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641|回复: 0

[经验分享] centos7/rhel7安装

[复制链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6-8-31 09: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HEL7/CENTOS7新特性:
  1、身份管理
  ?kerberos的跨平台信任机制:kerberos将完全兼容微软活动目录,实现完全使用活动目录进行认证。
  ?REALMD:该功能简化了RHEL 加入微软活动目录的配置,支持自动发现域信息。
  RHEL 7增加了两个关键性的新特征改善了RHEL对AD的处理方式。现在,RHEL 7和AD之间建立了跨域信任(Cross-realm trusts),因此AD用户可以在Linux端无需登录就能访问资源。RHEL 7增加的另外一个AD相关的功能是realmd,实现自动化查询与添加AD(或其他红帽认证服务)DNS信息。
  2、性能管理
  ?性能辅助工具:RHEL7 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和一个新的通用图形界面来提供性能辅助管理。可以收集、分析系统瓶颈。
  ?调优和调优配置:RHEL7 提供了动态调优方案,来解决系统性能瓶颈问题。系统管理员也可以手动修改系统预置的方案来达到调优的效果
  3、虚拟化
  ?增强RHEL7虚拟机:完全兼容vmwarevshpere架构,RHEL7 自带 open vmtool 、3D图形驱动和OpenGLX11 的支持。使得RHEL7 部署在vmware平台更加方便。RHEL 7 同时支持vmware esxi 之间快速通信。
  ?虚拟I/O:为每台虚拟机提供了调用底层PCI 设备的接口,实现内核级别的隔离。提高了机器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虚拟机USB3.0接口支持   
?QCOW2格式文件型快照支持   
?嵌套虚拟化支持,可以在KVM中安装配置OpenStack   
?加强了对VMWARE的技术支持,自带open-vm-tools替换vm-tools   
?支持最热的技术Docker   
Docker是基于目前流行的应用虚拟化技术。应用被打包在Docker中,与系统和其他应用完全隔离,因此可以在系统之间迁移并正常运行。
  4、文件系统
  ? RHEL7 选择XFS作为其默认的文件系统,。
  RHEL7.0在安装的时候就默认使用了XFS,并不是说原有的EXT文件系统不再使用,RHEL 7仍然是支持ext4的.而是面对未来爆炸式增长的数据量,ext文件系统已经显得原来越力不从心。XFS文件系统完全为大数据而生,单个文件系统最大可以支持到8EB大小,单个文件的大小最大可达到16T,并且提供了丰富的日志系统,是应对大数据存储的强大的文件系统。
  XFS是扩展性高、高性能的文件系统。也是rhel7/centos7的默认文件系统。
  可通过工具xfsdump和xfsrestore来备份和恢复xfs文件系统,
  6、网络管理
  ?新增网络管理接口NMCLI
  7、服务管理
  ?使用systemctl 调用服务脚本
  RHEL7中使用systemd取代了原有的sysV,由systemd来管理系统中的服务。Systemd定义了与原来sysV 的init进程完全不同的方式对服务和系统进程进行管理。使得系统中的服务可以自动解决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且可以支持服务的并行启动!也就是说,RHEL7.0比原有的sysV操作系统启动速度更快,更稳定,同时也可以完美的支持Docker!
  8、RHEL7桌面
  使用最新的Gnome 3为默认桌面环境,使用最新的KDE 4.10为备选桌面环境。
  总结:
  RHEL7 对于开发人员最大的变化是内核升级到3.10   
RHEL7 对于系统管理人员最大的变化是系统及服务管理程序修改为Systemd   
RHEL7 对于网络运维人员最大的变化是网络管理程序和服务修改为NetworkManager   
RHEL7 对于存储工程师最大的变化是iSCSI导出服务修改为LIO kernel Target Subsystem   
RHEL7 对于云计算工程师最大的喜讯是原生的支持KVM嵌套虚拟化和Docker容器虚拟化
  一、RHEL7安装体验:
  生产服务器如果是大内存(4G以上内存),建议安装64位版本,启动加载后如下图:
   wKioL1fE0IWBPFBiAAA0jeXWt3I892.jpg
  界面说明: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   安装RHEL7系统
  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 测试安装介质及安装RHEL7系统 (相对于RHEL6来,将检测媒介提前到初始安装页面中)
  Troubleshooting 故障排除
  选择Troubleshooting,可以从下面界面看到:
   wKiom1fE0IaAhtt6AABiCIRCNMg390.jpg
  安装基本的图形模式
  安装救援系统
  从本地驱动器启动
  内存测试
  返回菜单
  返回菜单,选择第一项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 按回车,系统开始安装见下图:
   wKiom1fE0Ifz5j5EAAD3miqndvw616.jpg
  安装过程语言的选择,正式生产服务器建议安装英文版本,这里保持默认英文点击下一步
   wKioL1fE0IiRdLM2AAC-XlZ8NH4450.jpg
  单击continue
  进入到了安装汇总页面,从此页面显示三大块分别为:
  LOCALIZATION 本地化:可以看在此下面配置时间时区,键盘设置以及语言
  SOFTWARE 软件:在SOFTWARE下面可以到安装来源和自定义软件安装,默认系统选择最小化的安装
  SYSTEM  系统:安装目标设备和网络配置
   wKiom1fE0IjRWleCAADh4gW-WKk688.jpg
  附:
  可以在system系统中的installation destination进行磁盘分区管理:自动分区和手动分区
  这里我创建如下分区:
  /boot 分区 500MB
  swap分区 4096MB(一般设置为内存的2倍)
  /分区剩余全部空间
  备注:生产服务器建议单独再划分一个/data分区存放数据
   wKiom1fE0InTwapSAADgrZwwD_Q946.jpg
  点击左上角的done,进入下面的界面
   wKiom1fE0IriOs1VAAC8IUDrJf8746.jpg
  点击accept changes,回到安装汇总页面,点击begin installation,进入下面界面:
   wKiom1fE0IuTyvJrAABw04B7qZ8719.jpg
  选择user settings的root password,设置root账户的口令。
   wKiom1fE0IzQOKeeAADPusF8f4w330.jpg
  安装完成之后,点击reboot重启
  重启后进入到初始安装界面,配置license 及注册设置。
  系统首次初始化后,就进入了启动界面
   wKiom1fE0IyBRNmQAAA0J04Q9Wc775.jpg
  第一项是正常启动系统,第二项是以恢复启动系统。
  注1:系统默认编码设置文件,由/etc/sysconfig/i18n  更改为 /etc/locale.conf该文件主定义你当前系统的语言环境变量设置,这里是LANG=”en_US.UTF-8”、系统预置了那些
  语言支持,
  注2:常用命令安装:查看anaconda-ks.cfg,确定是否装base软件组
   wKiom1fE0I3AOMj9AAAVzphtcNQ315.jpg
  显示部份信息如下:
   wKioL1fE0I3RGhFOAABIRVQ5AR4521.jpg
  若没安装base软件组,则一些常规命令如ifconfig等就无法使用。可以使用yum groupinstall base安装base软件组。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265527-1-1.html 上篇帖子: 解决svn Authorization failed错误 下篇帖子: NTP时间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