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936|回复: 0

[经验分享] 华为堆叠stack-适合晋级者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8-7-25 09: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SC0000.jpg

DSC0001.jpg

  用户可按照以下操作完成堆叠成员加入:
  分析当前堆叠的物理连接,选择加入点。
  如果是链形连接,新加入的交换机建议添加到链形的两端,这样对现有的业务影响最小。
  如果是环形连接,需要把当前环形拆成链形,然后在链形的两端添加设备,重新组成环形。
  在堆叠及新加入的交换机上进行堆叠的相关配置并保存。
  新加入的交换机下电后连接堆叠线缆,然后重新上电。
  新加入的设备会被选举为从交换机,堆叠系统中原有主、备角色不变。如果新加入的设备的堆叠成员ID与现有成员设备冲突,主交换机将为其重新分配堆叠成员ID。主交换机更新拓扑并同步至所有成员交换机。
  ● Eth-Trunk口代理检测方式
  Eth-Trunk口代理检测方式是指通过堆叠与代理设备相连的跨设备Eth-Trunk链路进行双主检测,如图5所示。在这种检测方式中,代理设备需要启动DAD代理功能。与业务口直连检测方式相比,Eth-Trunk口代理检测方式无需占用额外的接口,Eth-Trunk接口可以同时运行DAD代理检测和其它业务。
  说明:
  为了使DAD报文能在Eth-Trunk成员链路间相互转发,代理设备必须为支持DAD代理功能的交换机。目前华为CloudEngine系列交换机都支持DAD代理功能;S系列交换机自V200R002版本都支持DAD代理功能。
  ● 说明:

  为防止检测干扰,两个堆叠系统必须配置不同的Domain>  ● 在管理网口检测方式中,要求堆叠系统的管理网口必须配置IP地址。堆叠后,整个系统只显示一个管理网口Meth0/0/0,只需要在这一个管理网口下配置IP地址。
  ● 流量本地优先转发
  Eth-Trunk接口会通过HASH算法选择转发出接口,从而进入堆叠的流量很可能会跨设备转发。但是由于堆叠设备间堆叠线缆的带宽有限,跨设备转发流量增加了堆叠设备之间的带宽承载压力,同时也降低了流量转发效率。此时,可以通过流量本地转发功能解决此问题,即从本设备进入的流量,优先从本设备的出接口转发出去;如果本设备的出接口故障,则流量从其它成员交换机的接口转发出去。
  如图3所示,SwitchA与SwitchB组成堆叠,上下行加入到Eth-Trunk。如果没有本地优先转发,则从SwitchA进入的流量,会有一部分经过堆叠线缆,从SwitchB的物理接口转发出去。设备启用本地优先转发之后,从SwitchA进入的流量,优先从SwitchA的接口转发。
  说明:
  流量本地优先转发功能只对已知单播有效,对广播、组播和未知单播均不生效。
  成员设备必须要配置相同的堆叠域编号,否则无法组建堆叠。
  ● 建议堆叠成员设备都配置相同数量的堆叠物理成员端口。如果低优先级设备配置的端口数量较少,则在重新启动后可能会导致低优先级设备较早完成初始化,从而竞争为主交换机。
  ● 建议使用至少2条或以上的链路来堆叠。如果是仅使用1条链路堆叠(不推荐),建议在堆叠物理成员端口下使用命令carrier down-hold-time interval配置接口延迟上报Down状态,以防止因端口闪断导致堆叠状态不稳定。
  ● 在堆叠端口视图或接口视图下的配置是等价的,用户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方式。
  将业务口直接加入堆叠端口后,业务口将自动被配置为堆叠物理成员端口。用户也可以先在堆叠管理视图执行命令port mode stack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 interface-number1 [ to interface-number2 ] } &<1-32>,或在接口视图执行命令port mode stack将业务口配置为堆叠物理成员端口,然后再将堆叠物理成员端口加入堆叠端口。

  • 待堆叠链路两端的物理端口都加入堆叠端口后,再开启这些端口。
  •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 执行命令interface stack-port member-id/port-id,进入堆叠端口视图。
  • 执行命令port member-group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 interface-number1 [ to interface-number2 ] } &<1-32>,向堆叠端口中添加成员端口。
  • 执行命令commit,提交配置。  ○ 在接口视图下
      i.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ii. 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iii. 执行命令stack-port member-id/port-id,将该端口加入到堆叠端口中。
      iv. 执行命令commit,提交配置。
  •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 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 执行命令undo shutdown,开启当前接口。
  • 执行命令quit,退出接口视图。
  • 执行命令commit,提交配置。  用户可以重复多次执行此操作,开启多个端口。
  • (可选)配置插入高速线缆的40GE端口的工作模式
      a.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b. 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c. 执行命令port copper mode { sr4 | cr4 },配置插入高速线缆的40GE端口的工作模式。
      CE6810-48S4Q-LI/CE6810-24S2Q-LI使用插入高速线缆的40GE端口进行堆叠时,建议使用该命令将两端配置为相同的工作模式。
      a.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b. 执行命令interface stack-port member-id/port-id,进入堆叠端口视图。
      c. 执行命令load-balance { dst-ip | dst-mac | src-dst-ip | src-dst-mac | src-ip | src-mac },配置堆叠端口的负载分担模式。
      缺省情况下,堆叠端口的负载分担模式为src-dst-ip。
      说明:
      CE6870EI不支持该命令。
      d. 执行命令commit,提交配置。
      执行命令save,保存配置。
      执行命令reboot,重启设备。
      执行命令display stack查看堆叠系统成员信息,如果显示所有成员交换机的信息,表示堆叠建立完成。
      <HUAWEI> display stack
    MemberID Role     MAC              Priority   DeviceType         Description
    +1       Master   0004-9f31-d520   150        CE6850-48T4Q-EI
      2       Standby  0004-9f62-1f40   100        CE6850-48T4Q-EI
      3       Slave    0004-9f69-a391   100        CE6850-48T4Q-EI

    • indicates the device through which the user logs in.

  如果只显示部分成员交换机的信息,则表示堆叠没有建立成功。此时可参照堆叠无法建立的定位思路进行定位和解决。
  Q1、设备数量大于上限阈值
  在建立堆叠时,如果因错误的配置或连线导致成员设备数量大于上限阈值,则多余的设备将无法加入堆叠系统,且这些多余设备的接口将处于Error-Down状态(Error-Down是指设备检测到故障后将接口状态设置为ERROR DOWN状态,此时接口不能收发报文,接口指示灯为常灭。)。接口Error-Down状态如下:
  <HUAWEI> display interface 10ge 1/0/1
  10GE1/0/1 current state : ERROR DOWN(stack-member-exceed-limit) (ifindex: 12)
  Line protocol current state : DOWN
  ......
  多余设备的接口被Error-Down后,建议先排除引起接口Error-Down的原因,即修改配置或修改连线,移除多余的设备。
  通过以下方式可以恢复业务口状态:
  ○ 手动恢复(Error-Down发生后)
  ■ 可以依次在接口视图下执行命令shutdown和undo shutdown,或者执行命令restart,重启接口。
  ■ 可以执行命令reboot重启交换机,使所有接口Error-Down故障恢复。
  ○ 自动恢复(Error-Down发生前)
  如果用户希望被Error-Down的业务口可自动恢复,可在系统视图下执行命令error-down auto-recovery cause stack-member-exceed-limit interval interval-value使能处于Error-Down状态的接口自动恢复为Up的功能,并设置接口自动恢复为Up的延时时间。
  Q2、堆叠成员设备上的业务口Error-Down。
  如果堆叠成员设备启动过程中其资源模式与主设备配置的资源模式不一致,或者接口拆分配置不一致,则该设备上除堆叠物理成员端口之外的业务口会进入Error-Down状态(Error-Down是指设备检测到故障后将接口状态设置为ERROR DOWN状态,此时接口不能收发报文,接口指示灯为常灭。)。资源模式包括:ARP资源分配模式、Eth-Trunk数目、隧道模式、三层资源分配模式、大三层接口模式、EEDB资源模式。业务口Error-Down状态如下:
  <HUAWEI> display interface 10ge 1/0/1
  10GE1/0/1 current state : ERROR DOWN(resource-mismatch) (ifindex: 12)
  Line protocol current state : DOWN
  ......
  业务口被Error-Down后,可以通过保存配置后重启故障设备的方式恢复业务口状态。
  Q3、堆叠建立失败,且部分成员设备业务口Error-Down。
  在堆叠建立过程中,如果备或从交换机与主交换机有冲突的堆叠配置,则有可能导致堆叠建立失败,且备或从交换机的业务口将处于Error-Down状态(Error-Down是指设备检测到故障后将接口状态设置为ERROR DOWN状态,此时接口不能收发报文,接口指示灯为常灭。)。业务口Error-Down状态如下:
  <HUAWEI> display interface 10ge 1/0/1
  10GE1/0/1 current state : ERROR DOWN(stack-config-conflict) (ifindex: 12)
  Line protocol current state : DOWN
  ......
  设备的业务口被Error-Down后,可通过命令display stack troubleshooting查看具体的配置冲突信息,然后修改冲突的配置使其符合配置要求,最后再通过重启交换机使堆叠重新建立并恢复业务口状态。
  Q4、堆叠物理成员端口Error-Down。
  如果堆叠物理成员端口在短时间内收到大量堆叠协议报文或堆叠错误报文,该端口会进入Error-Down状态(Error-Down是指设备检测到故障后将接口状态设置为ERROR DOWN状态,此时接口不能收发报文,接口指示灯为常灭。)。端口Error-Down状态如下:
  <HUAWEI> display interface 10ge 1/0/1
  10GE1/0/1 current state : ERROR DOWN(stack-packet-defensive) (ifindex: 12)
  Line protocol current state : DOWN
  ......
  堆叠物理成员端口被Error-Down后,建议先排除引起接口Error-Down的原因。该故障可能是因为网络连线错误且产生广播风暴导致。
  通过以下方式可以恢复业务口状态:
  ○ 手动恢复(Error-Down发生后)
  可以依次在接口视图下执行命令shutdown和undo shutdown,或者执行命令restart,重启接口。
  ○ 自动恢复(Error-Down发生前)
  如果用户希望被Error-Down的业务口可自动恢复,可在系统视图下执行命令error-down auto-recovery cause stack-packet-defensive interval interval-value使能处于Error-Down状态的接口自动恢复为Up的功能,并设置接口自动恢复为Up的延时时间。
  说明:
  此方式对已经处于Error-Down状态的接口不生效,只对配置该命令后进入Error-Down状态的接口生效。
  配置业务口直连方式双主检测
  ● 在同一个堆叠系统中,业务口直连方式双主检测和Eth-Trunk口代理方式双主检测互斥,不可以同时配置。业务口直连方式、管理网口方式可以同时配置。Eth-Trunk口代理方式、管理网口方式可以同时配置。
  ● 为了保证检测的可靠性,可以同时配置4条直连检测链路。在出现双主时,只需要有1条直连检测链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即可。
  ● 业务口配置直连双主检测功能后,建议去使能接口的STP功能(STP默认使能),以避免因接口状态变化而导致STP状态变化。
  1.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 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 执行命令dual-active detect mode direct,配置业务口的直连双主检测功能。  缺省情况下,业务口的直连双主检测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说明:
      ○ 业务口配置直连双主检测功能后,会进入被阻塞状态,不转发普通业务报文,仅处理BPDU报文。
      ○ DAD报文采用的是BPDU报文,因此直连检测链路还可以通过中间设备连接。此时,在中间设备上需要配置透传BPDU报文功能,配置方法请参见《CloudEngine 8800&7800&6800&5800系列交换机 配置指南-以太网交换配置》中“配置基于接口的二层协议透明传输”部分。
  • 执行命令commit,提交配置。  检查配置结果
      执行命令display dual-active [ proxy ],查看双主检测的配置信息。
      后续任务
      配置双主检测后,一旦发生堆叠分裂,分裂成多部分的堆叠系统将互发竞争报文,竞争失败的交换机上除了保留端口以外的所有业务端口都将被Error-Down(Error-Down是指设备检测到故障后将接口状态设置为ERROR DOWN状态,此时接口不能收发报文,接口指示灯为常灭。)。接口Error-Down状态如下:
      <HUAWEI> display interface 10ge 1/0/1
      10GE1/0/1 current state : ERROR DOWN(dual-active-fault-event) (ifindex: 12)
      Line protocol current state : DOWN
      ......
  接口被Error-Down后,需要修复导致堆叠分裂的链路故障。故障修复后分裂成多部分的堆叠系统将进行合并,竞争失败的交换机会自动重启,重启后业务端口的Error-Down故障自动恢复。
  监控堆叠状态
  背景信息
  用户可以在任意视图执行以下命令监控堆叠系统运行状态,以保证系统运行正常,并方便在出现故障时准确定位。
  操作步骤
  ● 执行命令display stack [ member member-id ],查看堆叠的成员信息。
  ● 执行命令display stack configuration [ member member-id | all ],查看堆叠配置信息。
  ● 执行命令display stack topology [ link | neighbor ],查看堆叠拓扑信息。
  ● 执行命令display stack troubleshooting [ member member-id ] [ history ],查看堆叠故障事件信息。
  ● 执行命令display stack link-state last-down-reason,查看堆叠链路协议Down的原因。
  ● 执行命令display stack blocked-interface [ member member-id ],查看堆叠端口的报文阻塞信息。
  堆叠主备倒换
  背景信息
  如果堆叠系统当前的主交换机不是用户期望的,比如设备启动后需要调整主备角色或是执行升级后需要恢复原来的主备角色,此时可以通过配置主备倒换实现备交换机升为主交换机。
  操作步骤

  • (可选)执行命令display switchover state,查看系统是否满足主备倒换的条件。  只有当显示信息中的“Switchover State”状态为Ready时,才可以执行主备倒换。
  •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 执行命令slave switchover enable,使能主备倒换功能。  缺省情况下,主备倒换功能处于使能状态。
  • 执行命令slave switchover,执行堆叠主备倒换。  拆分堆叠
  • 备份堆叠配置文件,以备需要再次组建堆叠时使用。
  • 拆除堆叠线缆。
  • 恢复堆叠物理成员端口为业务口。
  • 恢复堆叠成员ID为缺省值。
  • 重启交换机。  说明:
      拆分堆叠时,建议用户通过Console口连接所有的成员设备。如果通过管理网口连接,堆叠拆分后会出现设备管理IP地址冲突,从而无法通过管理网口登录的情况。
      堆叠拆分后,需要修改部分成员设备的管理IP地址,避免管理IP地址的冲突。
  • 在用户视图执行命令save,保存配置。
  • 在用户视图执行命令copy source-filename destination-filename all,备份配置文件到所有成员交换机。
  • 拆除成员交换机之间的堆叠线缆。
  • 将堆叠端口中的堆叠物理成员端口删除。以下步骤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  ○ 在堆叠端口视图执行命令undo port member-group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 interface-number1 [ to interface-number2 ] } &<1-32>。
      ○ 在接口视图执行命令undo stack-port [ member-id/port-id ]。
  • 将堆叠物理成员端口恢复为普通业务口。以下步骤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  ○ 在堆叠管理视图执行命令undo port mode stack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 interface-number1 [ to interface-number2 ] } &<1-32>。
      ○ 在接口视图执行命令undo port mode stack。
  • 堆叠管理视图执行命令stack member member-id renumber 1,恢复交换机的堆叠成员ID为1。
  • 在用户视图执行命令save,保存配置。
  • 在用户视图执行命令reboot,重新启动设备。  说明:
      步骤4~8需要在每一台成员交换机上执行。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541060-1-1.html 上篇帖子: 华为路由器1821 下篇帖子: 华为交换机如何恢复出厂设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