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3433|回复: 0

[经验分享] 沟通无极限 Exchange Server 2007抢先体验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5-9-11 10: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注】Exchange是微软开发的消息与协作系统,简单而言,Exchange server可以被用来构架应用于企业、学校的邮件系统甚至于像sohu或sina这样的免费邮件系统。作为一个协作平台Exchange server可以开发工作流、知识管理系统、Web系统或者是其他消息系统。同时通过对无线通讯、统一消息、手持设备及远程会议等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提供信息访问的通讯基础架构。

    【IT168 软件评测】在7月24日本周一的时候,微软公司向公众发布了新版的Exchange Server 2007 Beta 2 ,用户们可以从微软官方技术网站(http://www.microsoft.com/technet ... px?wt.mc_ID=MarHero)上下载到。该版本软件也包含了微软公司为原有Exchange Server 2007 Beta 1所做的最新的安全更新。blog.bitsCN.com网管博客等你来搏


DSC0000.jpg

Exchange Server 2003逐渐老去


    去年,微软公司曾经宣布Exchange Server 2007 将只会发布x64构架版本的软件。那时候,他们曾经声称,新的64位硬件构架可以为Exchange的运行带来无数的的好处,并且估计到今年的这个时候大多数服务器都会已经转换到64位硬件系统构架上。但是,微软公司所没有预料到的一件事情是,虽然现在绝大多数的服务器都已经转换到了64位的硬件构架之上,但是,它们之中只有很小一部分运行着Exchange Server 2007软件的所必须的64位Windows操作系统,诸如“Windows Server 2003 64位版本”或是“Windows Server 2003 R2 64位版本”。

    因为现在还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确保旧的x86操作系统能够顺利地升级到新的x64操作系统,因此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员们也不太可能会仅仅为了升级自己的Exchange配置,就贸然重新构筑整个服务器的系统环境,特别是在一些非常小的或是只有一台服务器的公司当中!而在另一方面,大规模Exchange Server授权客户又有权在任何自己需要的时候,再使用自己原有的旧的x86版本的Exchange授权升级为新的x64版本的软件授权,因此它们也不急于进行改变。
dl.bitsCN.com网管软件下载

    与之同时,一个x86版本的Exchange 2007也将会放到MSDN上,提供给客户们进行测试和开发。但是,各大公司不应当以此为由就放慢了自己迁移到64位硬件系统的脚步。毕竟,64位硬件构架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这个软件仅仅是权宜之计。
DSC0001.jpg

Exchange 2007


    新版的Exchange Server 2007 Beta 2在服务器端的主要改进包括:一元化通讯(Unified Messaging)、新的Outlook网络访问和Outlook语音访问、.Net的整合(从而使用C#和VB等编程语言对Exchange进行二次开发变得更加的容易)、多种安装“模板(Roles)”(通过移除不需要的元件,从而使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减到最低)、一个崭新的Exchange管理控制台、边缘传输模式(Edge Transport role)、在备份和复制功能方面的增强。点击这里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能够在这里看到整个新增特性的列表。
dl.bitsCN.com网管软件下载

    而在客户端方面,新版的Exchange Server 2007 Beta 2 软件在现有的服务上进行的一些改进:“Outlook移动访问功能(Outlook Mobile Access,OMA)”被撤销了,而“Outlook语音访问功能(Outlook Voice Access,OVA)”被新增添了进来,成为了微软“一元化通讯(Unified Messaging,UM)”项目的一部分。但是,无论如何,移动设备用户现在依然可以通过使用 Exchange Active Sync 来访问自己的电子邮件——他们只需要在客户端设备上安装上Active Sync。以前被用来远程遥控设备的Exchange ActiveSync 移动管理工具,现在被整合进了OWA客户端。从而,用户能够在没有管理员的干涉的情况下,使用OWA进行远程遥控和浏览远端的密码。

    此外,该新版的Exchange Server 2007 很可能会是支持“公共文件夹功能(Public Folders)的最后一版Exchange软件。微软公司原本计划是要在 Exchange 2003之后,就彻底地移除公共文件夹功能的。但是,由于来自合作伙伴的压力,他们把这一功能延续到了Exchange 2007 之中——因此,如果你的公司依赖于公共文件夹功能或是采用了依赖于该功能的第三方解决方案的话,我想你就需要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退路了! www.bitsCN.net中国网管博客

  安装前的注意事项:

     - 请在运行Exchange的安装程序前,先安装好KB904639(如果你使用的是x64构架的硬件的话)和KB898060 这两个Windows系统更新包。
     - 与 Exchange 2003 的安装不同的是,请不要安装SMTP和NNTP服务;请仅仅安装IIS。

    系统要求:

    - x86 硬件系统:
    - 800Mhz 或更高频率的处理器;
    - Windows Server 2003 x86 Service Pack 1 或者 Windows Server R2 x86

    - x64 硬件系统:
    - Intel Xeon 或 带EM64T扩展的Intel奔腾处理器,或者
    - AMD Opteron 或 带 AMD64 扩展的AMD Athlon 64 处理器
    - Windows Server 2003 x64 或者 Windows Server 2003 R2 x64

    - 内存:
    - 最低配置:每台服务器1GB内存,加每个用户7MB内存
    - 推荐配置:每台服务器2GB内存,加每个用户10MB内存 blog.bitsCN.com网管博客等你来搏

    - 硬盘:
    - 安装硬盘上最少需要1.2GB的硬盘空间(如果需要额外的UM语言包等等的话,则要求需要更大的容量)
    - 系统驱动盘上至少需要200MB空间
    - Exchange 所使用的所有硬盘必须为NTFS文件格式

    - 必须拥有DVD光驱或本地/互联网连接来访问系统安装文件

    - 事先需要安装好的软件:
    -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
    - 微软管理控制台 3.0(Microsoft Management Console,MMC)
    - Windows PowerShell (Exchange Management Shell所必需)
    - IIS 需要先安装好
    - KB904639 和 KB898060 需要先安装好
1. 测试系统:

    - 服务器硬件配置:
    - 处理器:AMD Athlon 64 FX-60
    - 主板:ASUS A8N32-SLI Deluxe
    - 内存:2GB Corsair DDR400 内存 (4x 512MB)
    - 硬盘:2块 750GB 7200rpm 16MB 缓存 SATA2 硬盘,使用 RAID1 模式
    - 显卡:2块 nVidia 7950GTX 显卡,使用SLI模式
    - 声卡:Creative X-FI Elite Pro
    - 操作系统: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2005 和 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x64,双启动

    - 客户端硬件配置:
    - 512MB 内存
    - 64GB 硬盘
    - 千兆网卡
    - 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x64 (MSDN)
    - 动态目录域名:exch07b2.dev.corp.techxero.com
    - 域名控制器
    - DNS 服务器
    - IIS 已安装
  Exchange 系统管理控制台的主界面:

   DSC0002.jpg

服务器工具(Server Properties):

   DSC0003.jpg

    客户端访问工具(Client Access Properties)>>开启表单认证功能:(在本文当中,为了在下面登陆OWA,我将认证方式在这里改作了表达认证,而系统默认设置是使用Windows认证)。

   DSC0004.jpg

客户端访问工具(Client Access Properties)>> 开启或禁用OWA中的可用功能:

   DSC0005.jpg

通过OWA设置文件的访问权限(被用于OWA中的文档访问):

   DSC0006.jpg

设置用户认证:
dl.bitsCN.com网管软件下载

   DSC0007.jpg

Exchange Server 2007 Beta 2中所包含的工具:

   DSC0008.jpg


  

  4. Outlook网络访问(OWA):

    OWA被赋予了它自己的虚拟目录--“/OWA”。而“/Exchange”依然存在,被用作电子邮箱的访问,但是客户端的“前终端(front-end)”被去掉了--这样就解决了在Exchange 2003的EAS 和 FBA所存在的问题!

   DSC0009.jpg

   DSC00010.jpg

当你第一次登陆的时候,OWA会提醒你设置一些个人的和地区性的选项:

   DSC00011.jpg

OWA的主界面:

   DSC00012.jpg

OWA:日程表(Calendar):

   DSC00013.jpg

OWA: 联系人(Contacts):

   DSC00014.jpg dl.bitsCN.com网管软件下载


OWA: 计划任务(Tasks):

   DSC00015.jpg

OWA: 文档访问(Document Access):

   DSC00016.jpg

   DSC00017.jpg

  为了测试这项功能,我在“我的文档(My Documents)中创建了一些默认的空白文档:

   DSC00018.jpg

  当鼠标右键点击后弹出的文档菜单:

   DSC00019.jpg

   使用“在Windows Explorer中打开”按钮:

   DSC00020.jpg

  
OWA 选项(Options):

   DSC00021.jpg

    “修改密码(Change Password)”选项已经被默认开启了,不再需要在IIS中添加一个特殊的VDir来运行这项功能了。

   DSC00022.jpg

   配置移动设备(带AKU2的Windows Mobile 5)

   DSC00023.jpg

  关于OWA2007:

   DSC00024.jpg

   打开另一个用户的电子邮箱:

   DSC00025.jpg

  测试 E-mail:

   DSC00026.jpg

   DSC00027.jpg

5. Exchange Management Shell: (提出一个问题!)需要什么来搜一搜吧so.bitsCN.com


   DSC00028.jpg

6. Exchange 和 IIS: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112208-1-1.html 上篇帖子: 接受Exchange邮件+附件代码 下篇帖子: Exchange server 2007安装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