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470|回复: 0

[经验分享] Ubuntu14.04安装之后的一些配置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7-6-23 09: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要分为
  一、root用户的开启和vim编辑器的安装
  二、ssh的安装
  三、静态ip的设置
  四、中英切换文环境切换
  一、root用户的开启和vim编辑器的安装
  Ubuntu在默认情况下,是没有root用户。
  为此,我们得开启它。
  1、  进入root用户权限
  通过 sudo -s,来进入用户权限模式,并输入普通用户的密码,进入root模式。
DSC0000.png

  此刻,已经是root用户了。
  2、  安装vim编辑器
  apt-get install vim,输输入y完成安装。
DSC0001.png

  也许,会出现。E: Package 'vim-gtk' has no installation candidate的问题!

E:Package 'Vim' has no installation candidate问题解决
  3、修改/etc/lightdm/lightdm.conf
DSC0002.png




[SeatDefaults]
user-session=ubuntu
greeter-session=unity-greeter
greeter-show-manual-login=true
allow-guest=false
DSC0003.png

  4、  启动root用户,输入密码
DSC0004.png

  5、  重启
DSC0005.png

DSC0006.png

DSC0007.png

DSC0008.png

  这样,就达到了root用户和普通用户的切换了。
  二、ssh的安装
  1、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输入y等待安装完成,
DSC0009.png

  2、  安装ssh完成后,查看ssh服务是否启动
  sudo ps -e |grep ssh
DSC00010.png

  有sshd,说明ssh服务已经启动,如果没有启动,输入"sudo service ssh start"-->回车-->ssh服务就会启动。
  3、启动服务,并查看
DSC00011.png

  成功!
  4、使用gedit修改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
  打开"终端窗口",输入"sudo gedit /etc/ssh/sshd_config"-->回车
  -->把配置文件中的"PermitRootLogin without-password"加一个"#"号,把它注释掉-->再增加一句"PermitRootLogin yes"-->保存,修改成功。
DSC00012.png

DSC00013.png

DSC00014.png

  Ctrl + s,保存
  关于ssh的其他配置和修改使用,在这不多赘述。
  三、静态ip的设置
  电脑开机每次都需要去获取IP地址,联网很慢,想设置一个静态IP,该如何设置呢?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解如何给ubuntu系统设置静态IP。
  1、  sudo vim /etc/network/interfaces
  或者sudo gedit /etc/network/interfaces
  自己哪个方便用
DSC00015.png

  默认设置使用dhcp,内容如下:
DSC00016.png

  这个正是lo回环,我需要让这台运行Ubuntu Server的机子通过static获得IP来加入网络,那么我只需要在上面的lo回环的配置内容下面加入: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80.31
broadcast 192.168.80.255
gateway 192.168.80.2
netmask 255.255.255.0
  或者,也可以如下方式来进行修改
DSC00017.png

DSC00018.png

DSC00019.png


解决Ubuntu系统的每次开机重启后,resolv.conf清空的问题
DSC00020.png

  如果是要桥接,则
DSC00021.png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2)配置DNS: sudo gedit /etc/resolv.conf
  或   sudo vim /etc/resolv.conf
DSC00022.png

DSC00023.png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114.114.114.114
nameserver 223.5.5.5
  3. 重启网卡:
  重启网络: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也可以重启网卡:
  sudo ifconfig eth0 down
DSC00024.png

  sudo ifconfig eth0 up
DSC00025.png

  重启网卡对别的网卡无影响,更推荐一些。
DSC00026.png

  成功!
  如果大家遇到问题的话,则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配置网络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b7001fe18f85fe0e7282ddaf.html
  四、中英文环境切换
  1、修改文件/etc/default/locale
  sudo vim /etc/default/locale 或 sudo  gedit  /etc/default/locale
DSC00027.png

  把相应的zh_CN更改为en_US,保存,重启,即可。
DSC00028.png  

  LANG="zh_CN.UTF-8"
  LANGUAGE="zh_CN:zh:en_US:en"
  LC_NUMERIC="zh_CN.UTF-8"
  LC_TIME="zh_CN.UTF-8"
  LC_MONETARY="zh_CN.UTF-8"
  LC_PAPER="zh_CN.UF-8"
  LC_IDENTIFICATION="zh_CN.UTF-8"
  LC_NAME="zh_CN.UTF-8"
  LC_ADDRESS="zh_CN.UTF-8"
  LC_TELEPHONE="zh_CN.UTF-8"
  LC_MEASUREMENT="zh_CN.UTF-8"
  改为,
DSC00029.png




  LANG="en_US.UTF-8"
  LANGUAGE="en_US:en"
DSC00030.png

DSC00031.png

DSC00032.png

  这样,Ubuntu的中文环境系统,成功修改为英文环境系统了。

Ubuntu各版本的历史发行界面

Ubuntu11.10 带图形安装步骤详解

Ubuntukylin-14.04-desktop(带分区)安装步骤详解

Ubuntukylin-14.04-desktop( 不带分区)安装步骤详解

VMware里Ubuntukylin-14.04-desktop的VMware Tools安装图文详解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387099-1-1.html 上篇帖子: EHCACHE采用分布需要注意的地方 下篇帖子: VMware12 安装 CentOS 6.5 64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