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858|回复: 0

CCNP自学指南—组建Cisco多层交换网络(BCMSN)(第二版)(CCNP Self-Study Building Cisco Multilayer Swi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5-5-24 08: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书是针对最新CCNP BCMSN考试(642-811)的参考书籍,反映了新版BCMSN考试的目标。
    全书分为18章。首先,本书的前两章介绍多层交换网络设计的基本知识;随后,第3章讨论基本的多层交换机配置;后续章节分别讨论特定的设计特性,例如生成树、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和高可用性等。
    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是CCNP考生必备的复习资料,适合作为CCNP BCMSN课程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网络专业人员了解和学习网络交换知识的参考书。

DSC0000.jpg

  第1章 组建Cisco多层交换网络入门

1.1 硬件交换和软件交换术语
1.2 多层交换概述
1.2.1 理解第2、3、4和7层交换的术语
1.2.2 深入分析第2层交换
1.2.3 深入分析第3层交换
1.2.4 多层交换网络
1.3 组建Cisco多层交换网络的企业复合网络模型
1.3.1 Cisco AVVID框架
1.3.2 企业复合网络模型
1.3.3 企业园区
1.3.4 企业边缘
1.3.5 服务提供商边缘
1.4 Cisco Catalyst交换机入门
1.4.1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
1.4.2 Catalyst 4500系列交换机
1.4.3 Catalyst 3550和3750系列交换机
1.4.4 Catalyst 2950和2955系列交换机
1.5 总结
1.6 复习题
第2章 交换机在Cisco多层交换网络设计中的角色
2.1 数据链路技术
2.1.1 10Mbit/s以太网
2.1.2 快速以太网
2.1.3 吉比特以太网
2.1.4 快速以太网和吉比特以太网自动协商
2.1.5 10吉比特以太网
2.1.6 吉比特接口转换器
2.1.7 Cisco长距离以太网
2.1.8 城域以太网


2.2 使用Cisco Catalyst交换机和数据链路技术设计Cisco多层交换网络
2.2.1 复习企业复合网络模型中园
区基础设施模块
2.2.2 选择第2层或第3层交换机
2.2.3 小型园区网络设计
2.2.4 中等规模园区网络设计
2.2.5 大型园区网络设计
2.2.6 服务器群组模块
2.2.7 企业边缘
2.3 案例研究:设计Cisco多层交换网络
2.4 总结
2.5 复习题
第3章 Cisco多层交换机的初始配置和排错
3.1 比较Cisco CatOS和Cisco IOS(Native模式)
3.2 Cisco Catalyst交换机管理参数的初始配置
3.2.1 系统名称
3.2.2 管理IP配置
3.2.3 时钟和NTP设置
3.2.4 Telnet和SSH
3.2.5 DNS
3.2.6 系统日志
3.3 管理Catalyst交换机配置
3.4 理解Catalyst交换机的Cisco IOS文件系统和软件映像
3.4.1 确定IFS大小和内容
3.4.2 Cisco IOS映像命名规则
3.5 升级Catalyst交换机的软件版本
3.6 Cisco CatOS到Cisco Native IOS的
转换
3.7 基本排错实践
3.7.1 show和debug命令
3.7.2 排错时所使用的配置和命令
3.7.3 debug命令的影响及其推荐
用法
3.8 初始配置的排错技巧
3.8.1 当不能够通过控制台端口
连接到交换机时的对策
3.8.2 当不能够使用Telnet或SSH
建立与交换机之间的IP连接
时的对策
3.9 总结
3.10 配置练习:配置基于Cisco IOS软件的Catalyst交换机
3.10.1 所需要的资源
3.10.2 练习目标
3.10.3 网络图
3.10.4 命令列表
3.10.5 任务1:建立控制台(带外)
连接和配置交换机名称
3.10.6 任务2:配置交换机的IP
连接
3.10.7 任务3:为特权和带内访问
配置交换机的用户名/口令
3.10.8 任务4:配置交换机支持SSH,并且禁用Telnet访问
3.10.9 任务5:配置交换机的时间设置、NTP配置和系统日志配置
3.10.10 任务6:将交换机Cisco IOS版本升级到新版本
3.11 复习题
第4章 实施和配置VLAN
4.1 VLAN
4.1.1 在园区网络中实施VLAN
4.1.2 静态和动态VLAN
4.1.3 VLAN范围
4.1.4 配置VLAN
4.1.5 验证VLAN配置
4.2 VLAN排错
4.2.1 吞吐量低的排错
4.2.2 通信问题的排错
4.3 私用VLAN
4.4 VLAN链路聚集
4.4.1 在多层交换网络中实现
链路聚集
4.4.2 链路聚集协议
4.4.3 VLAN范围和映射
4.4.4 服务提供商托管VLAN服务
4.4.5 Cisco链路聚集模式和方法
4.5 配置ISL和802.1Q链路聚集
4.5.1 验证链路聚集配置
4.5.2 链路聚集排错
4.6 VLAN链路聚集协议
4.6.1 VLAN修剪
4.6.2 VTP版本
4.6.3 VTP认证
4.6.4 配置VTP
4.6.5 验证VTP配置
4.6.6 VTP排错
4.7 总结
4.8 配置练习:在多层交换网络中
配置VLAN、链路聚集和VTP
4.8.1 所需要的资源
4.8.2 练习目标
4.8.3 网络图
4.8.4 命令列表
4.8.5 任务1:创建VTP管理域
4.8.6 任务2:配置链路聚集
4.8.7 任务3:配置VLAN
4.8.8 任务4:根据交换机端口
分配VLAN
4.8.9 任务5:验证VLAN和VTP
状态
4.9 复习题
第5章 理解和配置802.1D、802.1s和802.1w
生成树协议
5.1 生成树协议概述
5.2 桥接环路
5.3 STP(IEEE 802.1D)
5.3.1 网桥标识符
5.3.2 生成树路径开销
5.3.3 桥接协议数据单元
5.3.4 生成树端口状态和BPDU
计时器
5.4 STP操作
5.4.1 根网桥选举
5.4.2 规划根网桥选择
5.4.3 在非根网桥上选择根端口和
指定端口
5.5 STP选举过程示例
5.6 STP拓扑变更
5.7 增强的按VLAN的生成树
(PVST+)
5.8 STP和IEEE 802.1Q链路聚集
5.9 配置PVST+的基本参数
5.9.1 配置根网桥
5.9.2 配置端口开销
5.10 验证STP配置
5.11 快速生成树协议
5.11.1 RSTP端口状态
5.11.2 RSTP端口角色
5.11.3 RSTP BPDU格式和BPDU
操作
5.11.4 快速过渡到转发状态
5.11.5 RSTP拓扑变更机制
5.11.6 与802.1D的兼容性
5.12 多生成树
5.12.1 PVST+案例
5.12.2 802.1Q案例
5.12.3 MST案例
5.12.4 MST区域
5.12.5 IST实例
5.12.6 MST实例
5.13 配置MST的基本参数
5.14 总结
5.15 配置练习:配置和验证生成树
网桥优先级和生成树端口开销
5.15.1 所需要的资源
5.15.2 练习目标
5.15.3 网络图
5.15.4 命令列表
5.15.5 任务1:配置和验证生成树
网桥优先级
5.15.6 任务2:配置和验证生成树
端口开销
5.16 复习题
第6章 理解和配置Cisco特定的生成树
协议特性和STP排错
6.1 802.1D生成树协议的增强
6.1.1 PortFast
6.1.2 UplinkFast
6.1.3 BackboneFast
6.2 提高生成树的弹性
6.2.1 BPDU防护
6.2.2 BPDU过滤
6.2.3 BPDU 时滞
6.2.4 根防护
6.3 避免转发环路和黑洞
6.3.1 环路防护
6.3.2 比较积极模式UDLD和
环路防护
6.4 STP排错
6.4.1 STP的潜在故障
6.4.2 STP故障的排错方法
6.5 总结
6.6 配置练习:配置BackboneFast、UplinkFast和根防护
6.6.1 所需要的资源
6.6.2 练习目标
6.6.3 网络图
6.6.4 命令列表
6.6.5 任务1:配置和验证BackboneFast
6.6.6 任务2:配置和验证
UplinkFast
6.6.7 任务3:配置和验证根防护
6.7 复习题
第7章 配置第2层和第3层特性
7.1 EtherChannel
7.1.1 PAgP模式
7.1.2 LACP模式
7.1.3 EtherChannel指导原则
7.1.4 EtherChannel配置示例
7.1.5 EtherChannel负载均衡
7.2 CDP
7.3 端口安全
7.3.1 基于主机MAC地址允许
流量
7.3.2 基于主机MAC地址限制
流量
7.3.3 在期望的端口上阻塞单播
扩散
7.3.4 端口安全总结
7.4 多重默认网关
7.5 MAC地址通知
7.6 第3层协议过滤
7.7 使用DHCP管理IP配置
7.8 跳回计时器特性
7.9 广播和多播抑制
7.10 DHCP监听
7.11 小巨人和巨型帧
7.12 UDLD和积极模式UDLD
7.13 案例研究:积极模式UDLD的
功能
7.14 总结
7.15 配置练习
7.15.1 所需要的资源
7.15.2 练习目标
7.15.3 网络图
7.15.4 命令列表
7.15.5 任务1:配置和验证
EtherChannel
7.15.6 任务2:配置和验证积极
模式UDLD
7.16 复习题
第8章 理解和配置VLAN间路由选择
8.1 VLAN间路由选择入门
8.1.1 通过多层Catalyst交换机
连接VLAN
8.1.2 单臂路由器
8.1.3 验证VLAN间路由选择配置
8.2 IP广播转发
8.2.1 DHCP中继代理
8.2.2 UDP广播转发
8.3 总结
8.4 配置练习:在基于Cisco IOS的 Catalyst交换机中配置VLAN间路由选择
8.4.1 所需要的资源
8.4.2 练习目标
8.4.3 网络图
8.4.4 命令列表
8.4.5 任务1:在建筑物分布交换机
中使用SVI配置VLAN间路
由选择
8.4.6 任务2:使用单臂路由器
配置VLAN间路由选择
8.5 复习题
第9章 理解和配置多层交换
9.1 理解传统的MLS
9.2 理解基于CEF的MLS
9.2.1 集中式和分布式交换
9.2.2 地址解析协议抑制
9.2.3 交换表的体系结构
9.2.4 基于CEF的MLS操作示例
9.2.5 基于CEF的MLS的负载
均衡
9.3 配置、验证和排错基于CEF的
MLS
9.3.1 配置基于CEF的MLS
9.3.2 基于CEF的MLS的验证和
排错
9.3.3 基于CEF的MLS的排错
方法
9.4 总结
9.5 配置练习:对基于CEF的MLS
进行排错
9.5.1 所需要的资源
9.5.2 练习目标
9.5.3 网络图
9.5.4 命令列表
9.5.5 任务1:建立到交换机的
控制台(带外)连接或Telnet
或SSH连接
9.5.6 任务2:确定在连接性或基于CEF的MLS方面存在问题的IP路由选择条目或子网
9.5.7 任务3:验证路由的Cisco IOS IP路由表和ARP表条目
9.5.8 任务4:验证路由的IP CEF FIB和邻接条目
9.5.9 任务5:调试被下载到中央交换引擎和分布式交换引擎中的CEF FIB和邻接关系表,验证TCAM中的FIB和邻接关系表
9.6 复习题

第10章 理解和实施Cisco多层交换网络中的服务质量

10.1 对QoS的需要
10.1.1 延迟
10.1.2 抖动
10.1.3 数据包丢失
10.1.4 QoS解决方案
10.2 QoS服务模型
10.2.1 集成服务体系结构
10.2.2 区分服务
10.2.3 保证转发和快速转发
10.3 Catalyst QoS基础
10.3.1 分类
10.3.2 标记
10.3.3 流量调整:策略和整型
10.3.4 拥塞管理
10.3.5 拥塞避免
10.4 WAN QoS
10.4.1 加权公平排队
10.4.2 低延迟排队
10.4.3 IP RTP优先
10.4.4 链路效率机制
10.5 多层交换网络中的QoS
10.5.1 建筑物接入子模块中的QoS
10.5.2 建筑物分布子模块中的QoS
10.5.3 园区主干中的QoS
10.6 总结
10.7 配置练习:在基于Cisco IOS的Catalyst交换机上配置QoS
10.7.1 所需的资源
10.7.2 练习目标
10.7.3 网络图
10.7.4 命令列表
10.7.5 任务1:全局启用QoS
10.7.6 任务2:配置交换机的接口
FastEthernet 0/1~0/10,使之如果连接的是Cisco IP电话,则信任DSCP
10.7.7 任务3:配置交换机接口
FastEthernet 0/11,使之将所有入站数据帧的CoS值设置为4
10.7.8 任务4:配置类别映射表和策略映射表,然后将其应用于接口FastEthernet 0/11,使之将所有TCP端口号为30000的入站数据包的DSCP值设置为16
10.7.9 任务5:配置所有的出站队列,将CoS值为4、6和7的通信流加入到队列3中,CoS值为5的通信流加入到队列4中
10.7.10 任务6:将队列4指定为严格优先级队列
10.7.11 任务7:配置WRR权重,使队列3获得服务的频率为其他队列的两倍
10.7.12 任务8:查看接口统计数据,以验证所有配置
10.8 复习题
第11章 部署多层交换网络中的多播
11.1 多播入门
11.1.1 多播IP地址的结构
11.1.2 多播MAC地址的结构
11.1.3 反向路径转发
11.1.4 多播转发树
11.2 IP多播协议
11.2.1 PIM
11.2.2 IGMP
11.3 基于硬件的多播转发方法
11.3.1 MMLS
11.3.2 基于CEF的MMLS
11.3.3 MFIB
11.4 第2层多播协议
11.4.1 IGMP监听
11.4.2 Cisco组管理协议
11.5 多层交换网络中的IP多播
11.6 配置多播
11.7 监控和验证IP多播通信流
11.8 总结
11.9 配置练习:在多层交换网络中配置
和验证多播
11.9.1 所需的资源
11.9.2 练习目标
11.9.3 网络图
11.9.4 命令列表
11.9.5 任务1:在分布层子模块交换
机上配置使用稀疏-密集模式
的多播路由选择
11.9.6 任务2:在核心交换机上配置RP/映射代理以支持自动RP
11.10 复习题
第12章 实施多层交换机中的高可用性选项
12.1 实现多层交换机中的高可用性
12.2 在Catalyst交换机中提供冗余监控
引擎
12.2.1 路由处理器冗余
12.2.2 增强型路由处理器冗余
(RPR+)
12.3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中使用
单路由器模式的路由器冗余
12.3.1 监控引擎II和MSFC2的
SRM故障恢复
12.3.2 监控引擎IA的SRM故障
恢复
12.3.3 配置SRM
12.4 在Catalyst交换机中实现监控引擎上行链路模块冗余
12.5 实现电源冗余
12.6 在多层交换网络中实现默认网关
路由器冗余
12.6.1 代理ARP
12.6.2 IRDP
12.6.3 静态配置默认网关
12.6.4 热备用路由选择协议
12.6.5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
12.6.6 VRRP案例
12.6.7 网关负载均衡协议
12.7 Cisco IOS服务器负载均衡
12.7.1 Cisco IOS LSB的运行模式
12.7.2 配置包含实际服务器的服务器群组
12.7.3 配置虚拟服务器
12.8 总结
12.9 配置练习:配置和验证RPR+和
HSRP
12.9.1 所需的资源
12.9.2 练习目标
12.9.3 网络图
13.9.4 命令列表
12.9.5 任务1:配置和验证RPR+
12.9.6 任务2:配置和验证HSRP
12.10 复习题
第13章 部署Cisco IP电话入门
13.1 IP电话网络设计的建议
13.1.1 QoS
13.1.2 语音(辅助)VLAN
13.1.3 网络带宽供应
13.1.4 电源方面的考虑
13.1.5 网络管理
13.1.6 IP电话的高可用性
13.1.7 安全性
13.2 在企业复合网络模型中部署IP
电话的最佳实践
13.3 总结
13.4 配置练习:在Catalyst交换机上
配置语音VLAN
13.4.1 所需的资源
13.4.2 练习目标
13.4.3 网络图
13.4.4 命令列表
13.4.5 任务1:配置接入VLAN和VLAN
13.4.6 任务2:指定接入VLAN和
语音VLAN包含的接口
13.4.7 任务3:在接口上采用推荐
的QoS配置
13.4.8 任务4:验证语音VLAN
配置
13.5 复习题
第14章 实施Cisco Catalyst交换机的管理
和数据平面安全特性
14.1 多层交换网络中Catalyst 交换机
的安全配置
14.1.1 配置坚固的系统口令
14.1.2 使用访问控制列表限制
管理访问
14.1.3 确保控制台的物理安全
14.1.4 确保VTY接入安全
14.1.5 配置系统警告标语
14.1.6 禁用不需要或未用的服务
14.1.7 尽可能少用CDP
14.1.8 禁用集成的HTTP后台程序
14.1.9 配置基本的系统日志
14.1.10 确保SNMP的安全
14.1.11 限制链路聚集连接和
VLAN的传播
14.1.12 确保生成树拓扑的安全
14.2 配置AAA
14.2.1 身份验证
14.2.2 授权
14.2.3 统计
14.2.4 配置AAA身份验证
14.2.5 配置AAA授权
14.2.6 配置AAA统计
14.2.7 其他帮助理解和配置AAA
的资料
14.3 使用IEEE 802.1X管理网络
访问安全
14.4 使用访问控制列表应用安全策略
14.4.1 RACL
14.4.2 VACL
14.5 将私用VLAN理解为一种安全特性
14.6 将QoS理解为一种安全特性
14.7 总结
14.8 配置练习:AAA、802.1X和
VACL
14.8.1 所需的资源
14.8.2 练习目标
14.8.3 网络图
14.8.4 命令列表
14.8.5 任务1:启用AAA、禁用
Telnet及启用SSH
14.8.6 任务2:配置VTY的AAA身份验证方式-首先使用RADIUS服务器,如果服务器不可用,则使用本地用户名和口令数据库
14.8.7 任务3:在接口上配置
802.1X
14.8.8 任务4:配置VACL以丢弃
所有通过TCP端口8889进入
的帧
14.9 复习题

第15章 Catalyst交换体系结构入门

15.1 Catalyst 6500交换机
15.1.1 Catalyst 6500 Supervisor
Engine I
15.1.2 Catalyst 6500 Supervisor
Engine II
15.1.3 Catalyst 6500 Supervisor
Engine 720
15.1.4 Catalyst 6500总结
15.2 Catalyst 4500交换机
15.3 Catalyst 3750交换机
15.4 Catalyst 3550交换机
15.5 Catalyst 2950交换机
15.6 总结
15.7 复习题
第16章 存储网络入门
16.1 存储网络概述
16.2 存储网络协议
16.2.1 光纤通道入门
16.2.2 iSCSI入门
16.2.3 FCIP入门
16.3 园区网络集成
16.4 Cisco存储解决方案
16.4.1 Cisco MDS 9000多层交换机
16.4.2 Cisco SN 542x iSCSI路由器
16.5 总结
16.6 复习题
第17章 使用城域解决方案设计、组建和
连接 Cisco多层交换网络
17.1 Cisco 城域解决方案入门
17.1.1 Cisco 光平台
17.1.2 城域以太网交换产品
17.2 城域以太网
17.2.1 城域以太网连接和传输
17.2.2 SONET城域以太网
17.2.3 波分复用光解决方案为基础的城域以太网
17.2.4 光距离挑战
17.3 检查城域以太网隧道
17.3.1 无隧道
17.3.2 IEEE 802.1Q分组标记
17.3.3 标记堆叠(Q-in-Q隧道)
17.3.4 Q-in-Q交换机配置
17.4 EoMPLS实现
17.4.1 MPLS以太网的功能
17.4.2 MPLS特点
17.4.3 EoMPLS:帧的生命周期
17.4.4 多点EoMPLS
17.5 总结
17.6 复习题

第18章 多层交换机的性能和连通排错工具

18.1 提高性能的方法
18.2 利用SPAN和VSPAN监控性能
18.3 使用RSPAN监控性能
18.4 使用带有捕获选项的VACL监控性能
18.5 使用第2层路由跟踪进行排错
18.6 使用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中的网络分析模块进行性能监控
18.6.1 验证NAM配置
18.6.2 排除NAM常见故障
18.7 总结
18.8 复习题

附录A 深入研究802.3u和802.3ad自动协商

A.1 自动协商的目的
A.2 10/100/1000Mbit/s自动协商的结构
A.3 总结

附录B 复习题答案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69985-1-1.html 上篇帖子: IP服务质量 (cisco press) 下篇帖子: Cisco交换机配置新手篇之端口配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