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S文件系统主要应用是,提供一个高效,冗余的共享存储平台
MFS的网络组成有三部分:masterserver chunk server 和client ;其中master server 只有一个,而chunk server 和client 可以有多个。 整个文件系统包含4种角色 1.管理服务器 master server 有时也称为元数据服务器,负责管理各个数据存储服务器,调度文件读写,回收文件空间以及恢复多节点拷贝 2. 元数据日志服务器 metalogger 负责备份管理服务器的变化日志文件,文件类型为changelog_ml.*.mfs 3. 数据存储服务器 chunk server 真正存储用户数据的服务器 4. 客户端 client $make && makeinstall Mfsexports.cfg文件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表示客户端的IP地址,第二部分表示被挂接的目录,第三部分表示客户端拥有的权限。 被挂载目录: / 表示MoosFS根 . 表示MFSMETA文件系统 客户端权限:ro,rw ,alldirs 允许挂载任何指定的子目录;maproot映射为root用户还是指定的用户;password 指定客户端密码 默认的元数据文件是metadata.mfs.empty,要启动master server ,需要将metadata.mfs.empty 改名为metadata.mfs 该服务器主要是对元数据服务器的变化日志进行备份,文件类型为changelog_ml.*.mfs。防止元数据服务器崩溃后,可以通过该日志进行恢复 主配置文件mfsmetalogger.cfg,在该文件中指定元数据服务器即可。 主配置文件mfschunkserver.cfg mfshdd.cfg ;mfschunkserver.cfg指定元数据服务器地址即可,mfshdd.cfg指定存储数据的位置,至少为一个分区,最后为一个磁盘或raid卷。 客户端需要安装fuse和mfs软件 编辑/etc/profile文件 # exportPKG_CONFIG_PATH=/usr/local/lib/pkgconfig:$PKG_COFNIG_PATH #source /etc/profile 生效 加载fuse模块到内核 #modprobefuse #mfsmount /MFS –Hmaster_IP地址 #mfsmount –m /mfsmeta–H master_IP地址 //主要用于恢复删除的文件,mfsmeta/trash目录下存放着被删除的文件,要在隔离时间内 在管理服务器上启动mfscgiserv http://masterserverip:9425即可查看 $mfsgetgoal 3 /mfs 目标goal指文件被复制的次数,通过mfsgetgoal命令来证实,通过mfssetgoal 设定 实际的副本数可以通过mfscheckfile 和mfsfileinfo命令来证实 显示MFS目录的具体信息mfsdirinfo 类似于du –s 删除的文件存放在”trash bin ”的时间就是隔离时间, -r可以对整个目录树操作 #mfsgettrashtime /mfs//查询隔离时间 #mfssettrashtime /mfs//设置隔离时间 #mfsmakesnapshotsource destination //生成快照 Source 指定源文件或目录,destination是快照文件路径或目录,source和destination路径必须都在MFS系统下 维护MFS,最重要的就是维护元数据服务器的重要目录/usr/local/mfs/var/mfs,MFS数据的所有操作都记录在这个目录的某个文件中,该目录下的数据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元数据服务器的改变日志文件changelog.*.mfs;另一部分是元数据文件metadata.mfs MFS的启动和关闭,mfschunkserver–s ;mfsmetalogger –s;mfsmaster –s 其他参数 start restart stop #mfsmetarestore –a 恢复MFS管理服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