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934|回复: 0

[经验分享] VMware 对软件定义的存储的看法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8-6-6 08: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http://chucksblog.emc.com/chucks_blog/2013/08/the-vmware-view-of-software-defined-storage.html
  注明:本文内容基于 VMware VSAN beta 版本撰写,请访问http://www.vmware.com/products/virtual-san/获得有关正式版本的更新信息。
  

  

         VMworld 即将开幕,在一片喧嚣声中,VMware 正在悄悄地叙写关于它如何看待软件定义的存储的第一个篇章。
  

         像所有精彩的故事一样,所有人物和情节线索都充分展开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然而令人欣慰的是,这一战略背后的第一轮产品已经出炉,还有更多产品要陆续推出。
         IT 基础架构专业人员请注意:VMware 对于存储生态系统应当如何发展有许多创新理念。
  

  

          介绍一些背景会有帮助
       每个经济时代都会有基础架构做后盾。
         在美国,胡佛大坝在一个不毛之地创造了飞速发展的经济。美国州际公路项目带来了商业和旅游业大发展。横贯大陆的铁路将一个国家中的两个海岸紧密联系起来。
  

         在现代,IT 就是我们身边的基础架构:从互联网到数据中心再到移动设备,它就是推动我们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架构。在 IT 基础架构业务中,我们应当感觉到与前辈之间的某种亲密关系。
         感谢虚拟化使我们思考 IT 基础架构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硬件定义到软件定义。
  

         所需的资源需要实现动态化和自动化:要以一种便于使用的服务来提供,而不是以传统 IT 项目来提供。这种转变正在计算领域顺利推进,而且义无反顾。
         现在,网络连接和存储领域也开始发生变化。一旦全面展开,就不会再走回头路。
  

         尽管无法保证一定会发生什么,但 VMware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来领导 IT 基础架构变革:这要归功于一流的技术、广泛的客户采用率以及充满勃勃生机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由于各种各样的结构性原因,存储或许是最难被重新设想为全面实现软件定义的领域。
         但前方漫长的旅程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而且各个部分都开始尘埃落定。
        有了这个序言...
  

  

         VMware 对软件定义的存储的看法
       虚拟化已彻底改变了我们思考计算的方式。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背后的核心理念非常简单:如果我们对网络连接和存储也这么做,会怎么样?
DSC0000.jpg

  

         因此,大体上,对于 VMware 对软件定义的存储的看法,我们的观点很简单:像对待计算那样对待存储:同样的操作模式,同样以应用程序为中心的模式,等等。
         但是,还有一个强大的操作融合概念:存储不再是一个孤岛;它是基础架构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置备、监控、报告等。
  

  

         扩展我们的领地
       但是,IT 世界广阔无垠,有许多不同的领域。
         在应用程序层面,我们对传统企业应用程序的需求已经知之甚多:性能、可用性、安全性、效率等。
DSC0001.jpg

         但与此同时,一类新的应用程序正在不断增长,这些应用程序构建在新型框架上,需要完全不同的存储模式。
         这些新应用程序会进行横向扩展而不是纵向扩展。它们希望具有比较大的内存池:无论是 DRAM 还是闪存。它们可以完美自如地在应用程序层面提供可用性服务,而不依赖基础架构。
  

         在存储方面,各种方法迅速涌现。尽管有大量的传统 SAN NAS 阵列,但一批新型全闪存阵列也值得考虑。服务器端闪存正在成为主力,因为其性能令人沉迷。对象和 BLOB 存储正在融入企业:无论它们是 HDFS 存储,还是连接 S3 等设备的对象接口。
         虚拟存储阵列正在逐渐浮出水面:可以在商用硬件(或许已经虚拟化)上运行的存储阵列软件堆栈。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简单模式都无法满足所有需求。
  

  

         不会变得更轻松
       尽管传统存储方法在过去几年里发展迅速,但所面临的挑战似乎也超出了现有解决方案的承受能力。
    
DSC0002.jpg

  

         听到 IT 专业人员谈到存储依然有问题仍很常见。尽管在将存储阵列功能公开给虚拟机管理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依然没有达到理想状况,而世界正在融合,许多厂商依然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域和两个截然不同的工作流。
  

         当前,将适当的存储与适当的应用程序关联起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的事。过度置备性能、保护和容量仍是常态:仅仅是为了安全起见。
         操作方面的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使存储成为虚拟管理员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虚拟化管理程序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所有基础架构组件中,虚拟化管理程序是基础架构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关键一层。
         虚拟化管理程序最接近应用程序要求,并且可能利用这种知识帮助建立更好的方法。
  
DSC0003.jpg

         所有基础架构资源(计算、内存、网络和存储)都通过虚拟化管理程序访问。因此,它能比任何一个基础架构组件创建更完整的支持基础架构全景。

         最后,虚拟化管理程序本身就不依赖于硬件,它几乎可以与所有硬件协作,而且不会与一种存储实施紧紧绑定在一起。
  

  

         VMware 实施软件定义的存储的方法
         将所有碎片拼接在一起,画面就会更清晰。

DSC0004.jpg

         在 VMware 模式中,虚拟化管理程序利用对应用程序要求的了解,可以将策略要求下放到所有基础架构(包括存储):容量、性能、保护和其他特性。

         置备期间,可以根据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已公开功能部署存储工作负载。当应用程序要求和基础架构功能日后发生变化时,可以动态重新部署存储工作负载,以便在需要满足的要求和资源之间保持合理平衡。
  

         然后,按需调用数据服务(复制、加密等),这些服务可在存储阵列中实施,或者可能用作分层服务。在这种模式下,这些数据服务是应用程序的属性,而不一定是存储的属性。
         一旦到达根据目标监控服务级别这一环节,整个环节就会结束。如果发现不足,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添加更多资源或服务,重新部署存储工作负载,向管理员发出警报,等等。
  

         最后,VMware 认为融合的基础架构池(基本上是利用软件定义功能的商用服务器)正在变得完全有能力支持某些存储工作负载,并与我们大家今天使用的传统存储阵列形成互补。
        
         为了更好地描述这种模式,VMware 使用了特定术语以便于记忆:
         - 策略驱动的控制层,这一层了解应用程序要求,并会这些要求下放到基础架构,然后监控结果
         - 一套以应用程序为中心的数据服务,这些服务会遵从应用程序和虚拟机边界,以及
         - 虚拟数据层,这一层可对各种存储目标进行抽象:从常见阵列到新型基于软件的虚拟存储阵列。
  

  

         在 VMworld 上公布的消息
       从愿景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都是合理的,但是在 VMworld 中,我们还要探讨和评估一些技术范例。
  
DSC0005.jpg

         首先是 VSAN,更正式地说就是“Virtual SAN”,它本身就值得我们写一整篇博文。

         其次是虚拟卷 (VVOL),它正在逐渐变为现实,在 VMworld 上会安排有技术预览以及合作伙伴演示。另一篇博文会介绍 VVOL 的更多信息以及它们非常重要的原因。
  

         接下来是一种新的闪存读取缓存功能,它将成为 vSphere 5.5 的一部分,这种功能特别有用,因为它可以完美地集成到虚拟化管理程序、VMotion 等组件中。
  

         最后,VMware 将正式发布 Virsto,这是一种面向外部存储的纯卷管理器型产品,我之前曾讨论过它
         将愿景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我们已经起步。这一初步愿景的背后有许多令人着迷的东西,我恨不得马上分享给大家,但还要等一等 :)
  

  

         我的看法
       如果您听过 Paul Maritz 的演讲就会知道,他会分享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预言,这些预言不久之后就会变成现实。这里可以举一些例子:许多年前,他就说虚拟化会成为这些技术中的一种,就像微处理器一样,具有无限的扩展性
         从某些方面来看,VMware 预言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和软件定义的存储会成为现有虚拟化概念向新的领域的自然延伸,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它们进行集成。
  

         VMware 已经在计算资源方面展示了这一点:利用虚拟化,它们可以进行抽象、合用和自动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存储或许与此极为相似:使用虚拟化的原理,它也可以进行抽象、合用和自动化。
         虚拟化改变了我们思考计算的方式,因此,世界也会焕然一新。
  

         我敢肯定,存储世界也同样如此。
  

  
       欢迎在微博上关注我,这样在我发布博客文章后您就会收到通知,并可以让您了解更多有关 VMware 存储的信息:@VMware中国

--------------------------------------------------------------------------------------------------------------------------------------------------


作者: Chuck Hollis
近日,ChuckHollis 加入了 VMware,担任存储与高可用性部门首席策略专家。在 Chuck Hollis 的领导下,VMware成功发布了一款领先的软件定义的存储解决方案-VSAN。期间,他将其在存储行业和 IT 生态系统方面的真知灼见引入了VMware。加入 VMware 之前,Chuck Hollis 曾经在 EMC 任职 18 年,担任 EMC 全球营销首席技术官。他喜欢与客户和业内人士探讨各类技术话题。当然,也酷爱写博客。Chuck 与妻子和孩子们共同居住在马萨诸塞州的霍利斯顿。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519026-1-1.html 上篇帖子: 为什么应该将 VMware 视为(未来)名副其实的存储供应商 下篇帖子: vmware esxi5.1下的vmdk扩容(CENTO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