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安装Apache、php、xcache、FastCGI及相关整合
一:编译php工作在xcache模式下
在编译安装之前,要首先确保其安装环境,需要安装相关的开发环境的包组“Development tools”和“Server Platform Development”。
Apache篇
1:安装apache需要先安装apr包和apr-util包,还依赖于pcre-devel包,所以我们要先安装所依赖的包。系统自带的apr和apr-util版本较老,我们这里需要手动去升级,升级的方式有2种,一种是直接升级rpm包,还有一种可以通过源码来进行编译,我们这里使用源码编译进行安装。我们以apr-1.4.6.tar.bz2和apr-util-1.5.2.tar.bz2为例。
#yum -y install pcre-devel
(1) 编译安装apr
# tar xf apr-1.4.6.tar.bz2
# cd apr-1.4.6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r
# make && make install
(2) 编译安装apr-util
# tar xf apr-util-1.5.2.tar.bz2
# cd apr-util-1.5.2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r-util --with-apr=/usr/local/apr
# make && make install
(3)编译安装apache
#tar xf httpd-2.4.6.tar.bz2
#cd httpd-2.4.6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ache --sysconfdir=/etc/httpd24 --enable-so --enable-ssl --enable-cgi --enable-rewrite --with-zlib --with-pcre --with-apr=/usr/local/apr --with-apr-util=/usr/local/apr-util --enable-modules=most --enable-mpms-shared=all --with-mpm=event
# make && make install
各选项的意义:
--prefix=/usr/local/apache #指定httpd的安装路径
--sysconfdir=/etc/httpd24 #指定安装后配置文件的路径
--enable-so #这项是关键:支持动态模块装卸载,如果不写的话,php没办法以模块的方式编译成apache的模块了
--enable-ssl #支持https
--enable-cgi #支持cgi动态执行
--enable-rewrite #支持url重写
--with-zlib #支持使用zlib库将数据发送到客户端之前进行压缩
--with-pcre #和依赖的pcre软件包相关
--with-apr=/usr/local/apr #依赖于apr告知apr的安装路径
--with-apr-util=/usr/local/apr-util #依赖于apr-util,告知其安装路径
--enable-modules=most #支持多数模块
--enable-mpms-shared=all #构建MPM为动态模块,将所有的模块都设为动态共享,可以在系统运行时加载
--with-mpm=prefork #指定安装的模块式prefork,如果安装后想要更改,可以再编辑LoadModule指令内容选择不同的模块。
2:为其提供服务脚本。
# cd /etc/rc.d/init.d/
# cp httpd httpd24 以httpd的服务脚本为基础进行修改
#vim httpd24
找到以下选项的位置对其进行修改
#chkconfig --add httpd24 添加httpd24服务
#chkconfig --list httpd24 查看服务的运行状态,默认是关闭的
如果想要设定自动开机启动:
#chkconfig httpd24 on
#service httpd24 start 启动服务
检查80端口是否处于监听状态
#ss -tanl
然后我们通过浏览器做访问测试。
PHP篇
注意:编译安装php之前,要确保apache和mysql安装成功,因为php的有些选项依赖它们的某些文件。mysql在前面的博客中我们已经演示安装了,所以我们可以安装php了。
1:我们以php-5.4.19.tar.bz2为例
#tar xf php-5.4.19.tar.bz2
#cd php-5.4.19
在这个目录下, php.ini-development是在开发环境中建议使用的模板;php.ini-production是在生产环境中建议使用的模板。
编译的时候依赖于libmcrypt-devel和mhash-devel,所以我们先安装这两个包。
# yum install libmcrypt-devel mhash-devel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php --with-mysql=/usr/local/mysql --with-openssl --with-mysqli=/usr/local/mysql/bin/mysql_config --enable-mbstring --with-freetype-dir --with-jpeg-dir --with-png-dir --with-zlib --with-libxml-dir=/usr --enable-xml --enable-sockets --with-apxs2=/usr/local/apache/bin/apxs --with-mcrypt --with-config-file-path=/etc --with-config-file-scan-dir=/etc/php.d --with-bz2 --enable-maintainer-zts
各选项的意义:
--prefix=/usr/local/php #指定安装路径
--with-mysql=/usr/local/mysql #指定mysql的安装路径
--with-openssl #支持加密功能
--with-mysqli=/usr/local/mysql/bin/mysql_config #指定mysql的高级接口
--enable-mbstring #支持多字节的字符
--with-freetype-dir #支持多种字体文件库
--with-jpeg-dir #支持jpeg图片格式
--with-png-dir #支持pnf图片格式
--with-zlib #支持使用zlib库将数据发送到客户端之前进行压缩
--with-libxml-dir=/usr #指定扩展标记语言库文件路径
--enable-xml #支持扩展标记语言
--enable-sockets #php可以基于sockets进行通信
--with-apxs2=/usr/local/apache/bin/apxs #指将php安装成apache的动态模块
--with-mcrypt #支持加密解密功能
-with-config-file-path=/etc #指定配置文件的路径,主配置文件php.ini放在这里
--with-config-file-scan-dir=/etc/php.d #指定主配置文件的从配置文件路径,这里放置一些以.ini 结尾的文件
--with-bz2 #支持bz2的压缩格式
--enable-maintainer-zts #取决于mpm所选择的模型,worker和event时,需要这个选项,而如果是prefork,就不需要了
在编译安装的过程中还提示有别的包需要安装,其中有libxml2,bzip2,所以我们还要安装libxml2-devel,bzip2-devel。
注意:当提示我们所依赖的包时,我们要安装包的devel的包!
#yum -y install libxml2-devel bzip2-devel
安装好了之后,再重新进行刚才执行错误的编译安装,这一步操作成功后,我们就快成功了。
接着编译:
#make && make install
至此php安装成功了。
2:由于我们安装的php还不能满足要求,所以还要修改它的配置文件。
# vim /etc/httpd24/httpd.conf
可以看到里面多了一个 modules/libphp5.so模块,有了这个模块,就可以解析php脚本了。此时php还不能识别php格式的网页,所以我们还要添加相关的配置。
找到AddType的相关说明添加选项: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php
这样就能识别php结尾的网页了,还有些网页是以phps结尾的网页,如果也要识别这种格式的网页,那么我们还要添加选项: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source .phps
我们要默认能识别的网页文件是以.php结尾的文件,还需要配置一些选项
找到Directorylndex的位置添加index.php
我们需要测试一下,但是我们有两个版本httpd,一个是编译的,还有一个是rpm包的,所以我们还要编辑一些文件
#vim /etc/profile.d/httpd.sh
export PATH=/usr/local/apache/bin:$PATH
重新读取
# . /etc/profile.d/httpd.sh
这时候测试就能找到我们所编译安装的httpd了
进行测试
#httpd -t
可以验证一下
#hash
然后重启服务
#service httpd24 restart
3:验证一下我们安装的php,在这里我们用主服务器验证,主服务器默认的网页的安装路径为/usr/local/apache/htdocs,
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目录下编辑网页
# mkdir /web/htdocs/ -pv
# vim /web/htdocs/index.php
然后修改apache的主配置文件
#vim /etc/httpd24/httpd.conf
找到DocumentRoot的位置,编辑相关内容
#
DocumentRoot "/web/htdocs"
提供主配置文件
# cd php-5.4.19
# cp php.ini-production /etc/php.ini
重新启动使其生效
#service httpd24 restart
然后在浏览器上测试,显示我们所编辑的网页,测试成功。
Pma的配置设置
我们再安装一个软件能够基于图形化的界面进行管理
以phpMyAdmin-3.5.1-all-languages.tar.bz2为例:
在这里启用基于虚拟主机的方式提供服务
首先启用虚拟主机,先创建pma放置的路径
# mkdir /web/htdocs/pma
# tar xf phpMyAdmin-3.5.1-all-languages.tar.bz2
# mv phpMyAdmin-3.5.1-all-languages/* /web/htdocs/pma
#cd /web/htdocs/pma
# cp config.sample.inc.php config.inc.php
# vim config.inc.php
我们先生成随机数写在要求位置,最好用命令生成,
# openssl rand -hex 4
cc0d142f
接着配置虚拟主机
#cd /etc/httpd24
# vim httpd.conf
将中心主机注释掉
#DocumentRoot "/web/htdocs"
找到vhosts
# Virtual hosts
Include /etc/httpd24/extra/httpd-vhosts.con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