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后面要做iPhone开发,又苦于没那么多钱买Mac机,所以只能折腾我的Thinkpad了,装个黑苹果试试,结果还算满意。Mac的系统因为是基于BSD的,所以加上之前的Linux基础,使用起来也并不觉得很不习惯(完全当Linux用了)。下面就简单写一下本人的大致安装流程。
兼容性较好的硬件配置:AMI或Award的BIOS,Intel Core Duo CPU,Nvidia 独显,Realtek网卡(无线暂时很多都没办法驱动)
准备好两个分区,一个7G(放置硬盘安装的文件),另一个20G左右(最好不小于20G,作为mac的系统盘)。
必备的文件以及软件:mac10.6.3镜像、破解的OSInstall文件,HFS-Explorer(依赖于Java虚拟机,没有JVM的必须装JDK)、leopard硬盘安装助手、MacDrive(识别HFS+分区)、Boot Think或变色龙Chameleon(引导Mac启动)
安装:
1、下载HFS-Explorer并安装,打开HFS-Explorer点击"File"—>"Load file system from file",在弹出框里找到雪豹的安装光盘DMG文件,然后在弹出框里选含有HFS+那一项,然后点OK即可。已购买苹果DVD的朋友插入光盘后点击"File"—>"Load file system from device",然后点击“Load”,打开光盘文件后点击"Tool"—>"Create disk image",在弹出框选择路径,点击保存,保存到window分区。这里需要等待硬盘哇哇叫好几分钟。需要注意的是,保存这6.27G文件的目标分区只能是NTFS,FAT32有单一文件不能超越4GB限制。
2、用leopard硬盘安装助手把新建的dmg文件放进7G的硬盘里面。右键以系统管理员身份打开(XP可直接双击打开),在镜像文件一项选择新建的dmg文件,目标分区自然是7G的盘了。下面3个复选框都不要打勾,那些方法已经过时。点击开始,可以看见蓝色进度条过去,这里又需要等待好几分钟的硬盘嘎嘎声。此时如果程序出现没响应也不必担心,耐心等待拷贝完成。确保完成后出现Change Partition type to AF: success字样,如果是Failed的话,把分区格式化,再删除重新来一遍,或者手动使用diskpart命令把分区格式标志设为AF,AF是16进制里面175的意思,HFS分区应有AF的标记。具体步骤如下:
diskpart
list partition
select partition X(7G盘的分区)
set ID=AF
3、安装MacDrive对7G盘进行小修改,使苹果安装盘能识别MBR。要使Windows访问HFS+分区,安装MacDrive,安装后重新启动就可以看到E盘里面的东西。重启后发现7G盘不见了的可以把MacDrive从Windows开机自启动列表踢出去,再手动添加盘符。Windows默认使用MBR分区表,所以我们硬盘上的分区多数是以MBR分区表构建。而苹果只允许安装在GPT(GUID)分区表下,一个硬盘只能在MBR和GPT二者选择其一,将MBR改成GPT会把磁盘上所有分区所有数据删除。为此,我们要对DVD作一个小调整,使其能安装在MBR分区表下。
在文件夹选项打开显示隐藏文件,将所需的OSInstall文件拖放到7G盘的/System/Library/PrivateFrameworks/Install.framework/Frameworks/OSInstall.framework/Versions/A/,覆盖原文件
4、下载Bootthink,并安装,注意Bootthink只能安装在系统的启动盘中,对于有单独100M隐藏分区的windows7系统,放在100M分区下才能顺利安装引导。找到bootthink 的X:/Darwin/System/LibrarySL/Extensions/目录,在其中放入mac必须的一些驱动,如FakeSMC.kext—— bootthink原来已经带有,这个kext模拟真正苹果机上的SMC部件,必备;NullCPUPowerManagement.kext—— 将电源管理功能禁用,解决IntelCPUPowerManagement.kext的HPET错误;OpenHaltRestart.kext—— 解决重启/关机无法断电问题;
PlatformUUID.kext —— 解决Unable to determine UUID for host. Error : 35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