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916|回复: 0

[经验分享] VisionMobile:2012年移动开发者经济报告(二):一、新格局看似尘埃落定(上)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6-5-24 08: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新格局看似尘埃落定
  移动应用现象持续扰动业界,在2012年达到更深远的里程碑。
  智能手机和平板取代浏览器,成为移动服务开发和部署的新主流“平台”。2012年Q1,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5M,占全部手机销售36%,超过了PC和笔记本总和(107M,据Canalys资料,2012年Q1)。
  于此同时,根据ABI资料,基于两个因素,平板自2011年第三季度销量超过上网本,Apple占据了包括笔记本、上网本和平板在内的“移动计算机”的头把交椅。有些行业分析师预测在2013年秋季,平板的销量会超过PC。平板自成一新产品类别,它在互动范式(见Flipbord) 和用户场景(从汽车展会到客厅沙发的电视伴侣)有显著差异。
  Apple和Google无可逆转地改变了移动手机行业的竞争基础。以前的垂直整合手机OEM们(如Nokia)让位给“快速跟随者” (如三星)和利用现成参考设计的低价集成者(如ZTE)。Nokia在雄踞手机出货量头位14年之后,被三星超越。在2012年Q1,三星手机出货量为94M,其中42M是智能手机,而Nokia出货量为83M,其中智能手机12M,当中只有2.2M是Windows Phone,暗示Nokia和微软在2011年2月建立的重大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仍未完全兑现。(Nokia称它的智能手机将只运行WP)
DSC0000.png
  新的生态系统经济使移动手机行业进入赢家通吃的游戏。手机制造商新的竞争金字塔有四层,如图。Apple进入新“移动计算机”产品领域,通过紧密整合硬件、软件、服务和设计,提供统一的产品体验和获取令人羡慕的利润。籍此,Apple攀升至手机出货总量的第三位,而利润则超过其他手机厂商的总和。
  紧随Apple的步伐,Google通过降低PC组装者的准入门槛,实现传统手机制造业务货币化。在货币化市场,价格和进入市场时间是竞争的唯一基本。组装者如华为和中兴利用价格作为竞争点。
  在业界利润上,三星排第二。作为快速跟进者,三星秘诀在于成功为Android新版本推出第一款手机。三星自己生产芯片和屏 幕,这是在硬件栈中最昂贵器件,保障获取利润和初上市器件。
  就电子邮件和消费者短信而言,RIM曾是大众市场消息终端的先锋,现已对用户失去吸引力和差异化。集成电子邮件已是司空见惯,WhatsApp和其他消息解决方案正在取代BlackBerry Messenger(BBM)。因此,RIM在2012年Q1出货量同比下降25%,投资者施压分拆公司和资产出售。
  由Interbrand跟踪观察的“品牌价值”反映了市场份额趋势。Apple占有2011年手机制造商全部品牌价值的33%。三 星仅通用一年时间,它的品牌价值增加了20%,而Nokia2011年和2010年相比,则丧失15%,在Interbrand所关注的前100 品牌中最大的下降值。
  下图显示过去的一年,智能手机竞争基本点的改变和利润迁移已经引发产量、收入和利润格局的重新洗牌。
DSC0001.png
  在2012年第一季度,移动手机市场最大份额并非来自Apple,Nokia或三星,而是“其他”:数百计手机制造商每年生产几亿台 终端销往发展中国家。“其他”的普遍性表明市场高度商品化以及竞争的惨烈。“其他”也称为“山寨”工厂或别的,和庞大的出货量相比他们只赚取极微薄的收入。他们破化了其他手机厂家的市场,通过强大的价格压力,从其他手机厂商中夺走氧气,即利润。Nokia就是典型受害者,这个前世界冠军的芬兰厂家销量依然很高,但收入下跌很快,利润几乎消失。于此同时,HTC和RIM这类公司已丧失差异化,正走向衰亡,无法维持利润,或甚至无法维持出货量。
  Apple无疑是手机市场扰动者和如今的王者。通过若干高度差异化产品,这家位于Cupertino的公司成功赢得市场份额相当大的收入和大部分的利润。Apple(目前)避免在价格上竞争,是基于其特有竞争优势的组合:正确的产业结构,顶级品牌,自我增长的生态 统,以及强大产品聚焦主导的“移动计算机”市场领域。三星是苹果外唯一的公司在这残忍市场中获得成功,虽然它策略和苹果完全不同。作为一个快速跟随者,三星得益于其供应链整合、快速开发首推市场产品、和差异化设计广泛产品的组合。
  平板成为开发者的主流屏
  平板已成为应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第一季度,Apple平板销售强劲,在它的iDevices中占33%。 Amazon的Kindle Fire在2011年假日档期销售非常好,然而,报道称在2012年第一季度下滑,总销售量低于75万台。总体而言,有若干分析家认为平板销量将在 2013年秋季超过PC和笔记本的总和。
DSC0002.png
  开发者对平板日益流行作出迅速反应:在2012年开发者经济调查中发现,有超过50%的开发者(不考虑平台)正以平板为目标机,其中绝大多数的iOS开发者都选择了平板,和去年只有1/3的开发者(34.5%)相比有大幅提升。另外的类型中,TV和游戏终端,只被不到10%的开发者选择。
  开发者主要使用平台不同,对平板兴趣有很大差异。很明显,更多的iOS开发者使用平板,接近3/4。大部分的mobile web,黑莓OS和Android开发者也使用平板。Mobile web开发者在PC和上网本上有显示同等兴趣(68%)。这并不奇怪,基于移动web知识,代码和开发工具在手机、平板和PC中轻易重用。Java ME开发者目标设备最为多类型,当然,主要是针对功能手机,但有14%的Java ME开发者也针对TV和机顶盒,比例远高于其他平台的开发者。
  成功巩固的生态系统
  应用商店持续发展:Apple应用商店有超过65万应用,Goggle Play(Android Market的新名字)有近45万应用。后面是望其项背的黑莓和WP,在2012年Q2都到达10万应用。值得注意,iOS和Andriod生态系统运行良好得益于强大的“网络效益”:如同电话网络一样,价值增长与用户数成正比。小生态系统仍无法赶上,增加应用速度远低于这头俩个生态系统。在2012年Q1,iOS和Android每周各增加4600和9000应用(总量,包括删除的),而黑莓和Windows Phone分别为1800和1400。
  应用数量是生态系统成功而否的最终衡量吗?主流技术新闻可能会使你这样认为,但真实情况却非如此,和这些数字没有关联。有两个重要因素决定应用生态系统是否成功:

  • 首先,不同平台间存在应用质量差异;例如WP7的旗舰应用Twitter和Skype仍明显落后于iOS,尽管WP7手机上市已超过一年
  • 其次,跨平台更新和发布应用时间是另一重要衡量。很多应用(以及它们的更新)首先是在iOS,然后才是在Android或其他平台。
  跨平台应用在质量和发布时间的滞后源于应用生产流程。只有新平台能够证明到达率和收入潜力值得投入,开发者团队才会优先考虑。此外,新平台上的应用开发通常是外包,会导致质量低下和功能滞后。
  相关链接:我的产业生态链和杂谈文章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220844-1-1.html 上篇帖子: Delphi7 windows 消息处理机制 下篇帖子: (C/C++)Windows Data Typ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