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114|回复: 0

[经验分享] 利用VMWare和WinDbg调试驱动程序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5-4-7 15: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里总感觉 SOFTICE 的发展快到末路了。果然在 2006 年时Compuare 宣布停止 SOFTICE 开发。这里消息确实令很多人心痛。但与此同时,Windows 的配套调试器 windbg , cdb 等不断更新,功能不断强大,你必须选择它,虽然它内核调试速度不理想。后来我知道了 syser debuger, 国人写的不错的调试器,基本上 SOFTICE 命令等相似,上手很快,单机调试即可,速度挺快。但是要开发windows 内核程序,最好还是 windbg,至少 windbg 与系统的兼容肯定不会差吧。因为我自己的机器配置不高,所以平时玩的时候就用 syser , 但在公司真正解决问题时还是用 windbg。windbg 除了速度慢点(还能忍受,现在我公司的机器是AMD双核的),还有就是初次使用配制比较麻烦,你如果真实的使用 2 台机器调试那问题可能会更多。我每次重装系统后,都要上网找资料然后一遍遍配制挺烦人的,这次总结一下。
  首先,先下载http://msdl.microsoft.com/download/symbols/packages/windowsxp/WindowsXP-KB835935-SP2-slp-Symbols.exe?符号表,然后安装到真实系统中。
再下载http://msdl.microsoft.com/download/symbols/debuggers/dbg_x86_6.5.3.8.exe?WinDbg程序的最新版本,同样也安装到真实系统中。
  接下来我们要在虚拟机中装系统了,我用的是WinXP SP2。安装完成后修改boot.ini文件。在里面[operating systems]节中加入一行,
"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XP Professional - debug" /fastdetect /debug /debugport=com1 /baudrate=115200 "
  随后关闭系统。配制虚拟机的硬件,点击 "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s",添加一个Serial Port,选择"Output to named pipe",然后下一步,第一框里保持默认的 "\\.\pipe\com_1"
第二框里选"This end is the server."
第三框里选"The other end is an application."
选中 "Connect at power on"
然后点击 "Advanced>>" 然后在新窗口中选中 "Yield CPU on poll"。保存退出。
好了,以上就是虚拟机系统要做的全部事情。
  真实系统中,我们要在设备管理器中。找到Com1口,然后再属性页中修改他的速率为115200
然后为使用方便,创建一个WinDbg的快捷方式。快捷方式的命令行为
"C:\Program Files\Debugging Tools for Windows\windbg.exe" -y C:\Windows\Symbols\ -b -k com:port=\\.\pipe\com_1,baud=115200,pipe
这里面-y后面的路径就是我们前面安装符号表的路径。
  

  
使用时,首先运行虚拟机系统,到bootloader选择进入哪个系统的时候,我们先按一下上下,将倒计时停止。然后再到真实系统中运行刚才我们创建的WinDbg快捷方式。运行完成后再在虚拟系统中选择带有调试标志的系统即可。此时回到真实系统,稍等一会就可以看到WinDbg输出信息告诉我们两个系统已经连接上了。到此调试器已经和VMware 虚拟机连接成功了,下面就可以进行期待已久的调试工作了。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54658-1-1.html 上篇帖子: I5 520M VMware 安装东皇 2.2 Mac OS 下篇帖子: [学习Linux]在VMware中安装Linu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