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243|回复: 0

[经验分享] github总结(4)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13 08: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叙述:
  前几天,上传自己的个站到git上的时候,手欠脑发晕的用了次git reset --hard xxxxxx 命令。由于只在线上传入了一个index.html页面(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咋想的,就这么干了,O__O"…),且第一次commit的时候也只commit了一个index.html文件,其他文件的只是通过git add --all命令进行本地追踪。
  然后,突发奇想,想恢复到第一次提交的时候(天知道当时自己咋想的)!于是自然(大概也只有天知道当时手咋那么自然随意)的用了git reset --hard xxxxxx 命令,结果~~~~~~~(>_<)~~~~ ,我的乖乖,等我反应过来,所有的文件除了第一次commit的index.html还在,其他的,其他的,都不见啦!!!!
  恩,当时真是吓到快要冒冷汗(来来来,用小拳拳锤锤自己,怎么这么不长心呢!)!!!唯一感受总结就是:如果哭倒长城能让文件长回来,想必我是很有决心去试试的!!!!
  ====================一条痛改前非的分割线============================
  先看看git reset --hard xxxxxx 命令长啥样。
  ps:返回到某一次commit前的代码
  

git reset --hard xxxxxx    //强制返回到某次提交前的源码状态  


  =================慎用  git reset --hard xxxxxx 命令========================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开始了心情惨淡又前路漫长的网上寻找解决套路之旅!!!!!!
  好在,翻阅了一大波的资料后,finally,finally,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方案!!!!!!
  ====================分  解  走  出  套  路  之  旅=========================
  part 1:
  首先找到了这篇文章,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mqm2uiF,感谢作者!!
  中间有这么一段话,如下:

  翻译过来:
  如果你没有commit你的本地修改(甚至于你都没有通过git add追踪过这些文件,当他们被删除,git reset --hard对于这些没有被commit过也没有git add过的修改来说就是具有毁灭性的,destructive!!)
  but,如果你幸运的是曾经通过git add命令追踪过这些文件,只是没有commit它们而已!那么试试git fsck --lost-found这个命令吧!然后你就可以在本地项目文件中路径为.git/lost-found/other(楼主亲自试验就是这个路径)中找到它们!!并且呢,这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没有被commit(指定到某次commit)的文件,甚至可能还包括你每次git add的版本(version一词实在不知道在这里怎么翻译,姑且就认为是版本吧)!
  使用git fsck --lost-found这个命令,通过.git/lost-found/other这个路径,你可以恢复任何你git add过的文件!再通过find .git/objects -type f | xargs ls -lt | sed 60q这个命令,你就可以找到最近被你add到本地仓库的60个文件,综上所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当然咯,也就是but的but,不幸中的不幸,如果你没有git add过的文件呢,被git reset --hard这个命令整过之后呢,就如你自己执行delete命令一样,再也尸骨难寻啦(也就是真的毛都不剩了!!默哀三秒)!!!!
  part 2:
  首先呢,楼主真的使用git fsck --lost-found 这个命令,除了在命令行窗口里面见到了一大堆的ID号码(我的小心脏!!因为真的删掉了很多文件,~~~~(>_<)~~~~ ),然并卵,真的要通过一个个ID号码去生成吗?想必内心拒绝的声音也是杠杠的!!可是没有其他办法啊,我真是试过,试了一个之后,果断摒弃啦!!(内心OS:还是回去慢慢写一遍吧!!)
  ps:此间在网上还搜到了
  git show 2e43cd56ee4fb08664cd843cd32836b54fbf594a
  git merge 2e43cd56ee4fb08664cd843cd32836b54fbf594a
  这两个命令,均没啥特别反应(就是还是不是自动生成一个文件啊!)!!
  (当然咯,楼主还学到了一个新的命令 git reflog,一堆搜出来的资料中说这个对于恢复文件有用,结果只是看到了提交记录列表,真是闹心!!)
  part 3:
  就在绝望之际,试了find .git/objects -type f | xargs ls -lt | sed 60q(这个里面的60参数可以更改成任意你喜欢的数字,比如250啦,它只是代表你想找回的最近的多少次add过的文件)。其实期间已经多次试过这个命令,windows命令行窗口告诉我 xargs不是什么什么可以执行的操作,然后我就困惑在什么叫做什么什么不是可执行的操作中不能自拔!!!
  part 4:
  终于写到了一个happy ending的位置,撒花!!好吧,尽管也不是那么happy,但是相比较而言,也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比起重写,比起一个个的ID添加生成,这个用的时间少的多!!!
  第一步:找到.git/lost-found/other这个路径下的文件

  第二步:将这些文件拷贝到一个其他的地方(毕竟小心得来的残骸,就要长点心好好保护啦!)
  第三步:在sublime或者任意的编程软件中打开,就能看到每个文件的本质是啥啦!!!!!
  ① 图片或者doc等文件,sublime打开就长这样,自己重新命个名字呗!将00fffbbcab92ec62f7709de8df1fdbb3bbe001b8等改成xxx.png 或者xxx.jpg,如果是图片,当即就可以预览的!如果不是呢,就试试xxx.doc啦!!

  ②html、css、javascript等等文件,打开一看便知具体是啥,接着就是自己改名字咯!00fffbbcab92ec62f7709de8df1fdbb3bbe001b8
  改成xxxx.html或xxx.css或xxx.js啦!!
  part 5:
  最后总结一句,没事不要随便用  git reset --hard xxxxxx 命令,这个强制恢复到某次提交真是太霸道啦!!恩,还有一句,git fsck --lost-found 真是个无比强大的命令!!!
  

git fsck --lost-found  //找回git add过但是已经不存在文件中的内容(不知道这么翻译对不对,我是这么理解的)  

  最后的最后,要保持良好的commit习惯!恩,反正commit又不花钱,干嘛不多commit几下呢,至少也要多git add几次!!!!O(∩_∩)O哈哈哈~
  (小小的返个场,关于这个解套之旅,楼主还发现了一篇好文。http://www.itwendao.com/article/detail/370021.html,解释了git fsck --lost-found的实现机制)!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434560-1-1.html 上篇帖子: Git使用总结(廖雪峰git) 下篇帖子: git团队协作流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