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493|回复: 0

[经验分享] OpenStack监控项目Ceilometer的一些术语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11 10: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OpenStack Ceilometer简介
Posted on 2013年 3 月 21 日 by Yansu NoComments ↓Ceilometer项目创建时最初的目的是实现一个能为计费系统采集数据的框架。在G版的开发中,社区已经更新了他们的目标,新目标是希望Ceilometer成为OpenStack里数据采集(监控数据、计费数据)的唯一基础设施,采集到的数据提供给监控、计费、面板等项目使用。

Project Goal
For Grizzly, the new objective is The project aims to become the infrastructure to collect measurements within OpenStack so that no two agents would need to be written to collect the same data. It’s primary targets are monitoring and metering, but the frameworkshould be easily expandable to collect for other needs. To that effect, Ceilometer should be able to share collected data with a variety of consumers.
In the 0.1 (folsom) release its goal was just to deliver a unique point of contact for billing systems to aquire all meters they need to establish customer billing, across all current and futureOpenStack corecomponents.
Wiki地址:https://wiki.openstack.org/wiki/Ceilometer
代码地址:https://github.com/openstack/ceilometer
文档地址:http://docs.openstack.org/developer/ceilometer/


社区现状
目前Ceilometer项目有11000+ lines代码,16位贡献者,最近的活跃贡献者有7位。社区的Roadmap如下:


  • v1 delivered with Folsom with all functions required to collect base metering info and provide standard API access
  • v2 delivered with G as an incubated project with (subject to variation)
    End-User API access to own metering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summary as an Horizon plugin
    New agents for other OpenStack components (Quantum Engines? Heat? etc…)
    Multi publisher to handle other usage for data collection
    Individual frequency per meter
  • Move to core for H
Ceilometer架构介绍
DSC0000.jpg

Ceilometer项目主要由Agent,Collector,DataStore,API和消息队列组成。

Agent
Agent的主要职责是周期性的从它管理的Plugin中轮询,触发查询,Plugin中有具体获取数据的逻辑。Ceilometer中的Agent分为Central Agent和Compute Agent。
Central Agent负责管理除了Compute(Nova)之外所有的Plugin,例如Swift,Cinder的Plugin。这些Plugin通过RPC调用相关服务的API并获取数据,然后将数据publish到Message Queue。Central Agent作为一个中心的数据采集调度器,之需要部署一个即可。
Compute Agent负责Compute节点的数据采集,在每一个Compute节点都需要部署一个Compute Agent。它一方主要负责周期性的采集Compute相关的数据并发布到MQ。
目前所规划的监控指标:http://docs.openstack.org/developer/ceilometer/measurements.html

Plugin
Ceilometer实现的Plugin框架依赖setuptools的DynamicDiscovery of Services and Plugins实现。这是Ceilometer能进行扩展的基础。Ceilometer中有四种类型的Plugin:Poller,Publisher,Notification和Transformer。


  • Poller主要负责被Agent调用去查询数据,返回Counter类型的结果给Agent框架;
  • Notification负责在MQ中监听相关topic的消息(虚拟机创建等),并把他转换成Counter类型的结果给Agent框架。
  • Transformer负责转换Counter(目前在代码中还没有发现具体用li)
  • Publisher负责将Agent框架中Counter类型的结果转换成消息(包括签名),并将消息发送到MQ;
Agent的Pipeline定义了这些插件之间的数据流。Agent的Plugin框架就向一个流水线,每个Plugin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

Collector
Collector负责监听消息队列,将Publisher发布的消息(Meter Message)存储到DataStore。
DataStore
由MongoDB实现。
API
负责为其它项目提供数据,例如计费、面板等。
原文地址 http://alexyang.sinaapp.com/?p=300

agent
代理,运行在OpenStack架构中用来测量和发送监控结果到收集器的服务。
API server
Ceilometer的HTTP REST API服务
ceilometer
本项目名称,来源于云高计/云幂测量仪,测量云底的高度的仪器
central agent
中央代理,运行在OpenStack架构中中央管理节点上用来测量和发送监控结果到收集器的服务。
collector
收集器,运行在OpenStack架构中的服务,用来监控来自其他OpenStack组件和监控代理发送来的通知,并且将其存入数据库中。
compute agent
计算代理,运行再OpenStack架构中计算节点上的服务,用来测量和发送监控结果到搜集器中。
data store
数据存储,搜集数据的存储系统。
meter
计量值,被跟踪资源的测量值。一个实例有很多的计量值,比如实例运行时长、CPU使用时间、请求磁盘的数量等。在Ceilometer中有三种计量值:

  • Cumulative: 累计的,随着时间增长(如磁盘读写)
  • Gauge: 计量单位,离散的项目(如浮动IP,镜像上传)和波动的值(如对象存储数值)
  • Delta: 增量,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增加的值(如带宽变化)
non-repudiable
“不可拒绝”
project
项目,OpenStack中的租户或者项目。
resource
资源,OpenStack中被计量的基本单位(如实例,卷,镜像等)
sample
采样数据,一个详细的计量的采样数据。
source
原始数据,计量数据的原始数据。这个字段一般默认为”openstack”,它可以通过ceilometer.conf文件中的counter_source来设置。
user
OpenStack中的一个用户。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125338-1-1.html 上篇帖子: OPENSTACK 架构设计指南 from Mirantis 下篇帖子: openstack安装经验总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