真是一大痛苦,为了更好的在vim下进行工作,我们需要手动新建一个vim编辑器的配置文件,让它具有一些Windows端编辑器那样好用的功能。
首先要了解,用户在使用vim进行编辑时,程序会在当前用户的根目录下查找文件名为.vimrc的配置文件,所以,我们只需要新建一个.vimrc配置文件配置vim即可。
普通用户下,在终端输入如下命令,新建一个配置文件: vim ~/.vimrc
按下键盘上的i键,进入插入模式,输入以下内容(双引号之后的是注释,不用输入):
set nocompatible "关闭vi兼容模式
syntax on "自动语法高亮
set number "显示行号
"set cursorline "突出显示当前行
set history=1000 "记录历史行数
"下面几行是设置编码,这样中文可显示
set encoding=utf-8
set fileencoding=chinese
set fileencodings=ucs-bom,utf-8,chinese
set ambiwidth=double
set mouse=a "支持鼠标定位光标,真好用
set shiftwidth=8 "缩进值是8个空格
set tabstop=8 "Tab键宽度是8个空格
"set expandtab “缩进和tab键时用空格替代
set noexpandtab "缩进和tab键时不用空格替代
set autoindent "回车换行时保持与上一行的缩进值相同
"set noautoindent "取消上面的设置
set smartindent "开启新行时智能缩进
set cindent "使用C语言方式的缩进,自动缩进
"set nocindent "取消上面的设置
set showmatch "设置匹配模式,类似于输入一个{时会自动匹配相应的}
"set paste "粘贴代码时保持原有格式,不按我的设置改变粘贴过来的代码
set nopaste "取消上面的设置
set novisualbell "
set noerrorbells "关闭错误信息响铃
set t_vb= "去掉命令错误时发出的响声
set ruler "在右下角显示光标位置的状态栏
set incsearch "搜索时在输入搜索内容即显示搜索结果
set hlsearch "搜索时高亮显示被找到的文本
set nobackup "不备份修改的文件
set backspace=start,eol,indent "设置退格键和正常用的一样
set autoread "当文件被外部编辑器改变时,自动加载
set lbr "当输入的程序太长时会自动换到下一行显示
保存退出,现在再用vim打开这个配置文件,用鼠标点击试试,哈哈,终于可以鼠标定位了,还显示了行号,如果写C语言的代码的话,回车换行时会自动智能缩进了。
如果现在切换到root用户,再使用vim编辑器,会发现,这个配置对root用户没有作用!这是正常的,因为,root用户在使用vim编辑器时,默认root用户的vim配置文件是在root用户的根目录/root/下,而刚刚新建的vim配置文件是普通用户的根目录下的,即在/home/<username>/目录下,所以root用户的vim编辑器实际上还没有配置,可以用像普通用户一样的方法,新建一个.vimrc文件,并输入配置内容。不过应该使用快捷的方法,直接拷贝一份普通用户的配置文件到root用户的根目录下:
先切换到root用户: su root
6、ll命令的原型问题
不管是红帽还是fedora,它们的ll命令原型都是:
ls –l
而在ubuntu10.04中,ll的原型却是:
ls –alF
把所有文件都显示了,隐藏文件不需要显示出来,所以显示有点乱,不容易从中找到自己想找的文件或目录。
解决方法:
普通用户
在用户根目录下, vim .bashrc
打开文件后,找到这一行 alias ll=‘ls -alF’
修改为 alias ll=‘ls -l’
root用户的设置也和普通用户一样,也是修改.bashrc文件。
修改完成后,要关闭终端,重新打开终端才会生效!!
到/dev目录下,查看串口设备有什么,用ttyUSB过滤列表项,只取其中的USB转串口设备,当然,如果是本身机子带的串口,可用ttyS来过滤。
然后设置minicom,通过上下方向键选择到“Serial port setup”,回车进入,出现的串口参数中,一般只修改A、E、F这三项,通过按字母来选择要修改哪一项。修改好参数后,回到上一级菜单,选择“Save setup as dfl”,回车,以后打开minicom就是以这个参数来打开了。
打开minicom只需在终端输入命令 minicom
即可。
8、终端显示完整路径问题
默认情况下,Ubuntu10.04终端会输出完整路径,在路径名很长的时候,提示方式很不友好,通过设置可以让ubuntu10.04终端显示路径像红帽和Fedora那样的简约风格。
修改思路:将w修改为W。
修改文件:root用户和普通用户的根目录下的.bashrc文件 (~/.bashrc)
修改内容: if [ "$color_prompt" = yes ]; then
配置文件如下配置:
#/etc/exports: the access control list for filesystems which may be exported
# to NFS clients. See exports(5).
#
# Examplefor NFSv2 and NFSv3:
#/srv/homes hostname1(rw,sync,no_subtree_check) hostname2(ro,sync,no_subtree_check)
#
# Examplefor NFSv4:
#/srv/nfs4 gss/krb5i(rw,sync,fsid=0,crossmnt,no_subtree_check)
#/srv/nfs4/homes gss/krb5i(rw,sync,no_subtree_check)
# /home/kevin/nfsroot*(rw,no_root_squash,sy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