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户管理相关命令 1.useradd/adduser:创建用户 adduser命令是useradd的连接:file`whereis useradd` (1)useradd [options] LOGIN -u, --uid UID:指定UID; -g, --gidGROUP:指定基本组ID,该组必须事先存在; -G, --groups GROUP1[,GROUP2,...[,GROUPN]]]:指明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c, --comment COMMENT:指明注释信息; -s, --shell SHELL:指定用户的默认shell,可用的所有shell列表存储在/etc/shells文件中; -r, --system:创建系统用户; -d,--home HOME_DIR:指定路径为用户的家目录;通过复制/etc/skel目录并重命名实现 指定的家目录路径如果事先存在,则不会为用户复制环境配置文件 -f, --inactive : 更改非活动期限 -M: 不创建用户家目录 注意:在/etcpasswd下第六字段还是会存在默认路径目录路径 (2)useradd -D:显示创建用户的默认配置; 注意:创建用户时的诸多默认设定配置文件为/etc/login.defs [iyunv@localhost ~]# vim /etc/login.defs MAIL_DIR /var/spool/mail 邮件队列目录 PASS_MAX_DAYS 99999 密码最大使用天数,99999基本表示永远 PASS_MIN_DAYS 0 密码最小使用天数 PASS_MIN_LEN 5 密码最小长度 PASS_WARN_AGE 7 密码过期警告日期 UID_MIN 500 最小用户ID号 UID_MAX 60000 最大用户ID号 GID_MIN 500 最小用户组ID号 GID_MAX 60000 最大用户组ID号 UMASK 077 默认遮罩码 CREATE_HOME yes 创建家目录 USERGROUPS_ENAB yes 删除用户是如果其组没有用户一并删除 ENCRYPT_METHOD SHA512 使用额加密算法为SHA512 (3)useradd -D [options]:修改默认选项的值,选项同useradd 注:修改结果保存于/etc/default/useradd文件中,可直接修改 2.usermod:修改用户属性 格式:usermod [options] LOGIN -u,--uid UID:修改用户的ID为此处指定的新UID; -g,--gid GROUP:修改用户所属的基本组; -G,--groups GROUP1[,GROUP2,...[,GROUPN]]]:修改用户所属的附加组;原来的附加组会被覆盖; -a,--append:与-G一同使用,用于为用户追加新的附加组; -aG -c,--comment COMMENT:修改注释信息; -d,--home HOME_DIR:修改用户的家目录;用户原有的文件不会被转移至新位置; -m,--move-home:只能与-d选项一同使用,用于将原来的家目录移动为新的家目录;-md -l,--login NEW_LOGIN:修改用户名; -s,--shell SHELL:修改用户的默认shell;
-L,--lock:锁定用户密码;即在用户原来的密码字符串之前添加一个"!"; -U,--unlock:解锁用户的密码; 3.userdel:删除用户,默认删除用户时不删除用户家目录 格式:usermod [options] LOGIN -r:删除用户时一并删除其家目录; 4.passwd:密码修改 (1) passwd:修改用户自己的密码; (2)passwd USERNAME:修改指定用户的密码,但仅root有此权限; 【OPTIONS】 -l,-u:锁定和解锁用户; -d:清除用户密码串; -e DATE: 过期期限,日期; -i DAYS:非活动期限; -n DAYS:密码的最短使用期限; -x DAYS:密码的最长使用期限; -w DAYS:警告期限; --stdin:从标准输入读取,一般和管道、重定向用来实现自动化 echo"PASSWORD" | passwd --stdin USERNAME 5.pwck:检查密码安全和完整性 6.chage:更改用户密码过期信息 格式:chage [OPTION] USERNAME -d, --lastday:最近一次修改的时间,可以用YYYY-MM-DD功能 -E, --expiredate:过期时间 -W, --warndays:警告时间 -m, --mindays:最短使用时间 -M, --maxdays :最常使用时间 7.id:显示用户的信息和有效ID; 格式:id [OPTION]... [USER] -u:仅显示有效的UID; -g:仅显示用户的基本组ID; -G:仅显示用户所属的所有组的ID; -n:显示名字而非ID; 8.su:switch user,切换用户 1)登录式切换:会通过读取目标用户的配置文件来重新初始化, pwd --->/home/USERNAME su - USERNAME su -l USERNAME 2)非登录式切换:不会读取目标用户的配置文件进行初始化,pwd --->/root su USERNAME 注:上说pwd演示说明是以root切换到本机普通用户为实例做简要说明 3)管理员可无密码切换至其它任何用户; 4)-c 'COMMAND':仅以指定用户的身份运行此处指定的命令; 不切换用户,完成后自动退回 9.==================几个逐渐废弃使用命令================= chsh:更改用户shell finger:用户信息查询 chfn:更改用户讯息,option基本同上
二、组管理相关命令 1.groupadd:添加组 格式:groupadd [options] group -g GID:指定GID;默认是上一个组的GID+1; -r:创建系统组; 2.groupdel:删除组 格式:groupdel [options] GROUP 3. groupmod:修改组属性 格式:groupmod[options] GROUP -gGID:修改GID; -nnew_name:修改组名; 4.gpasswd:给组添加密码 ,一般组都没有密码 在临时切换到不属于自己的附属组的其他组时候要通过组密码验证 无密码的组不能被任何用户切换,仅能被组所包含的用户切换 格式:gpasswd [OPTION] group -a USERNAME:向组中添加用户 -d USERNAME:从组中移除用户 5.newgrp:临时切换指定的组为基本组,使用exit退出 格式:newgrp [-] [group] -: 会模拟用户重新登录以实现重新初始化其工作环境; 注意:当临时切换到不属于自己的附加组的时候,要输入密码 6.grpck:检查组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