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883|回复: 0

[经验分享] CentOS 6.3下配置LVM(逻辑卷管理)

[复制链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5-6-23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简介
LVM是逻辑盘卷管理(Logical Volume Manager)的简称,它是Linux环境下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LVM是建立在硬盘和分区之上的一个逻辑层,来提高磁盘分区管理的灵活性。
LVM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它就是通过将底层的物理硬盘抽象的封装起来,然后以逻辑卷的方式呈现给上层应用。在传统的磁盘管理机制中,我们的上层应用是直接访问文件系统,从而对底层的物理硬盘进行读取,而在LVM中,其通过对底层的硬盘进行封装,当我们对底层的物理硬盘进行操作时,其不再是针对于分区进行操作,而是通过一个叫做逻辑卷的东西来对其进行底层的磁盘管理操作。比如说我增加一个物理硬盘,这个时候上层的服务是感觉不到的,因为呈现给上层 服务的是以逻辑卷的方式。
LVM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对磁盘进行动态管理。因为逻辑卷的大小是可以动态调整的,而且不会丢失现有的数据。如果我们新增加了硬盘,其也不会改变现有上层的逻辑卷。作为一个动态磁盘管理机制,逻辑卷技术大大提高了磁盘管理的灵活性。
基本的逻辑卷管理概念:
PV(Physical Volume)- 物理卷
物理卷在逻辑卷管理中处于最底层,它可以是实际物理硬盘上的分区,也可以是整个物理硬盘,也可以是raid设备
VG(Volumne Group)- 卷组
卷组建立在物理卷之上,一个卷组中至少要包括一个物理卷,在卷组建立之后可动态添加物理卷到卷组中。一个逻辑卷管理系统工程中可以只有一个卷组,也可以拥有多个卷组。
LV(Logical Volume)- 逻辑卷
逻辑卷建立在卷组之上,卷组中的未分配空间可以用于建立新的逻辑卷,逻辑卷建立后可以动态地扩展和缩小空间。系统中的多个逻辑卷可以属于同一个卷组,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多个卷组。
关系图如下:
wKiom1WGj3bi2xxsAADprnET0tI995.jpg
PE(Physical Extent)- 物理块
LVM 默认使用4MB的PE区块,而LVM的LV最多仅能含有65534个PE (lvm1 的格式),因此默认的LVM的LV最大容量为4M*65534/(1024M/G)=256G。PE是整个LVM 最小的储存区块,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的资料都是由写入PE 来处理的。简单的说,这个PE 就有点像文件系统里面的block 大小。所以调整PE 会影响到LVM的最大容量!不过,在 CentOS 6.x 以后,由于直接使用lvm2 的各项格式功能,因此这个限制已经不存在了。
wKioL1WGkWigDrzLAABULgpzFj8415.jpg

二、系统环境
实验环境:Oracle VM VirtualBox
系统平台:CentOS release 6.3 (Final)
mdadm 版本:mdadm - v3.2.6 - 25th October 2012
LVM 版本:lvm2-2.02.100-8.el6.i686
设备类型:分区、物理硬盘、raid 设备

三、磁盘准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模拟raid5、分区、物理硬盘三种类型设备创建VG,raid5 需要四块硬盘,分区和物理硬盘各一块硬盘,还有扩容时需要至少一块硬盘,所以在虚拟机里添加八块硬盘,每块5GB.


wKiom1WGj-eDdyxNAAJU58gphIU800.jpg

四、安装LVM管理工具
4.1 检查系统中是否安装了LVM管理工具
1
# rpm -qa|grep lvm



4.2 如果未安装,则使用yum 方式安装
1
2
# yum install lvm*
# rpm -qa|grep lvm



wKioL1WGkg_iFC5tAAB5fY04rxQ872.jpg

五、新建一个raid5 设备
使用/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四块物理硬盘做软raid模拟。
1
# mdadm -C /dev/md5 -ayes -l5 -n3 -x1 /dev/sd[b,c,d,e]



wKiom1WGkKqw4wxOAABe_O8LHHA650.jpg

写入RAID配置文件/etc/mdadm.conf 并做适当修改。
1
2
# echo DEVICE /dev/sd{b,c,d,e} >> /etc/mdadm.conf
# mdadm –Ds >> /etc/mdadm.conf



六、新建一个分区
使用/dev/sdf 模拟分区。
1
2
# fdisk /dev/sdf
# fdisk -l /dev/sdf



wKiom1WGkRjB5vGbAAPFKkVEZ0E157.jpg

准备工作就绪,下面我们使用三种设备/dev/md5、/dev/sdf1、/dev/sdg来完成LVM实验。

七、创建PV
1
# pvcreate /dev/md5 /dev/sdf1 /dev/sdg



wKioL1WGk2GSEpmRAAB7-eb0tck619.jpg

查看PV
1
# pvdisplay



wKiom1WGkeTz6NegAAG2FDVNt0Q387.jpg

还可以使用命令pvs 和pvscan 查看简略信息。
1
# pvs



wKioL1WGk9vzmLq0AABWAimavZ4371.jpg
1
# pvscan



wKiom1WGklahTwVRAABs2Kws8us248.jpg

八、创建VG
1
# vgcreate vg0 /dev/md5 /dev/sdf1 /dev/sdg



wKioL1WGlFfgyNRxAAA_3QfLH6I208.jpg

说明:vg0 是创建的VG设备的名称,可以随便取;后面接上述的三个设备,也就是把三个设备组合成一个vg0.

查看VG
1
# vgdisplay



wKiom1WGkuqRLgaGAADk4wkFPr0583.jpg

说明:
VG Name  VG的名称
VG Size  VG的总大小
PE Size  PE的大小,默认为4MB
Total PE  PE的总数量,5114x 4MB = 19.98GB
Free PE / Size  剩余空间大小
同样可以使用命令vgs 和vgscan 查看。
1
# vgs



wKioL1WGlPqQPbjFAAA4aEeeLIU449.jpg
1
# vgscan



wKiom1WGk2ywh3kYAABSs0z-WyM677.jpg

九、创建LV
1
# lvcreate -L 5G -n lv1 vg0



wKioL1WGlV_C9APGAAAvFAMZlLY229.jpg

说明:
-L    指定创建的LV 的大小
-l    指定创建的LV 的PE数量
-n    LV的名字
上面命令的意思是:从vg0 中分出5G的空间给lv1 使用

查看LV的信息
1
# lvdisplay



wKiom1WGk-jTFT_LAADvPbGewos110.jpg

说明:
LV Path  LV的路径,全名
LV Name  LV的名字
VG Name  所属的VG
LV Size  LV的大小

再来看VG 的信息
1
# vgs



wKiom1WGlGCD0bedAAA8Az7a3Q4465.jpg

VFree 从19.98g 减少到了14.98g,另外的5g 被分配到了lv1.

十、格式化LV
1
# mkfs.ext4 /dev/vg0/lv1



wKioL1WGlmyi_6tzAAHX_DPAZKs588.jpg

十一、挂载使用
1
2
3
# mkdir /mnt/lv1
# mount /dev/vg0/lv1 /mnt/lv1/
# df –TH



wKiom1WGlOvAiId3AADP4JpvjfY185.jpg

将挂载信息写入/etc/fstab

wKioL1WGluCgWGTjAAF8MUzo06g673.jpg

十二、添加测试数据

    下面我们将对LVM进行扩容和缩减操作,所以向/mnt/lv1 中写入测试数据以验证LVM 的磁盘动态管理。
1
2
3
4
# touch /mnt/lv1/test_lvm_dynamic.disk
# touch /mnt/lv1/test_lvm_dynamic.disk2
# touch /mnt/lv1/test_lvm_dynamic.disk3
# ll /mnt/lv1/



wKiom1WGlaexlVRvAAD5E_ESoFU313.jpg

十三、LVM的扩容操作

    LVM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对磁盘进行动态管理,而且不会丢失现有的数据。
假如有一天,lv1的使用量达到了80%,需要扩容,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因为vg0中还有很多剩余空间,所以我们可以从vg0中再分配点空间给lv1。

13.1 LV的扩容
查看vg0 的剩余容量,还有14.98g 可用。

wKiom1WGlfqgrlqAAAA8Az7a3Q4932.jpg

对lv1进行扩容。
1
# lvextend -L +1G /dev/vg0/lv1



wKioL1WGl_jyQfD6AABQfZrwG6c483.jpg

说明:
在lv1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1G.
查看现在vg0 的剩余容量,减少了1G.

wKioL1WGmCvQDlL1AAA4TbmaJxk071.jpg

再查看lv1的容量,从5G增加到了6G.

wKiom1WGlq-TGVfFAABCcS586yw425.jpg

使用df –TH 命令查看实际的磁盘容量。

wKioL1WGmLCD28DaAACN8w7u2BI865.jpg

发现实际容量并没有变化,因为我们的系统还不认识刚刚添加进来的磁盘的文件系统,所以还需要对文件系统进行扩容。
1
2
# resize2fs /dev/vg0/lv1
# df –TH



wKiom1WGl1HCL9evAAFOH_R7BxE295.jpg

现在的可用容量已经增加到了5.9G。
查看测试数据

wKiom1WGoNjRukXMAACjpYKHDnc047.jpg

数据正常,对lv1的在线动态扩容完成。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假如我们的vg0 空间不够用了,怎么办?这时我们就需要对VG进行扩容。

13.2 VG的扩容
VG的扩容可以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增加PV来实现,操作如下:
A. 创建PV,使用/dev/sdh来创建一个PV。

wKiom1WGoiryFeASAAA0-f4-OfM388.jpg

B. 扩容VG
现在的vg0 容量为19.98g.

wKioL1WGpCjRA6UBAAA4TVUJngo135.jpg
1
2
# vgextend vg0 /dev/sdh
# vgs



wKioL1WGpGOQNYXgAABu_6h4hqo541.jpg

现在vg0 的容量为24.97g, 增加了5GB,即一块物理硬盘的容量,VG扩容成功。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扩展RAID设备的容量来间接对VG进行扩容。
需要注意的地方是,/dev/md5 的大小变化后,需要调整PV的大小,操作如下:
1
# pvresize /dev/md5



wKiom1WGou-zZvBBAABYCmCC3Cs188.jpg

十四、LVM的缩减操作
缩减操作需要离线处理。

14.1 LV的缩减
A. umount 文件系统

wKiom1WGo2eB2xctAACtiEWG2lQ292.jpg

B. 缩减文件系统
1
# resize2fs /dev/vg0/lv1 4G



wKiom1WGpCniIPcRAABLi1oBoLo687.jpg

提示需要先运行磁盘检查。
C. 检查磁盘
1
# e2fsck –f /dev/vg0/lv1



wKiom1WGpKzBonnBAADLKdpJLqo702.jpg

D. 再次执行缩减操作

wKioL1WGppbBXg86AAB4NAciMT0579.jpg

缩减文件系统成功,下面缩减LV的大小。

E. 缩减LV
1
# lvreduce /dev/vg0/lv1 –L 4G



wKiom1WGpbKCJS1xAAEirdKUFfs134.jpg

说明:Step E 和Step D 缩减的大小必须保持一致,这里的4G是缩减到的大小;如果使用的是"-4G",则表示容量减少多少的意思。

F. 挂载查看

wKioL1WGp7bQcxaYAACzW-OgWLk608.jpg

LV 缩减成功。

G. 查看测试数据

wKiom1WGpjiSn0v5AAChMuJFq-Q949.jpg

数据正常。

14.2 VG的缩减
A. umount 文件系统

wKioL1WGqECz1FONAAAcUA_4YTc810.jpg

B. 查看当前的PV详情

wKiom1WGpsGgt3gNAABvjhYJyrI321.jpg

C. 将/dev/sdg 从vg0中移除
1
# vgreduce vg0 /dev/sdg



wKioL1WGqOiBYCuvAAA3Ad00WzA207.jpg

D. 再次查看PV情况

wKiom1WGp1-QlRieAABt8Zu8YeA681.jpg

/dev/sdg 已经不属于vg0了。

E. 查看vg0 的情况

wKioL1WGqU_BJ9uRAAA32xX0S9k111.jpg

vg0 的大小减少了5GB.
VG 缩减成功。

十五、删除LVM
如果要彻底的来移除LVM的话,需要把创建的步骤反过来操作。
15.1 umount 文件系统

wKiom1WGp_GQ4bKoAAActLyxGOk142.jpg

15.2 移除LV
1
# lvremove /dev/vg0/lv1



wKioL1WGqeSjhJCtAAClGwghnAc113.jpg

15.3 移除VG
1
# vgremove vg0



wKioL1WGqhXxK05kAABzV2_61SU663.jpg

15.4 移除PV
1
# pvremove /dev/md5 /dev/sdf1 /dev/sdg /dev/sdh



wKiom1WGuaTRJGJVAAEK-GH_pCc672.jpg

LVM 移除成功。

十六、LVM 快照(snapshot)
   
    快照就是将当时的系统信息记录下来,就好像照相一样,未来若有任何资料变动了,则原始资料会被移动到快照区,没有被改动的区域则由快照区与档案系统共享

wKioL1WGu7PwN4zaAAD5o0P40vU229.jpg
LVM 系统快照区域的备份示意图(虚线为档案系统,长虚线为快照区)
左图为最初建立系统快照区的状况,LVM 会预留一个区域 (左图的左侧三个PE区块) 作为数据存放处。此时快照区内并没有任何数据,而快照区与系统区共享所有的PE 数据, 因此你会看到快照区的内容与文件系统是一模一样的。等到系统运作一阵子后,假设A区域的数据被更动了 (上面右图所示),则更动前系统会将该区域的数据移动到快照区,所以在右图的快照区被占用了一块PE 成为A,而其他B 到I 的区块则还是与文件系统共享!
快照区与被快照的LV 必须要在同一个VG 里。
16.1 建立LV
1
2
3
# lvcreate -L 100M -n lv1 vg0
# mkfs.ext4 /dev/vg0/lv1
# mount /dev/vg0/lv1 /mnt/lv1/



16.2 写入测试数据
1
2
3
4
# touch /mnt/lv1/test_lvm_snapshot_1
# touch /mnt/lv1/test_lvm_snapshot_2
# cp -a /etc/ /mnt/lv1/
# cp -a /boot/ /mnt/lv1/



wKioL1WGvOHzH_JiAAF6aZLgGas529.jpg

16.3 创建快照
1
# lvcreate -L 80M -s -n lv1snap /dev/vg0/lv1



说明:为/dev/vg0/lv1 创建一个大小为80M,名称为lv1snap 的快照。
1
# lvdisplay



wKiom1WGu_egoxmcAAKDdePI6G0927.jpg

/dev/vg0/lv1snap 的LV Size 为100MB,使用量为0.01%.

16.4 将刚才创建的快照挂载查看

wKiom1WGvFLgGGEUAADf380KDL8007.jpg

/mnt/lv1 和/mnt/snapshot 是一模一样的。

16.5 进行档案的修改操作

wKioL1WGvj_i_amvAAJCIZx_UyU750.jpg

16.6 再次查看

wKioL1WGvrSzQgAuAALoKDm9gWM673.jpg

snapshot 的使用量为10.36%,原始资料有改动。

16.7 对snapshot 里的资料进行打包备份,准备还原

wKiom1WGvTWAXVBxAABzqfVnso0310.jpg

16.8 卸载并移除snapshot

wKioL1WGvzCBWkERAAD0I_33Ym8742.jpg

16.9 卸载并格式化/mnt/lv1,清空数据

wKiom1WGva3iZQunAAHAXr2NUoI451.jpg

16.10 恢复数据

wKioL1WGv5zD_TH-AADw9mxZYtk828.jpg

可以看到,原始数据已经成功恢复。
LVM 快照实验成功。

注意:对lv1的修改量不能超过快照的大小,由于原始数据会被搬移到快照区,如果你的快照区不够大,若原始资料被更动的实际数据量比快照区大,那么快照区当然容纳不了,这时候快照功能会失效喔!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79658-1-1.html 上篇帖子: LVM 逻辑卷管理 下篇帖子: Linux开机启动十步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