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是一个用ANSI C 编写的开源数据结构服务器。“数据结构服务器”只是对灵巧的key-value存储服务的另外一种称谓。你不仅仅可以存储简单的字符串,还可以存储包括hash(或者map,甚至dicts),list,set,sorted set。我们在Top10 中大量应用了Redis,大部分为了根据用户搜索的日期和酒店的空房情况和价格建立索引。我发现Redis的代码非常容易读懂,甚至是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代码写的很整洁,并且代码量相对较小(4.5万行左右),大部分都是单线程的,依赖也很少。所有的依赖都跟源代码放在一起了,这中做法让编译它变得非常简单:clone它的库,然后输入make即可。
我决定通过为它增加一条命令来深入代码。而这简单的事情可以让我知道Redis怎么处理一条命令并调度响应它。命令rand,接收一个整型值作为max,并随机返回0到max(不包含max)之间的一个整数。这不是使用键值存储的思路,但是实现它将会很有启发性。而我也肯定不会提交一个pull request。
免责声明:如我之前所说,我绝对不是一个C语言的专家,因此这里所有的代码和其解释都符合这个条款。而且,我链接了Redis的一个不稳定分支,所以它是不稳定的。如果你自己去获取Redis源码,用你喜欢的编辑器来查看时,你将发现更多本文的不同,特别是如果你编译并运行时会发现不同。
命令表在src/redis.c文件的靠顶部的位置。它是一个数组,数组的元素类型是redisCommand结构体。redisCommand是在src/redis.h中定义的。在redisCommandTable的上方有一块比较详细的注释,对它的每一个field做了解释。下面是get命令的定义:
{"get",getCommand,2,"r",0,NULL,1,1,1,0,0},
第一个field是命令的名字“get”。第二个field是一个函数指针,指向这个命令的具体实现(你可以查看实现细节t_string.c)。
第三个field是命令的参数数量限制(命令接收的参数个数)。指定这个,意味着在调用函数指针之前,查找和执行命令的代码可以做一个预先验证。这种做法减少了在每个命令函数必须的错误处理代码。参数的个数算上了命令名字本身,所以它只接受两个参数:它自己的名字,key的名字(我们要获取它的值)。
第四个field,被设为"r",用来指明这个命令是只读的,不能修改这个key的value或状态。有一大堆的字母标志,你都可以用在这个位置。而且在附近的注释块中,每个字母标志都有详细的解释。紧跟这个field的field总是被设置为0,后面会用来计算。它只是第四个field的字符串包含信息的位掩码。
第六个field是NULL,因为它只有在你要用复杂的逻辑去告诉Redis哪个参数才是真正的key的时候才需要。一个key指向一个存储在Redis中的值的引用,对应简单的参数,例如我们的max参数。这种机制,允许Redis在调用命令的实现之前,提取key的值(并且校验key是否存在)。如果这个field被设置了值,那么它将会是一个函数指针,指向的函数会返回一个参数索引的整型数组(db.c中的zunionInterGetKeys是一个示例)。在get命令(其他大部分命令)的场景下,这个数组的信息传达的信息跟后面三个field的一样。get命令只有一个参数,而它就是key。因此,第一个参数(key)在位置1上,最后一个参数(也是key)在位置1上,从第一个参数到最后一个参数的增量也是1(译者注:源码注释是:intkeystep;/* The step between first and last key */)。
redisCommand的最后两个field是命令的度量项,由Redis来设置,并且总是初始化为0。
在命令表的底部加上我们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