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blog.iyunv.com/zklth/article/details/6341157
http://www.mysqlpub.com/thread-1198-1-1.html
1、修改Linux启动内核
[iyunv@node02 ~]# more /etc/grub.conf
# grub.conf generated by anaconda
#
# Note that you do not have to rerun grub after making changes to this file
# NOTICE:
You have a /boot partition.
This means that
#
all kernel and initrd paths are relative to /boot/, eg.
#
root (hd0,0)
#
kernel /vmlinuz-version ro root=/dev/VolGroup00/LogVol00
#
initrd /initrd-version.img
#boot=/dev/sda
default=1
timeout=5
splashimage=(hd0,0)/grub/splash.xpm.gz
hiddenmenu
titl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2.6.18-92.el5xen)
root (hd0,0)
kernel /xen.gz-2.6.18-92.el5
module /vmlinuz-2.6.18-92.el5xen ro root=/dev/VolGroup00/LogVol00 rhgb quiet
module /initrd-2.6.18-92.el5xen.img
titl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base (2.6.18-92.el5)
root (hd0,0)
kernel /vmlinuz-2.6.18-92.el5 ro root=/dev/VolGroup00/LogVol00 rhgb quiet
initrd /initrd-2.6.18-92.el5.img
找到default=?,如果你打很多patch会有很多项,修改为没有xen的内核启动,这里改为default=1
2、关闭libvirtd服务
#ntsysv
打开的服务列表里,去掉libvirtd服务前面的“*”符号
3、重启动机器
#reboot
http://raocl.wordpress.com/2010/12/10/xen%E7%9A%84dom0%E5%86%85%E5%AD%98%E8%AE%BE%E7%BD%AE/
公司测试环境使用了xen来提供大批逻辑隔离的服务器供内部调测使用。随着应用系统和同事人数的增加,虚拟机数量越来越多,原先每台server开两三个vm已经吃紧,遂要增加新的vm。cp相应的img后,启动却失败了。
连上server看了一下具体的报错和系统信息,server的BIOS上识别出了1G内存,free命令的mem-total是491MB,xm li看到dom0的mem正是491M,而dom1、dom2各255M。
修改/etc/grub.conf,在kernel /xen.gz-2.6.18-8.el5后面加上dom0_mem=128M。reboot之后再启动第三台vm,OK!
另:按照一般经验,一台2G的server,dom0最低使用mem在128-256M,单个vm的mem最低为64M(debian)或128M(CentOS)
http://zh.wikipedia.org/wiki/Xen
Xen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虚拟机监视器,由剑桥大学开发。它打算在单个计算机上运行多达128个有完全功能的操作系统。
在旧(无虚拟硬件)的处理器上执行Xen,操作系统必须进行显式地修改(“移植”)以在Xen上运行(但是提供对用户应用的兼容性)。这使得Xen无需特殊硬件支持,就能达到高性能的虚拟化。
2013年4月,Linux基金会宣布Xen成为Linux基金会合作项目。[1]
http://www.searchvirtual.com.cn/showcontent_60278.htm
【TechTarget中国原创】开源Xen到底肿么了?
五年前,开源Xen通过其最新的半虚拟化技术震撼了数据中心用户。Xen的技术支持hypervisor和虚拟机互相通讯,而且提供在所有Linux版本上的免费产品。然而,现在开源Xen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hypervisor,如VMware ESXi、微软的Hyper-V以及KVM。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时开源的Xen支持所有的Linux版本,包括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和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不过它还有一些缺陷,最明显的就是Linux内核不支持Xen。因此,开源Xen需要安装到特殊的Linux 内核上。为实现Hypervisor功能,IT管理员需要把开源Xen作为主流内核的补丁来安装,甚至实际安装后要求不能对内核做升级,升级可能会破坏Xen的功能。因此尽管开源Xen提供了很好的虚拟化功能,它对其它Linux功能的适应性非常差。
Linux厂商从开源Xen领域撤退
另一种几乎同时出现的虚拟化方式称为KVM(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相比而言它不需要复杂的修改,IT管理员只需几个内核模块的支持就能安装KVM,而Linux内核都支持这种hypervisor。
KVM在2008年开始流行起来,巧合的是跟Canonical Ltd.公司开始在其LTS(Long Term Support)Ubuntu版本上把KVM作为默认hypervisor在同一时期,该产品主要面向企业级数据中心。
红帽公司在发布其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6时表现的更为积极。之前的RHEL 5版本采用了Xen hypervisor,但是红帽在RHEL 6中移除了所有Xen相关组件采用KVM代替。除了提供开源的Xen支持,红帽还提供了方便的Xen到KVM虚拟机迁移工具。
而SUSE Linux的拥有者Novell公司在同一时间做出的举动进一步阻碍了Xen在数据中心领域的使用。在大约2年的时间内,Novell就改变了他的虚拟化策略。在2008年年度用户创意分享大会上,Novell自信地宣布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完全实现了对Xen Hypervisor的支持,将成为VMware ESX之外的另一重要选择,他们甚至收购了PlateSpin来完善其产品。
但在2009年,Novell对服务器虚拟化的热爱就迅速消退了,Xen虚拟化不再是其第一优先级。业内人士认为Novell在2006内与微软开展的业务影响了其转变。作为Novell失去对Xen虚拟化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交换,微软成为其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最大的分销商。
开源Xen的生命保障
尽管企业级Linux厂商都转变了对开源Xen的态度,该hypervisor依然没有消失。思杰公司购买了XenSource,该公司是基于开源Xen建立的。但是思杰只公开了一部分的XenServer源代码,其目的是要从这个平台上盈利。
Oracle VM是另一个基于Xen的虚拟化平台,但是它很难直接用于Oracle现有的用户群。Oracle VM不仅仅是包含在Linux内核中的一个Xen hypervisor,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虚拟化平台产品。
在2011年初期,经过长期的改进开源Xen最终适应了Linux内核。Xen提供了成熟的虚拟化功能,包括通过半虚拟化提供最优化的虚拟化操作系统,相比起竞争对手KVM而言。一些Linux分销甚至在讨论把Xen作为Linux默认的hypervisor。
但是Xen依然面临艰苦的战斗。Ubuntu和红帽这两家企业级Linux产品的主流供应商都明确表示选择KVM作为其hypervisor。这样的话,如果坚持在Linux平台上使用开源Xen,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和Oracle将是唯一的选择。开源领域在红帽和Ubuntu的带领下已经明确选择了KV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