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n",a)
这里以Windows系统中的dir命令为例。执行后输出了执行结果,不过变量a中的内容只有0,表示命令执行成功。如果命令执行错误,结果会是1。
如果需要将命令执行的结果保存到变量中,需要这样:
import os
a = os.popen("dir").read()
print("-->\n",a)
os.system只是执行命令,将执行结果保存,仅仅只在屏幕输出反馈,没有记录,所以我们也无法根于反馈信息做任何处理。
os.popen是将执行的反馈都保存下来了,但是并不能直接输出,输出的应该是内存地址。上面还用了read方法才将里面的内容取了出来。
os.mkdir("目录名")还可以创建目录
最后,自己写的代码保存为py文件后,也可以在别的地方使用import导入。注意放到环境变量的目录中,或者修改环境变量(这个没讲)。可以放到和执行文件同一个目录中,执行文件的目录也在环境变量中。 数据类型
数字和字符串没太大问题。数字中的复数a+bj。python里用的是j,以前学校里学的时候用的是i。好吧,关于复数基本都忘记光了,貌似也想不到什么需要应用到的场景。
负数的平方根也忘记有什么用了。而且math模块也不支持复数。要支持复数的计算需要cmath模块。具体就不试了。 数据运算
简单的就略过了 成员运算
in 和 not in。是否在指定的序列中。
a = [1,2,3,4]
print(1 in a)
print(5 in a)
print(1 not in a)
print(5 not in a) 身份运算
is 和 is not。是否是相同的对象。一般用来判断数据类型。
a = [1,2,3,4]
b = "hello"
print(type(a))
print(type(a) is list)
print(type(a) is str)
print(type(b))
print(type(b) is not list)
print(type(b) is not str) 位运算
&,|,^,~,<<,>>。这些。主要是二进制的计算。算IP地址的时候应该会用到。
a = 3 # 0b11
print(~a&0xff) # 限制在255(0xff)之内取反
0000 0000 0000 0011 取反是 [1]111 1111 1111 1100 第一个是符号位,所以直接取反是负数。这里&0xff后把高位的负号(第一个1)和其他1都变成了0,结果就是0000 0000 1111 1100即252。算掩码的时候应该能用。 三元运算
先补一下if的简写。如果判断条件之后只跟一句可以简写在一行里。
if True: print("Hello") 用三元运算赋值或运算
a = 1 if True else 2
b = 3 if False else 4
print(a,b)
print("a") if True else print("b")
print(1) if False else print(2)
试了一下使用逻辑运算and和or也能实现,不过不推荐。像下面这种情况空字符串会被判定为False,而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空字符串。
a = "" if True else "你看不见我a"
b = "" and True or "你看不见我b"
c = True and "" or "你看不见我c"
print("a",a)
print("b",b)
print("c",c)
所以使用官方提供的三元运算还是有道理的。另外试了一下,还可以一直嵌套下去
print('a') if 1 else print('b') if 1 else print('c')
print('a') if 0 else print('b') if 1 else print('c')
print('a') if 0 else print('b') if 0 else print('c')
print('a') if 0 else print('b') if 0 else print('c') if 0 else print('d')
二进制数据bytes
pathon3里将字符串和二进制类型区分开了。现在无法混用,只能做类型转换。
本来通过网络传输文本的时候可以直接传字符串,现在必须要先将字符串转成二进制之后才能传。
数据类型的转换使用encode 和 decode。
msg = "749B=骑士救兵"
a = msg.encode("utf-8") # 默认utf-8,所以可以省略,但是建议还是都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