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508|回复: 0

[经验分享] ***S 2012 仪表 -- 关键绩效指标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8-6-16 08: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 2012 仪表 -- 关键绩效指标
  开车的过程就是驾驶不断收集收集信息以作出正确决策的过程,为了能够让驾驶清楚地理解数值所代表的意义,因此开车时所需要的所有数字,包括速度、里程数、邮箱状况等都被浓缩在驾驶仪表中。在企业报表中,主管们也通常没有太多的时间阅读报表明细,对他们来说,可能也不一定会记得数字绝对大小所代表的意义,因此运用仪表(Gauge)可以用来显示数值的绝对大小外,同时也可以直觉的显示数值合理的范围区间,以作为警示(过高过低)之用,因此,仪表主要是用来监控数据的变化,我们通称具备管理意义的监控数据为“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已经变成企业郎朗上口的流行用语,KPI也是最常被人误解的管理术语之一,很多人人为KPI就只是一堆管理所需的数字,因此在绩效管理的需求访谈中往往提出大量的数据需求,但是以严格的定义来说,那充其量只是一般的量值(Measure)而已。真正的关键绩效指标必须能够肩负管理上的意义,让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能够清楚界定和衡量其目标的执行成效,并借此来衡量运营的绩效与反映出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绩效指标与传统多维度分析中的量值差异究竟在哪里?举例来说,有个学生期末考试考了80分,究竟这个学生考得算是好还是不好呢?要光用80分来评断学生考试成绩其实是有困难的,因为要看比较的“标准”为何。如果是拿全班平均分数65分来比较的话,这个学生可能是考得不错;如果是拿这个学生历史的平均分数75分应该也还算OK,但是如果拿全校前10名的平均分数98分来看的话,恐怕这个考试是差强人意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单纯的分数只是一个量值,而量值要发生意义必须要通过“比较”,至于比较的基准选择不同,而实际值与比较值之间的达成率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至于这个学生应该采用哪个比较基准,恐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唯一的答案会是来自“管理者(可能是学生的家长)”的管理哲学,如果它是采取自由主义教育精神的,它可能是采用全班平均来作为基准;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全校精英,此时就可能会采取严苛甚至可能难以达成的全校前10名的平均分数来作为比较基础了。此时,目标值以及实际值之间会通过达成率来作为衡量的基准。
  除了利用比较基础之外,要查看这个学生的成绩状况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他的成绩是否持续进步中。此时,必须将学生这次的考试成绩与过往这个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以掌握这个学生的成绩是越来越进步还是越来越退步。在企业绩效管理中,我们常看到的是前期比较或是去年同期比较(Year-to-year,YTY)。
  但是,不管是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达成率),或是实际值与历史值的比较(趋势成长率)都啊还会有另外一个问题衍生,那就是数值度量的本性。因为并非达成率是越高越好,因为有些数值是越高越好,像业绩、获利;但是却有些数字则是越低越好,如成本。因此,在进行数值比较的过程中,也必须同时考量数值度量的本性,才能正确评估该关键绩效指标所代表的意义。
  最后,既然关键绩效指标是用来反映出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那么必须要有人为达成这个关键绩效指标而付出努力,当绩效不如预期时,也必须要有人为此关键绩效指标负责。
  关键绩效指标与一般量值最大的差异之处在于它加入了“比较”与“管理”的含义,但是在这层含义之中,“比较的基准”以及“管理的目的”都属于管理者主观的意识,也因此在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公司以及不同的管理者,都会根据其管理哲学制定出不同的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是利用“比较”将单纯的数值赋予管理上的意义,因此,比较的目标值的设置也就会直接的影响受监控的员工行为。以刚才提到的学生成绩来说,如果比较目标值是上次考试自己的成绩,可能学生会把重心放在自己较弱的科目进行加强,如果目标值是全校前十名平均分数时,这个学生可能就要每夜挑灯夜战了。因此目标值该怎么设,就全靠管理层希望诱发什么样的员工行为。
  良好的目标值设定可以利用“SMART”准则,也就是:
  S=具体的(Specific)
  M=可衡量的(Measurable)
  A=可达到的(Achievable)
  R=相关的(Related)
  T=时限性的(Time bound)
  S代表具体的,也就是指标要尽量定义具体,不能各说各话,也不能笼统模糊。很多的指标在不同部门间都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指定指标时,需要取得各部门的共识,以及定义出明确的计算准则(定义、说明、公式的设定、数据或情报收集的方式等)。
  M代表可衡量,也就是指标与目标值必须要尽量量化。如果是抽象观念,就要再进行拆解到最小的具体方面。
  A代表可达到,即目标值在合理的状态下尽员工最大努力最终可以达成,如果目标值是绝无可能达成,若要员工一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恐怕是有违人性,此时应该要调整目标值,以避免设立无效目标。
  R代表相关性,即指标是应该要与企业运营的成功因素有明确相关,同时可以带动预期的良性循环,以达到设定的企业远景。
  T代表有时限性,即目标值应该会随时间变动,同时涵盖目标跨时间的趋势以及季节性周期。
  目标的设定一经公告,就称为企业依据的准则,因此除非目标已经达到,或是外部环境、市场及相关因素改变时,目标值才能依照现状进行修正与微调。过度大幅度修改目标值不但会造成企业内部单位及人员的困扰,同时也无法有效地达到组织的要求,造成运营资源的分散与浪费。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524394-1-1.html 上篇帖子: System Center 2012R2之SCDPM部署 下篇帖子: ***S 2012 表达式 -- 介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