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这个问题对熟悉Python的朋友来说一定不难,虽然论坛上人气不高,还是有了好几个回复。比如某位朋友回复:
def root(x,y='',dct={'1':'5','2':'6','3':'7','4':'8'}):
for i in x:
if i in dct:
y+=dct
else:
y+=i
return y
这段代码其实可以运行并且结果是对的,但一眼看上去总觉得有些别扭。于是我跟帖给了3个答案做这件事情:
a = ['1', '2', '3', '4']
b = ['5', '6', '7', '8']
s = '1234'
# method1
import re
print re.sub('.', lambda m: dict(zip(a, b)).get(m.group(), m.group()), s)
# method2
print ''.join(dict(zip(a, b)).get(c, c) for c in s)
#method3
import string
print s.translate(string.maketrans(''.join(a), ''.join(b)))
这时候一位朋友提到:
d = dict(zip(a, b))
# method1
import re
def repr(m):
c = m.group()
return d.get(c, c)
print re.sub('.', repr, s)
# method2
print ''.join(d.get(c, c) for c in s)
但如果说只因为酷就要避开,这似乎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再回头看看第一段类似C的代码吧,如果我们的代码都这样写,为什么我们还要用Python呢?
有大牛说过,一门好的编程语言,能改变你的编程思维,如果你觉得一门语言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不值得花时间去学习这门语言(大意如此,记忆力不佳^^)。体现在C to Python上的话,内置的列表解析和大量的封装代码逻辑的方法(Python有一个文档详细介绍了这些,标题很酷叫做函数式编程指南)完全可以颠覆对程序源代码的认识。试想,如果用一个列表生成另一个列表,写成这样:
l2 = []
for i in l1:
l2.append(i)
与写成这样:
l2 = [i for i in l1]
哪个会好一些呢?可能对新人来说,上面那样更符合他们固有的逻辑,但我想这并不足以阻挡我们使用列表解析,更不应该因此而逃避内置的zip map reduce等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有现成的文档可查,为什么我们要放弃他们,使用一层一层的for循环呢?我在第一次看到Python这么精妙的代码时,很是惊叹。如果要放弃这些功能,那是多么令人郁闷的事情。
别因为cool就抗拒,别忘了酷也是Python的特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