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647|回复: 0

[经验分享] 华为交换、路由配置笔记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8-7-24 08: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uidway> language-mode ?
  chinese Chinese environment
  english English environment
  <Quidway> system-view
  [Quidway] sysname ?
  TEXT Host name(1 to 30 characters)
  显示历史命令display history-command 显示用户键入的历史命令
  # 进入系统视图。
  <Quidway> system-view
  返回到低级别命令视图quit
  从任意的非用户视图返回到用户视图return
  显示系统时钟display clock
  显示当前配置信息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显示当前视图的运行配置display this
  显示终端用户display users [ all ]
  显示系统版本display version [ slot-id ]
  锁定用户界面lock
  3.2.2 设置S-switch 设备时间
  请在用户视图下进行下列操作。
  操作命令
  设置UTC 标准时间clock datetime time
  设置采用夏时制clock daylight-saving-time time-zone-name oneyear
  start-time start-date end-time end-date offset
  设置所在的时区clock timezone
  切换语言模式
  请在用户视图下进行下列操作。
  操作命令
  切换为中文模式language-mode chinese
  切换为英文模式language-mode english
  切换用户级别
  操作命令
  [tswitch]sysname switch for test
  [switch for test]super password level 15 simple 111
  user-interface vty 0 4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111
  user privilege level 15
  quit
  
  切换用户级别super [ level ]
  配置Console 用户界面属性
  配置用户界面的显示属性
  背景信息
  要配置用户界面的显示属性,需执行以下步骤:
  操作步骤
  步骤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2 执行命令user-interface { 0 | console 0 },进入用户界面视图。
  步骤3 执行命令screen-length screen-length,配置终端屏幕的行数;

  步骤4 执行命令history-command max-size>  配置用户界面的登录参数
  背景信息
  要配置用户界面的登录参数,需执行以下步骤:
  操作步骤
  步骤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2 执行命令user-interface { 0 | console 0 },进入用户界面视图。
  步骤3 执行命令idle-timeout minutes [ seconds ],配置登录用户的超时断连时间。
  缺省情况下,登录用户的超时断连时间为10 分钟,即如果登录用户10 分钟内没有任何
  操作,则此终端线路自动断开。使用idle-timeout 0 0 命令可以设置为永不超时断连
  配置Password 方式验证登录用户
  背景信息
  说明
  配置Password 验证方式,必须设置验证密码,否则不能登录。
  操作步骤
  步骤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2 执行命令user-interface { 0 | console 0 },进入用户界面视图。
  步骤3 执行命令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配置采用Password 验证方式。
  步骤4 执行命令
  要配置AAA 本地方式验证登录用户,需执行以下步骤:
  操作步骤
  步骤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2 执行命令user-interface { 0 | console 0 },进入用户界面视图。
  步骤3 执行命令authentication-mode aaa,进入AAA 视图。
  步骤4 执行命令quit,退回到系统视图。
  步骤5 执行命令aaa,进入AAA 视图。
  步骤6 执行命令local-user user-name password { simple | cipher } password,配置本地用户名及
  密码。
  步骤7 执行命令local-user user-name service-type { ftp | ppp | ssh | telnet | terminal } *,配置用
  4-11
  此步骤可选。
  步骤8 执行命令local-user user-name level level,配置用户的登录级别。
  步骤9 执行命令authentication-scheme authentication-scheme-name,创建验证方案,并进入验
  证方案视图。
  步骤10 执行命令authentication-mode local,配置AAA 验证方式为本地。
  在
  #
  aaa
  authentication-scheme default
  authorization-scheme default
  accounting-scheme default
  domain default
  domain default_admin
  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simple admin
  local-user admin level 15
  local-user admin ftp-directory flash:
  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telnet
  变更AAA模式密码
  sys
  aaa
  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simple 999
  #执行命令local-user user-name password { simple | cipher } password,创建本地用户账
  号。
  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terminal
  # 执行命令local-user user-name service-type { ftp | ppp | ssh | telnet | terminal } *,配置本地用户的服务类型。
  local-user admin level 15
  #执行命令local-user user-name level level,配置本地用户的优先级。
  local-user admin state active
  #执行命令local-user user-name state { active | block },配置本地用户的状态。
  配置登录验证模式
  user-interface con 0
  user-interface vty 0 4
  authentication-mode aaa
  #设置验证模式为aaa 模式
  user-interface con 0
  user-interface vty 0 4
  user privilege level 3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5.3.2 使能FTP 服务
  操作步骤
  步骤1 执行system-view 命令,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2 执行ftp server enable 命令,使能FTP 服务。
  步骤4 执行命令idle-timeout minutes [ seconds ],配置登录用户的超时断连时间。
  缺省情况下,登录用户的超时断连时间为10 分钟,即如果登录用户10 分钟内没有任何
  操作,则此终端线路自动断开。使用idle-timeout 0 0 命令可以设置为永不超时断连。
  idle-timeout 0 0
  tfpt 配置 备份
  <tswitch>tftp 10.24.29.30 put  vrpcfg.zip vrpcfg.cfg.zip
  Transfer file in binary mode.
  Now begin to copy file to remote tftp server, please wait for a while... |
  TFTP:      856 bytes sent in 1 second.
  File uploaded successfully.
  <tswitch>tftp 10.24.29.30 put  S5300EI-V100R003C00SPC301.cc S5300EI-V100R003C00S
  PC301.cc
  Transfer file in binary mode.
  Now begin to copy file to remote tftp server, please wait for a while... |
  TFTP:  9348204 bytes sent in 84 seconds.
  File uploaded successfully.
  配置基本SNMP Agent 功能
  操作步骤
  步骤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2 执行命令snmp-agent,启动SNMP Agent 服务。
  步骤3 执行命令snmp-agent sys-info version { { v1 | v2c | v3 } *| all },配置SNMP 协议的相应
  版本。
  步骤4 执行命令snmp-agent local-engineid engineid,配置本地SNMP 实体的引擎ID。
  步骤5 (可选)执行命令snmp-agent sys-info contact contact,配置管理员联络方法。
  步骤6 (可选)执行命令snmp-agent sys-info location location,配置S-switch 位置。
  snmp-agent
  snmp-agent community read sgdupc110
  snmp-agent sys-info version v1 v3
  snmp-agent usm-user v3 admin sgdu
  #
  1.2.5 配置MIB 视图信息
  操作步骤
  步骤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2 执行命令snmp-agent mib-view { excluded | included } view-name oid-tree,配置MIB 视
  图信息。
  检查配置结果
  背景信息
  完成上述配置后,请执行下面的命令检查配置结果。
  操作命令
  显示SNMP 报文统计信息display snmp-agent statistics
  显示当前设备的引擎ID display snmp-agent { local-engineid | remoteengineid
  snmp-agent
  snmp-agent local-engineid 000007DB7F0000010000037C
  snmp-agent community read  michael
  snmp-agent sys-info version v1 v3
  snmp-agent usm-user v3 admin michael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540484-1-1.html 上篇帖子: 【华为网络设备】基本操作命令 下篇帖子: 做trunk后,华为、思科级联出现Received 802.1Q BPDU on non trun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