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543|回复: 0

[经验分享] VMware Workstation9 下安装 CentOS6.5( 安装图文教程 )

[复制链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5-10-9 01: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下载CentOSer6.5镜像文件。
  http://mirrors.usc.edu/pub/linux/distributions/centos/6.5/isos/

二、创建新的虚拟机,命名CentOS6.5。
  1、在VMware Workstation 9 主页中选择“Create a New Virtual Machine”,创建新的虚拟机。


DSC0000.jpg


  2、选择“Custom(advanced)“,自定义(高级)配置。
DSC0001.jpg


  3、默认,下一步
DSC0002.jpg


  4、选择“I will install the operating system later.",稍后安装操作系统。
DSC0003.jpg


  5、选择“CentOS”,下一步
DSC0004.jpg


  6、设置自定义虚拟机名称,这里设置为“CentOS”,设置虚拟机存放位置,这里设置为“D:\Document\Virtual Machines\CentOS”。可根据个人喜好设置;
DSC0005.jpg


  7、默认,下一步。
DSC0006.jpg


  8、设置虚拟机内存,可根据个人计算机内存设置,这里设置2048MB。
DSC0007.jpg


  9、设置网络连接方式,设置使用NAT方式。
DSC0008.jpg


  10、默认,下一步。
DSC0009.jpg


  11、选择“Create a new virtual disk",创建新虚拟磁盘。
DSC00010.jpg


  12、默认,下一步。
DSC00011.jpg


  13、指定磁盘容量,这里为20GB;勾选“Split virtual disk into multiple files”,将虚拟磁盘拆分成多个文件。
DSC00012.jpg


  14、默认,下一步。
DSC00013.jpg


  15、此处列出虚拟机的具体信息,点击“Finish”,完成。
DSC00014.jpg

三、设置虚拟机镜像文件目录。


  1.打开新建虚拟机CentOS的设置窗口。


DSC00015.jpg
  2.设置虚拟机中操作系统镜像文件.iso的位置。


DSC00016.jpg

四、启动虚拟机安装CentOS6.5


  1、启动虚拟机。
DSC00017.jpg


  2、选择“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安装或升级已存在的系统。
DSC00018.jpg


  3、是否对CD媒体进行测试,选择“Skip”跳过。
DSC00019.jpg


  4、下一步。
DSC00020.jpg


  5、选择语言,这里选择“English(English)”,英语。
DSC00021.jpg


  6、选择键盘,默认,下一步。


DSC00022.jpg


  7、选择安装设备,选择“Basic Storage Devices”,基本存储设备。
DSC00023.jpg


  8、选择“Yes,Discard any data”,“是,忽略所有数据”,下一步。
DSC00024.jpg


  9、设置主机名,这里默认,下一步。
DSC00025.jpg


  10、选择时区,选择“Etc/GMT+8”,北京时区。
DSC00026.jpg


  11、设置管理员root密码。
DSC00027.jpg


  12、这里提示密码过于简单,选择“Use Anyway”,忽略。
DSC00028.jpg


  13、选择安装类型,选择“Create Custom Layout”,创建自定义布局。
DSC00029.jpg


  14、这里显示目前空闲控件为20473MB,点击”Create“创建分区。
DSC00030.jpg


  15、选择“Standard Partition”,标准分区。
DSC00031.jpg


  16、创建第一个挂载点:/boot,大小:128MB,文件系统类型:ext3。
DSC00032.jpg


  17、继续创建分区,点击“Create”。
DSC00033.jpg


  18、同样选择“Standard Partition”,标准分区。
DSC00034.jpg


  19、创建swap分区,大小:2000MB。
DSC00035.jpg


  20、继续创建/分区,点击“Create”。


DSC00036.jpg


  21、同样选择“Standard Partition”,标准分区。
DSC00037.jpg


  22、创建根目录“/”、大小:选中全部可用空间、文件类型:ext3。
DSC00038.jpg


  23、分区后空间分布情况下图所示,下一步。
DSC00039.jpg


  24、选择"Format",格式化。
DSC00040.jpg


  25、选择“Write changes to disk”,将更改写入到磁盘中。
DSC00041.jpg


  26、下一步。
DSC00042.jpg


  27、默然为“Minimal”,这里选择“Desktop”桌面,选中“Customize Now”,现在自定义。
DSC00043.jpg


  28、选择需要的安装程序,下一步。
DSC00044.jpg


  29、正在安装。
DSC00045.jpg


  30、点击“Reboot”,重启系统。
DSC00046.jpg
  31、正在重启CentOS系统。
DSC00047.jpg
  32、启动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
DSC00048.jpg



五、虚拟机网络配置
  1、宿主机的虚拟网关VMnet8的IP设置为自动获取。具体步骤为:右击点“属性”,然后选择IPV4那行,点击“属性",更改成自动获取。


DSC00049.jpg
  2、同理,修改“本地连接”也为自动获取。



  3、“虚拟机”-“设置”,网络适配器选为NAT。



  4、“编辑”-“虚拟网络编辑器”选中VMnet8,点选NAT(与虚拟机共享主机IP地址),把DHCP勾上(那两个框都勾上)。
  点击“应用”。



  5、开启宿主机(windows7)中的VMware DHCP Service 和VMware NAT Service服务。
  net start "VMware DHCP Service"

net start "VMware NAT Service"
  写个脚本省事儿:
  新建文件:开启VMware服务.bat
  编辑内容保存:

net start "VMware DHCP Service"
net start "VMware NAT Service"
pause
  

当双击”开启VMware服务.bat“时,可方便的打开VMware服务器。
  开启效果:



  6、测试,在CentOS中ping。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124400-1-1.html 上篇帖子: VMware8虚拟机安装东皇Mac OSX 10.6.5 下篇帖子: VMware vCenter 连接数据库的故障与密码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