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在这里:
http://pic.dhe.ibm.com/infocenter/lnxinfo/v3r0m0/index.jsp?topic=%2Fliaat%2Fliaatbpkvmguestcache.htm
kvm中host和guest可以各自维护自己的缓存,这导致内存中可以有两份缓存数据。这里说的host上的缓存是页缓存,guest上的缓存则是说guest机上的disk write cache。一般至少要保留这两种缓存的其中一种。在linux上,不通过页缓存进行读写使用O_DIRECT标识(buffer io vs direct io)。页缓存通过fsync将改动写入硬盘,大小是剩余可用物理内存,大小差别这么大。按照文章的描述,我感觉这里的disk write cache应该是一个块缓存,并非硬盘自带缓存。
RHEL6上,kvm/qemu支持以下缓存模式:
1.writethrough:默认缓存模式
page cache enable,
disk write cache disabled.重复读的性能可以,但是写入的性能可能会受影响。原文说:数据完整性有保障,不理解为何。
2.writeback
both enabled,尽管性能比较有保障,但是仍然怕突然断电,所以只能做临时方案,不推荐。
3.none
host cache disabled,guest cache enabled.这意味着对磁盘映像文件的访问是direct io,性能很好。如果虚拟机的disk write cache不怕停电(难道能搞得真想硬盘自带的缓存?),或者guest机有序地存储数据(fsync,或者文件系统级别上),数据完整性就有保障了。但是由于host上的page cache被关闭,重复读性能会下降(不过想想,guest上的系统应该也有page cache,其中的程序也会考虑缓存,这样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4.unsafe
不安全,安装guest机性能好,不能用于生产,具体这个策略怎么工作,原文没有言明。
本地硬盘推荐使用writethrough,因为性能可以接受,数据完整性有保证。NFS推荐用none,因为在nfs上O_DIRECT比O_SYNC快。
PS:感觉水有点深,不能完全理解,只能记下结论。原文中有提到stroage stack,可以搜到ppt:the kvm/qemu storage stack
http://www.linuxfoundation.jp/jp_uploads/JLS2009/jls09_hellwig.pdf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 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