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548|回复: 0

[经验分享] Debian/Ubuntu常用的网络配置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8-5-4 07: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蛙准备写一个系列文章,介绍一些Debian/Ubuntu里面常用的配置文件。当然,Linux系统中的配置文件多如牛毛,青蛙见过配过的也只是寥寥几个。不过,青蛙会把配置过的配置文件尽量详细的介绍一下,一是方便自己以后查阅,二来也是为广大Debianer做贡献了。
  下面开始正文。
  话说Debian系的网卡配置跟Redhat系很不一样,Redhat是放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下面的一大堆文件里面,要修改?你一个一个文件来过吧。Debian系的则是存在/etc/network/interfaces文件里面,无论有多少块网卡,统统扔在这个文件里。下面就来看一下这个文件的内容。
  首先,一个基本的配置大概是下面这个样子:
  1 auto lo
  2 iface lo inet loopback
  3
  4 # The primary network interface
  5 auto eth0
  6 iface eth0 inet static
  7 address 192.168.0.42
  8 network 192.168.0.0
  9 netmask 255.255.255.0
  10 broadcast 192.168.0.255
  11 gateway 192.168.0.1
  上面的配置中,
  第1行跟第5行说明lo接口跟eth0接口会在系统启动时被自动配置;
  第2行将lo接口设置为一个本地回环(loopback)地址;
  第6行指出eth0接口具有一个静态的(static)IP配置;
  第7行-第11行分别设置eth0接口的ip、网络号、掩码、广播地址和网关。
  再来看一个更复杂点的:
  12 auto eth0
  13 iface eth0 inet static
  14 address 192.168.1.42
  15 network 192.168.1.0
  17 netmask 255.255.255.128
  18 broadcast 192.168.1.0
  19 up route add -net 192.168.1.128 netmask 255.255.255.128 gw 192.168.1.2
  20 up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200
  21 down route del default gw 192.168.1.200
  22 down route del -net 192.168.1.128 netmask 255.255.255.128 gw 192.168.1.2
  这次,有了一个复杂一些的掩码,和一个比较奇怪的广播地址。还有就是增加的接口启用、禁用时的路由设置;
  第19行和20行配置的左右是在接口启用的时候,添加一条静态路由和一个缺省路由;
  第21行和22行会在接口禁用的时候,删掉这两条路由配置。
  至于配置路由的写法,仔细看,它就是route命令嘛。
  继续,下面是一个物理网卡上多个接口的配置方法:
  23 auto eth0 eth0:1
  24 iface eth0 inet static
  25 address 192.168.0.100
  26 network 192.168.0.0
  27 netmask 255.255.255.0
  28 broadcast 192.168.0.255
  29 gateway 192.168.0.1
  30 iface eth0:1 inet static
  31 address 192.168.0.200
  32 network 192.168.0.0
  33 netmask 255.255.255.0
  30行到33行在eth0上配置了另外一个地址,这种配置方法在配置一块网卡多个地址的时候很常见:有几个地址就配置几个接口。冒号后面的数字可以随便写的,只要几个配置的名字不重复就可以。
  下面是pre-up和post-down命令时间。这是一组命令(pre-up、up、post-up、pre-down、down、post-down),分别定义在对应的时刻需要执行的命令。
  34 auto eth0
  35 iface eth0 inet dhcp
  36 pre-up [ -f /etc/network/local-network-ok ]
  第36行会在激活eth0之前检查/etc/network/local-network-ok文件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不会激活eth0。
  再更进一步的例子:
  37 auto eth0 eth1
  38 iface eth0 inet static
  39 address 192.168.42.1
  40 netmask 255.255.255.0
  41 pre-up /path/to/check-mac-address.sh eth0 11:22:33:44:55:66
  42 pre-up /usr/local/sbin/enable-masq
  43 iface eth1 inet dhcp
  44 pre-up /path/to/check-mac-address.sh eth1 AA:BB:CC:DD:EE:FF
  45 pre-up /usr/local/sbin/firewall
  第 41行和第44行中,check-mac-address.sh放在/usr/share/doc/ifupdown/examples/目录中,使用的时候需要给它加上可执行权限。这两行命令会检测两块网卡的MAC地址是否为11:22:33:44:55:66和AA:BB:CC:DD:EE:FF,如果正确,则启用网卡。如果MAC地址错误,就不会启用这两块网卡。
  第42行和第45行是假定在这两块网卡上分别执行的命令,你可以把它们替换成你想要的任何玩意 :)
  手 册上说,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检测两块网卡的MAC地址交换(If their MAC addresses get swapped),其实就是两块网卡名互换了,这种情况在debian系统上再常见不过了,主要是因为内核识别网卡的顺序发生了变化。这个问题可以用下面的这种方法来避免。
  46 auto eth0 eth1
  47 mapping eth0 eth1
  48 script /path/to/get-mac-address.sh
  49 map 11:22:33:44:55:66 lan
  50 map AA:BB:CC:DD:EE:FF internet
  51 iface lan inet static
  52 address 192.168.42.1
  53 netmask 255.255.255.0
  54 pre-up /usr/local/sbin/enable-masq $IFACE
  55 iface internet inet dhcp
  56 pre-up /usr/local/sbin/firewall $IFACE
  第48行中的get-mac-address.sh也在/usr/share/doc/ifupdown/examples/目录里,也同样要加可执行权限。这个脚本的作用,就是获得每块网卡的MAC地址。
  这段配置首先配置了两个逻辑接口(这个名词的定义请参见debian参考手册)lan和internet,然后根据网卡的MAC地址,将逻辑接口映射(mapped)到物理接口上去。
  再来看下面这段配置:
  57 auto eth0
  58 iface eth0 inet manual
  59       up ifconfig $IFACE 0.0.0.0 up
  60       up /usr/local/bin/myconfigscript
  61       down ifconfig $IFACE down
  这段配置只是启用一个网卡,但是ifupdown不对这个网卡设置任何ip,而是由外部程序来设置ip。
  最后一段配置,这段配置启用了网卡的混杂模式,用来当监听接口。
  177 auto eth0
  178 iface eth0 inet manual
  179 up ifconfig $IFACE 0.0.0.0 up
  180 up ip link set $IFACE promisc on
  181 down ip link set $IFACE promisc off
  182 down ifconfig $IFACE down
  好了,interfaces中对于以太网卡的配置基本上介绍完了。
  详情可参考http://wiki.ubuntu.org.cn/Quick_HOWTO_:_Ch03_:_Linux_Networking/zh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455524-1-1.html 上篇帖子: coLinux-安装ubuntu8.04 下篇帖子: ubuntu 下lamp安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