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732|回复: 0

[经验分享] tomcat服务器session的memcache缓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3 13: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ginx+tomcat+memcached:正常情况下,两台tomcat主机都是好的,client访问时,当已经提交了几个请求,这些请求都存储在对方的memcache,但这个时候正在接受处理的tomcat server 挂了,不至于丢失session。
  catalina 就是Tomcat服务器使用的Apache实现的servlet容器的名字。
  Tomcat的核心分为3个部分:
Web容器---处理静态页面;
catalina --- 一个servlet容器-----处理servlet;
还有就是JSP容器,它就是把jsp页面翻译成一般的servlet。

  
webapps 这个默认的应用目录也是可以改变。打开Tomcat 的conf 目录下的server.xml 文件,找到下面内容:

将appBase 修改即可。
  

  Memcache工作原理:
  

  首先 memcached 是以守护程序方式运行于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中,随时接受客户端的连接操作,客户端可以由各种语言编写,目前已知的客户端 API 包括 Perl/PHP/Python/Ruby/Java/C#/C 等等。客户端在与 memcached 服务建立连接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存取对象了,每个被存取的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key,存取操作均通过这个 key 进行,保存到 memcached 中的对象实际上是放置内存中的,并不是保存在 cache 文件中的,这也是为什么 memcached 能够如此高效快速的原因。注意,这些对象并不是持久的,服务停止之后,里边的数据就会丢失。
  

  与许多 cache 工具类似,Memcached 的原理并不复杂。它采用了C/S的模式,在 server 端启动服务进程,在启动时可以指定监听的 ip,自己的端口号,所使用的内存大小等几个关键参数。一旦启动,服务就一直处于可用状态。Memcached 的目前版本是通过C实现,采用了单进程,单线程,异步I/O,基于事件 (event_based) 的服务方式.使用 libevent 作为事件通知实现。多个 Server 可以协同工作,但这些 Server 之间是没有任何通讯联系的,每个 Server 只是对自己的数据进行管理。Client 端通过指定 Server 端的 ip 地址(通过域名应该也可以)。需要缓存的对象或数据是以 key->value 对的形式保存在Server端。key 的值通过 hash 进行转换,根据 hash 值把 value 传递到对应的具体的某个 Server 上。当需要获取对象数据时,也根据 key 进行。首先对 key 进行 hash,通过获得的值可以确定它被保存在了哪台 Server 上,然后再向该 Server 发出请求。Client 端只需要知道保存 hash(key) 的值在哪台服务器上就可以了。
  

  其实说到底,memcache 的工作就是在专门的机器的内存里维护一张巨大的 hash 表,来存储经常被读写的一些数组与文件,从而极大的提高网站的运行效率。
  

  先装nginx,tomcat,memcached
  

  再做nginx的负载均衡:实现tomcat的负载均衡
  

  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upstream tomcat7 {
  

  server 192.168.0.75:8080;  指定两天主机来负载动态网页请求,交给他哦摩擦他来处理
  

  server 192.168.0.53:8080;
  

  }
  

  location ~ \.jsp$ {                       添加.jsp的配置
  

  proxy_pass   http://tomcat7;
  

  }
  

  nginx -s reload
  

  如果只是想让本机处理jsp网页,则:
  

  location ~ \.jsp$ {                       添加.jsp的配置
  

  proxy_pass http://127.0.0.1:8080;  #将jsp网页交给8080端口的程序来处理
  

  }
  

  session的sticky功能       一个tomcat服务器一直处理同一个IP的请求,直到请求的主机down掉
  

  下载nginx-sticky-module-1.0.tar.gz
  

  tar zxvf nginx-sticky-module-1.0.tar.gz
  

  重新编译nginx
  

  yum install openssl-devel -y          要不然编译的时候会报错
  

  tar zxvf nginx-1.2.1.tar.gz
  

  mv nginx-sticky-module-1.0  nginx-1.2.1   将sticky的目录放到nginx目录下编译
  

  cd  nginx-1.2.1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lnmp/nginx --with-http_stub_status_module --add-module=nginx-sticky-module-1.0 --with-http_ssl_module --user=nginx --group=nginx          #指定sticky的位置。nginx不支持动态加载模块,所以需要重新编译源代码,而apache支持动态加载。
  

  make && make install
  

  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upstream tomcat7 {
  

  sticky;                    添加sticky功能
  

  server 192.168.0.75:8080;
  

  server 192.168.0.53:8080;
  

  }
  

  nginx
  

  ps aux
  

  浏览器   http://desktop53/test.jsp   然后刷新,源ip不变,此时再断掉,会切换到另一台主机,从而实现session的sticky。
  

  memcached的实现:集群session共享。memcached可以到code.google.com 下载。
  

  确保tomcat服务安装好,nginx也配置好
  

  vim /usr/local/apache-tomcat-7.0.29/conf/context.xml    在最后一个>前添加以下内容
  

  
  

  /usr/local/apache-tomcat-7.0.29/lib    下载以下库文件
  

  -rw-r--r--    1 0        0           96399 Sep 26  2011 kryo-1.03.jar
  

  -rw-r--r--    1 0        0           53731 Sep 26  2011 kryo-serializers-0.8.jar
  

  -rw-r--r--    1 0        0          267121 Sep 26  2011 memcached-2.5.jar
  

  -rw-r--r--    1 0        0          124157 Sep 26  2011 memcached-session-manager-1.5.1.jar
  

  -rw-r--r--    1 0        0           10517 Sep 26  2011 memcached-session-manager-tc7-1.5.1.jar
  

  -rw-r--r--    1 0        0            3085 Sep 26  2011 minlog-1.2.jar
  

  -rw-r--r--    1 0        0           22773 Sep 26  2011 msm-kryo-serializer-1.5.1.jar
  

  -rw-r--r--    1 0        0            7641 Sep 26  2011 reflectasm-0.9.jar
  

  然后在另一台tomcat服务器上,即192.168.0.75
  

  vim /usr/local/apache-tomcat-7.0.29/conf/context.xml
  

  
  

  /usr/local/apache-tomcat-7.0.29/lib    下载以下库文件
  

  -rw-r--r--    1 0        0           96399 Sep 26  2011 kryo-1.03.jar
  

  -rw-r--r--    1 0        0           53731 Sep 26  2011 kryo-serializers-0.8.jar
  

  -rw-r--r--    1 0        0          267121 Sep 26  2011 memcached-2.5.jar
  

  -rw-r--r--    1 0        0          124157 Sep 26  2011 memcached-session-manager-1.5.1.jar
  

  -rw-r--r--    1 0        0           10517 Sep 26  2011 memcached-session-manager-tc7-1.5.1.jar
  

  -rw-r--r--    1 0        0            3085 Sep 26  2011 minlog-1.2.jar
  

  -rw-r--r--    1 0        0           22773 Sep 26  2011 msm-kryo-serializer-1.5.1.jar
  

  -rw-r--r--    1 0        0            7641 Sep 26  2011 reflectasm-0.9.jar
  

  再将两台主机的tomcat开启,发送请求,再关闭tomcat服务,会将刚才发送的内容保存到另一台主机上
  

  用telnet 查看内存缓存信息(memcache):
  

  telnet localhost 11211   #11211为memcached的默认端口
  

  stats items              #查看item
  

  stats  cachedump 5  0    #5是item的号,0为最后面的数字
  

  get + item的字符串         #就可以显示其中的信息
  

  注:
  mongodb和memcached不是一个范畴内的东西。mongodb是文档型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其优势在于查询功能比较强大,能存储海量数据。mongodb和memcached不存在谁替换谁的问题。

和memcached更为接近的是redis。它们都是内存型数据库,数据保存在内存中,通过tcp直接存取,优势是速度快,并发高,缺点是数据类型有限,查询功能不强,一般用作缓存。在我们团队的项目中,一开始用的是memcached,后来用redis替代。

相比memcached:

1、redis具有持久化机制,可以定期将内存中的数据持久化到硬盘上。

2、redis具备binlog功能,可以将所有操作写入日志,当redis出现故障,可依照binlog进行数据恢复。

3、redis支持virtual memory,可以限定内存使用大小,当数据超过阈值,则通过类似LRU的算法把内存中的最不常用数据保存到硬盘的页面文件中。

4、redis原生支持的数据类型更多,使用的想象空间更大。

5、前面有位朋友所提及的一致性哈希,用在redis的sharding中,一般是在负载非常高需要水平扩展时使用。我们还没有用到这方面的功能,一般的项目,单机足够支撑并发了。redis 3.0将推出cluster,功能更加强大。

6、redis更多优点,请移步官方网站查询。

  

  tomcat项目部署:
一、静态部署
  静态部署指的是我们在服务器启动之前部署我们的程序,只有当服务器启动之后,我们的Web应用程序才能访问。以下3中方式都可以部署:
  1、将PetWeb目录拷贝到\webapps下,然后启动服务器就可以了。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是web应用程序必须在webapps目录下。访问地址如下:
  http://localhost:8080/PetWeb/
  2、这种方式可以不必将PetWeb目录拷贝到webapps下,直接在F:\部署。方法如下,更改\conf\server.xml文件,在标签内添加标签,内容如下:
  
  其中reloadable="false"表示当应用程序中的内容发生更改之后服务器不会自动加载,这个属性在开发阶段通常都设为true,方便开发,在发布阶段应该设置为false,提高应用程序的访问速度。docBase为路径,可以使用绝对路径,也可以使用相对路径,相对路径相对于webapps。path属性的值是访问时的根地址。访问地址如下:http://localhost:8080/Pet/
  3、这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差不多,但是不是在Server.xml文件中添加Context标签,而是在\conf\Catalina\localhost中添加一个xml文件,如Pet.xml,内容如下:
  大家可能发现和第二种方式差不多,但是缺少了path属性,这种方式服务器会使用.xml的名字作为path属性的值。访问地址如下:http://localhost:8080/Pet/
  我们刚才是将PetWeb文件夹部署在了服务器中,我们知道可以将Web应用程序的内容打成.war包,然后在部署在服务器上。打包请参考如下步骤:
  1、打开命令提示符(Start-->Run-->cmd)
  2、设置jdk环境变量(如果我教过的学生不会配置,以后别说孙老师教过你)
  3、在命令提示符中进入F:\PetWeb文件后,键入如下命令:
  jar ..\Pet.war *.* 这样在F:\下应该有Pet.war文件。其中..表示当前目录的父目录。
  部署Pet.war文件非常简单,将刚才有docBase="F:\PetWeb"更改为docBase="F:\Pet.war"或者直接将其拷贝到webapps下也可以。重新启动服务器就可以将Pet.war部署为一个Web应用程序了。如果你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服务器将Pet.war文件解开,并且在webapps下面又生成了一个Pet文件夹,然后把Pet.war的内容拷贝到里面去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取消自动解压缩,配置方式如下:
  
  二、动态部署
  动态部署是指可以在服务器启动之后部署web应用程序,而不用重新启动服务器。动态部署要用到服务器提供的manager.war文件,如果在\webapps\下没有该文件,你必须去重新下载tomcat,否则不能完成以下的功能。要想使用该管理程序必须首先编辑\confomcat-users.xml文件,内容如下:关于这个文件的更多内容,请参考Java 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模型二
  
  
  
  
  
  
  
  
  
  然后在浏览器中键入如下地址:
  http://localhost:8080/应该看到一个漂亮的加菲猫了吧。点击左边的Tomcat Manager链接,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本文都是coresun,然后可以看到以下页面:
  在Context Path(option):中输入/Pet
  XML Configration file URL中要指定一个.xml文件,比如我们在F:\下建立一个Pet.xml文件,内容如下:
  docBase不用写了,因为在下一个文本框中填入。或者更简单点,这个文本框什么都不填。
  在WAR or Directory URL:中键入F:\PetWet或者F:\Pet.war都可以,然后点击Deploy按钮,看看上面是不是已经看到了你web应用程序,名字就是你Context Path(option):中的名字。
  如果你部署.war文件还有更加简单的方式,下面还有个Select WAR file uploae点击浏览选择.war文件,然后点击Deploy也可以。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642890-1-1.html 上篇帖子: nginx+tomcat实现动静分离技术 下篇帖子: Tengine (淘宝nginx ) + tomcat 安装整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