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562|回复: 0

[经验分享] linux 下安装memcached并启用SASL功能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6-3-18 08: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emcached是基于libevent的事件处理
  libevent是一个事件触发的网络库,适用于windows、linux、bsd等多种平台,内部使用select、epoll、kqueue等系统调用管理事件机制。而且libevent在使用上可以做到跨平台,而且根据libevent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数据统计,似乎也有着非凡的性能
欲了解更更多关于libevent:http://monkey.org/~provos/libevent/
  启用SASL验证机制
SASL全称Simple Authentication and Security Layer,是一种用来扩充C/S模式验证能力的机制。
简单来说SASL是一个胶合(glue)库,通过这个库把应用层与形式多样的认证系统整合在一起。这有点类似于 PAM,但是后者是认证方式,决定什么人可以访问什么服务,而SASL是认证过程,侧重于信任建立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调用PAM来建立信任关系。在这里Memcached就是上面提到的应用层,具体的认证交给SASL库,SASL会根据相应的认证机制来完成验证功能。
默认情况下,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安装程序会自动安装Cyrus-SASL认证包。可使用下面的命令检查系统是否已经安装了Cyrus-SASL认证包或查看已经安装了何种版本。

rpm -qa | grep sasl
  
  下列结果表示已经安装.

cyrus-sasl-plain-2.1.23-8.el6.i686
cyrus-sasl-devel-2.1.23-8.el6.i686
cyrus-sasl-2.1.23-8.el6.i686
cyrus-sasl-lib-2.1.23-8.el6.i686
cyrus-sasl-gssapi-2.1.23-8.el6.i686
cyrus-sasl-md5-2.1.23-8.el6.i686
  
  查看密码验证机制,输入:

saslauthd -v
  
  显示如下:

saslauthd 2.1.23
authentication mechanisms: getpwent kerberos5 pam rimap shadow ldap
  
  当前可使用的密码验证方法有getwent、kerberos5、pam、rimap、shadow和ldap
为简单起见,这里准备采用shadow验证方法,也就是直接用/etc/shadow文件中的用户账户及密码进行验证。因此,在配置文件/etc/sysconfig/saslauthd中,应修改当前系统所采用的密码验证机制为shadow,即:

MECH=shadow
  
  重启saslauthd进程

/etc/init.d/saslauthd restart
  
  结果如下:

停止 saslauthd:[确定]
启动 saslauthd:[确定]
  
  测试SASL验证功能,查看saslauthd进程是否运行

ps aux | grep saslauthd
  如果没有发现saslauthd进程,则可用下面的命令启动该进程并设置它开机自启动

/etc/init.d/saslauthd start
chkconfig saslauthd on
  
  可用下面的命令测试saslauthd进程的认证功能

/usr/sbin/testsaslauthd –u portaluser –p portaluserpassword
  
  其中,portaluser为Linux系统中的用户账户名,portaluserpassword为用户portaluser的密码。该命令执行后,如果出现如下所示的结果,则表示saslauthd的认证功能已起作用

0: OK "Success."
  亦可以自己添加用户给指定的程序,使用如下命令:

/usr/sbin/saslpasswd2 -a memcached -c portaluser
  要求输入密码:

Password:
Again (for verification):
  添加完用户可以使用上面测试命令验证一下是否成功,添加的用户必须是系统中的用户,上面命令的意思就是,给memcached服务添加可访问的用户,没有添加的系统用户仍然是不可以访问该服务的。
  
  sasl搞定之后就可以安装memcached了。 
  
  我安装memcached使用的普通用户,而启用memcached的SASL功能需要以root用户启动memcached服务才能校验成功,没尝试过其他方法,反正我的方法是可用的,也验证过。
普通用户下使用root权限,可以使用sudo 方式,普通用户使用sudo的前提是需要将该用户添加到/etc/sudoers文件中,以root编辑/etc/sudoers文件,在
root    ALL=(ALL)       ALL下增加一行
xxx    ALL=(ALL)       ALL xxx是需要使用超级权限的用户名
这种方式是给该用户root的执行所有命令的权限,亦可以给定指定命令的权限,简单起见,这里就给所有权限。
  说了这么多,言归正传,以实际操作来说明如何配置及使用。
  1. 给用户portaluser添加sudo权限。
以root用户编辑/etc/sudoers,在root    ALL=(ALL)       ALL行之下增加一行:

portaluser    ALL=(ALL)       ALL
  
  保存并退出,切换到普通用户portaluser。
2. 安装libevent。
下载libevent安装包,安装libevent时gcc版本不能太低,我的环境gcc版本是4.4.4。在http://www.monkey.org/~provos/libevent/ 下载libevent-2.0.12-stable.tar.gz,并上传到安装服务器,执行安装:
安装目录:/opt/system/portaluser/memcached/libevent

tar -zxvf libevent-2.0.12-stable.tar.gz
cd libevent-2.0.12-stable
./configure --prefix=/opt/system/portaluser/memcached/libevent
make
make install
  
  3. 安装memcached。
在 http://memcached.org/ 下载memcached-1.4.6.tar.gz,并上传到安装服务器,启用SASL验证功能需要在编译时指定--enable-sasl参数,否则安装成功后,无法启用SASL,执行安装:

tar -zxvf memcached-1.4.6.tar.gz
cd memcached-1.4.6
./configure --enable-sasl --prefix=/opt/system/portaluser/memcached --with-libevent=/opt/system/portaluser/memcached/libevent
make
make install
  
  完成安装。
4. 启动memcached服务器,启用SASL验证功能,在启动时需要加-S(大写S)参数。
编写启动脚本

cd /opt/system/portaluser/memcached/bin
vi start

  
  输入内容:

sudo ./memcached -d -f 1.1 -L -S -m 2048 -l 10.1.4.7 -p 11200 -u root

  
  保存退出,设置文件可执行

chmod +x start
  
  启动命令参数如下表
  


·启动方式:



 



·-d



以守护程序(daemon)方式运行



·-u root



指定用户,如果当前为 root ,需要使用此参数指定用户



·-P /tmp/a.pid



保存PID到指定文件



·内存设置:



 



·-m 1024



数据内存数量,不包含memcached本身占用,单位为 MB



·-M



内存不够时禁止LRU,报错



·-n 48



初始chunk=key+suffix+value+32结构体,默认48字节



·-f 1.25



增长因子,默认1.25



·-L



启用大内存页,可以降低内存浪费,改进性能



·安全设置:


 

·-S



启用sasl安全验证功能,开启后,客户端需要提供用户名密码方能访问memcached



·连接设置:



 



·-l 127.0.0.1



监听的 IP 地址,本机可以不设置此参数



·-p 11211



TCP端口,默认为11211,可以不设置



·-U 11211



UDP端口,默认为11211,0为关闭



·并发设置:



 



·-c 1024



最大并发连接数,默认1024,最好是200



·-t 4



线程数,默认4。由于memcached采用NIO,所以更多线程没有太多作用



·-R 20



每个event连接最大并发数,默认20



·-C



禁用CAS命令(可以禁止版本计数,减少开销)


  5. 启动memcached服务

cd /opt/system/portaluser/memcached/bin
start
  
  此时要求输入密码,当然输入的是当前用户的密码
  查看进程

ps –ef|grep memcached
  
  可以看到memcached服务进程
到此服务端的安装与配置已经完成,剩下就是通过客户端访问服务器。
  客户端代码如下,我使用了XMecached1.3.3作为客户端:

// 由配置文件读取IP、端口、权重
List<InetSocketAddress> addressList = SystemUtil.getAddressList(properties.getProperty("servers"));
int weights[] = SystemUtil.getWeights(properties.getProperty("weights"));
builder = new XMemcachedClientBuilder(addressList, weights);
// 配置读取连接池大小,缺省为1
builder.setConnectionPoolSize(SystemUtil.getInt(properties.getProperty("connectionPoolSize"), 1));
// 设置身份校验信息,验证机制默认为PLAIN
String SASLMechanisms = properties.getProperty("SASLMechanisms", "PLAIN");
Map<InetSocketAddress, AuthInfo> authInfoMap = SystemUtil.getAuthInfo(addressList, properties.getProperty("authInfo"), SASLMechanisms);
builder.setAuthInfoMap(authInfoMap);
// 添加协议工厂,启用SASL应使用binary协议
CommandFactory factory = SystemUtil.getCommandFactory(properties.getProperty("commandFactory"));
builder.setCommandFactory(factory);
// 分布策略:一致性哈希KetamaMemcachedSessionLocator,ArraySessionLocator
MemcachedSessionLocator locator = SystemUtil.getSessionLocator(properties.getProperty("sessionLocator"));
builder.setSessionLocator(locator);
// 序列化转换器
Transcoder transcoder = SystemUtil.getTranscoder(properties.getProperty("transcoder"));
builder.setTranscoder(transcoder);
// IoBuffer分配器
BufferAllocator bufferAllocator = SystemUtil.getIoBuffer(properties.getProperty("bufferAllocator"));//new SimpleBufferAllocator();
builder.setBufferAllocator(bufferAllocator);
//是否启用failure模式,true为启用,默认不启用
builder.setFailureMode(SystemUtil.getFailuer(properties.getProperty("sessionLocator")));
memcachedClient = builder.build();

  
  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 服务器节点:形如:"主节点1:port,备份节点1:port 主节点2:port,备份节点2:port"的字符串,
#可以不设置备份节点,主备节点逗号隔开,不同分组空格隔开
#由于该应用功能是加载数据,可以只考虑分布式,即以空格分隔ip的配置方式,不考虑主备关系
#举例如:servers=10.1.4.7:11200 10.1.4.7:11211
servers=10.1.4.7:11200
# 与servers对应的节点的权重,格式同服务器节点,权重是用来调节memcached的负载,设置的权重越高,该memcached节点存储的数据将越多,所承受的负载越大。
weights=4
#nio连接池大小,默认对一个memcached节点只有一个连接,这在通常情况下已经有非常优异的表现。但是在典型的高并发环境下,nio的单连接也会遇到性能瓶颈。可通过调整连接池数量,允许建立多个连接到同一个memcached节点,但是请注意,这些连接之间是不同步的,因此你的应用需要自己保证数据更新的同步
connectionPoolSize=1
#授权验证信息:形如:
#"主节点1用户名:密码,备份节点1用户名:密码 主节点2用户名:密码,备份节点2用户名:密码"的字符串
#与服务器节点个数一致,密码不允许有空格与:
#举例如:authInfo=user1:pwd1 user2:pwd2,此处的用户名密码memcached服务器主机的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名密码,且必须被添加到可访问memcached服务用户列表中,此处使用上面配置的用户portaluser
authInfo=portaluser:portaluserpassword
#密码校验机制(SASL认证机制)
SASL_Mechanisms=PLAIN
# 协议工厂net.rubyeye.xmemcached.command.BinaryCommandFactory(二进制),
#TextCommandFactory(文本),KestrelCommandFactory(可靠获取),本应用配置二进制方式
commandFactory=net.rubyeye.xmemcached.command.BinaryCommandFactory
# 分布策略,一致性哈希(用于增加主机时降低未命中率问题的解决)net.rubyeye.xmemcached.impl.KetamaMemcachedSessionLocator
#或者ArrayMemcachedSessionLocator(默认) ,默认分布的策略是按照key的哈希值模以连接数得到的余数,对应的连接就是将要存储的节点,本应用只需使用默认策略即可。
sessionLocator=net.rubyeye.xmemcached.impl.ArrayMemcachedSessionLocator
# 序列化转换器,默认使用net.rubyeye.xmemcached.transcoders.SerializingTranscoder
transcoder=net.rubyeye.xmemcached.transcoders.SerializingTranscoder
# IoBuffer分配器(内容写入memcached时的内存控制策略),默认为net.rubyeye.xmemcached.buffer.SimpleBufferAllocator,
#可选CachedBufferAllocator(不推荐)
bufferAllocator=net.rubyeye.xmemcached.buffer.SimpleBufferAllocator
# 是否启用failure模式,true为启用,默认不启用。所谓failure模式是指,当一个memcached节点down掉的时候,发往这个节点的请求将直接失败,而不是发送给下一个有效的memcached节点。
failureMode=false
  
  剩下的就是启动客户端连接服务器,并添加或读取数据.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192261-1-1.html 上篇帖子: Linux之Raid,mdadm在线详解 下篇帖子: linux top + pid 诊断占用cpu高的sql语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