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981|回复: 0

[经验分享] ORACLE ERP 的前世今生(4)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8-9-25 10: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2000年-2009年:引领风骚,征购无极限
  2000年5月,历经3年潜心研发,ORACLE 11i 电子商务套件(EBS)正式发布。该产品有两大宣传卖点:一是完全的B/S架构,二是互联网应用。关于所谓B/S架构,今天已几乎成为行业技术标准,没什么好说的。而所谓“互联网应用”,即ORACLE刻意强调的那个“i”(internet的意思),则很大部分是为了迎合当时的互联网泡沫泛滥的时代潮流。
  11i 中的那个“i”的影响之深、之广,以至于今天的ORACLE R12 出来后,有人还习惯性地将它称之为“12i”。但实际上从企业实际业务的核心应用角度来讲,这个“i”(互联网应用)在当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在今天企业互联网应用已逐步深入,远非昔日可比的时候,R12的出台却抛弃了这个“i”,这或许可以说明,ORACLE会玩概念,是玩概念的高手,但ORACLE从未将“玩概念”当成自家产品的“立身之本”。
  2001年,财富100家中已经有65家在运行11i EBS,ORACLE抢得了市场先机。相对而言,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改变,SAP则显得有些反应迟钝,业界评论家们甚至认为SAP落后了。尽管SAP在1999年10月就开始推出其新一代基于网络的企业套件mySAP.com,但多年之后,SAP不得不无奈地承认:许多人弄不明白mySAP.com是什么东西。
  伴随着11i的成功,客户群的扩大,来自客户的抱怨与不满也在增多。应用软件的早期版本不够成熟,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本来是一个业界所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但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客户开始抱怨“产品并没有埃里森吹嘘的那么好”。加之埃里森不介意得罪同行、得罪媒体、得罪合作伙伴,甚至得罪客户的独特的行事风格,也给自己招来了许多麻烦。
  过去若干年来,争议诋毁、嫉妒中伤、幸灾乐祸几乎与ORACLE的发展如影随形。咨询机构AMR调查公司在自己的报告中就曾宣称“用最好听的词汇描述,ORACLE应用软件的历史也是充满波折。这家公司有一个传统:将软件卖给早期的买家,依靠它们洒下的鲜血、汗水、泪水去填补产品的漏洞,使之变得可靠”。然而,尽管如此,有趣的是,大多数客户还是相信ORACLE能最终解决存在的问题,虽然抱怨不满、大声抗议,但却一次又一次地愿意给予ORACLE机会。这或许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ORACLE ERP产品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2002年5月,软件巨人微软公司在继一年多前以11亿美金收购一家美国本土中型财务软件公司后,又以13亿美金收购欧洲小型企业应用软件供应商Navision,希图在据说整体规模有千亿美金之巨的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分一杯羹。有媒体甚至报道说“微软收购欧洲ERP公司目标直指SAP”。Navision目前在国内有一定市场,据说曾让用友、金蝶十分不安。该产品小巧玲珑但五脏俱全,居然不用install就可以直接使用(感趣者可以找来试试)。但要用这样一个类似“玩具”一般的产品挑战SAP/ORACLE,则恐怕是媒体的捕风捉影、夸大其词。
  2003年,ORACLE推出EBS的特别版(special edition),仅包含FI、INV、PO、OM,产品形态与策略和SAP的A1类似。也就在这一年,ORACLE在与Peoplesoft争抢JDE的过程中,演出了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最终在2004年以103亿美金的代价将Peoplesoft和JDE一起纳入囊中。至此,ORACLE与SAP在ERP市场的整体份额差距进一步缩小,因为Peoplesoft与JDE当时位列世界第三、第四。尽管当时有很多人怀疑ORACLE会消化不良、自食其果,但时间已经表明,ORACLE笑到了最后。
  2004年,ORACLE 推出On Demand Business服务,该项业务实际上也就是三年之后忽然在国内变得异常火爆的所谓SaaS。近年来,SaaS即“软件即服务”的概念在国内被炒到了近乎“神话”的地步,一时间国内ERP厂商们争先恐后,仿佛它就是“救星”,真不知道这是福还是祸。
  2005年,ORACLE以58.5亿美金的代价并购Sieble。Sieble最著名的产品是CRM,该产品追根究源,可以追溯到ORACLE早年在其内部使用的一个“电话销售管理系统”。叶落归根,Sieble的历史仿佛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起点。
  2006年,ORACLE 发布“应用无极限”的产品战略,发誓要将收购来的一堆产品(JDE/Peoplesoft/Sieble等)与自家产品“熔合”到一起。姑妄言之,姑妄信之。对于过去使用这些产品或依靠这些产品谋生的公司与个人来说,似乎还是应当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2007年,ORACLE正式发布EBS R12。此时的EBS已经包含有高度集成的300多个模块,几乎覆盖了制造业、商业、金融、服务、政府、公用事业等等各行各业的全部应用。过去曾看到ORACLE的一个说法:R12将是EBS的最后一个版本。不知道ORACLR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同年,ORACLE以33亿美金的代价收购知名的绩效管理软件Hyperion,以近5亿美金代价收购知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Agile。
  2008年,ORACLE 提供Sieble CRM  On  Demand 服务。同年,ORACLE以85亿美金的代价收购中间件厂商BEA。
  2009年,ORACLE 宣布提供Sourcing on demand 的合作伙伴计划,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再次介入正热火朝天的SAAS市场(但笔者看来,此举似乎有点搅局的意味)。随后,ORACLE宣布以74亿美金收购SUN,业界再次被震撼。曾有个一问一答的笑话。问:上帝与埃里森有何不同?答:上帝不认为他是埃里森。如果ORACLE收购SUN成功,从操作系统、数据库到中间件、应用软件,从底层到上层,从硬件到软件,ORACLE全包,埃里森一统江湖,看来真要成上帝了!
  因为埃里森被看作是收购狂人,于是有不少人似乎认为ORACLE的应用产品之所以强大,是靠收购得来的。国内有些ERP厂商也想效仿、走捷径。但实际上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从产品规划设计、企业实际应用角度来看,收购只可能锦上添花,不可能是雪中送炭!然个中就里,涉及对产品应用架构的复杂分析,实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601184-1-1.html 上篇帖子: oracle 内存监控 下篇帖子: oracle中kill session的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